之前推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我把ALEX同学从公办幼儿园转到民办幼儿园的事。原文请戳这里——
自从推到各大平台后,收到的每个留言我都看了,基本上也是分成两大阵营。一部分父母说,环境很重要,另一部分父母说,你自己教育不好小孩丢到哪里都一样,根本不是老师的问题。
现在ALEX同学转园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为什么没有早点转回来?
别的公办园和民办园我没呆过,所以不发表意见,但就他呆过的两个幼儿园相比,我还是非常庆幸自己做了合适的选择。
第一,离家近真的很爽。
以前我们家都是全班全园最后一个到幼儿园的,别说孩子,就是我送到门口都不好意思进去。
现在每天上幼儿园,从家里出门下楼到进班,最多只需要3分钟。哪怕现在幼儿园要求是7:40-50入园,他也基本上能够遵守。
在家里就能听到幼儿园做早操的音乐,中午能听到小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那种感觉对于妈妈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安慰。
对于不喜欢孩子的来说,就那么一小会儿,大概也能忍受。
第二,老师上心,家长才能放心。
其实现在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硬件条件方面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差异最大的还是体现在以老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责任心上。
以前,我每天都在担心他去幼儿园的这一天会出什么状况,会不会又坐冷板凳,每天都在挣扎,中午要不要接回来。
之前公办幼儿园的老师说,他们的教育方式是跟小学接轨的,因为小学里老师就不会多管孩子,都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在家里教好了再送到幼儿园,老师只负责“教”,“育”的部分要靠家长。
对此,我曾经深以为然,但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妥,这也是我一直纠结要不要转园的原因。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句话,“不要把你的撒手不管,当作静待花开。”
之所以要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设立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因为它从本质上跟小学教育是有很大不同的。
教育孩子最怕就是贴标签,因为这种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下来。
当一个孩子因为某一天的不良表现,被老师隔离,这无疑就是为他贴上了一个不好的标签,而老师的话对于孩子又起到定义重塑的巨大作用,其他小朋友或者成年人也会用带着标签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这样孩子今后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坐实了之前所贴的标签。
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教育越要慎重。
家长的教育责任当然不可拜你推卸,但作为专业的教育者,应该要站在比家长更高的角度给予一定的指导方法。
孩子的偏差行为,虽然不令人喜悦,但绝对不能成为放任不管由他自生自灭的理由,而是要加以引导和督促。
教育一个孩子,如果父母是土地和肥料,那老师就是阳光和雨露,两者需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家长只有把孩子交到自己信任的老师手上,才能真正的放心。
第三,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我很喜欢观察小孩,因为你看到的虽然是一个小孩表现出来的稚气言行,但是背后折射的却是一个家庭的三观和一系列行为模式的综合。
每当看到一个孩子表现出某一种行为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他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的。
基本上如果不涉及到安全、道德品质这些原则性的方面,我都愿意让小孩自己去尝试。
小孩在你面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容易就会放松警惕,所以跟小孩聊天就会变得非常有趣。
这些有趣正是体现了孩子个体的差异性,面对这些差异性,学龄前的孩子仍然要实行"无差别化"教育的原则。
老师的一个指令,班上几十个孩子,有的能百分之百的执行,而有的就会问为什么我要听你的……这是孩子之间性格的差异,但不是老师作为区别对待的理由。
一个从幼儿园就被放弃的孩子,他的人生之路从开始就被设置了重重阻碍。
我们不能要求老师面面俱到,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但至少可以把观察到的这些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做到有的放矢,在省视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孩子。
其实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或者学校,落到实处的还是老师和这个学校的整体氛围。不迷信名校,也不随便糊弄将就才是普通家长们择校的正确打开模式。
为什么我们要为孩子获得一个相对良好的教育机会,绞尽脑汁拼尽全力。
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父母可以从一开始就选择要不要这个孩子,而孩子却没得选,所以在自己能为孩子做点什么的时候,就不要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
这个月ALEX同学已经满六周岁了,你会发现6岁真的是一个孩子的分界岭,他们跟低幼的孩子真的有很明显的不同。
比如,他在跟小朋友争论一个恐龙模型是三角龙还是五角龙的时候,不只是随便说说,而是把恐龙书翻出来,指着上面的图告诉对方,看这是五角龙,因为他的这里这里那里那里,有五个角。最后成功把对方说服。
比如,他在听到我跟不高兴先生争论,孩子情绪失控如何处理的时候,他会摊开一本育儿书中“请小心处理孩子情绪”的那一章,拿给他爸爸看。
真的,那一刻我都快要笑死了~
但是笑过之后就会看到,孩子真的是在成长,这些成长让我欣慰,也让我觉得背负的压力更大,因为为人父母,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孩子都记在脑子里,而且你不知道这些话对他的一生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神为什么要创造来孩子,来折磨我们的生活,可能是觉得我们还不算太坏,值得再被净化和拯救一次吧!
作者介绍: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儿童心理。代表作《穷养一个男孩,毁掉三代人》、《我调查了100组家庭,发现既能上班赚钱,又不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根本不存在!》微信公众号:陈妍妈妈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