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作者:时尚育儿APP 05-14阅读:5596次

据来自公安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拐儿童高达7万多人;流动儿童居首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而被解救的比例不到1/1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禁让我们心痛万分。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宝贝们免遭歹徒的“黑手”?作为家长,我们的防护工作又该从哪些地方做起呢?

还不会用勺子吃饭的孩子,每次进餐,就抢着要大人的餐具;还没吃多少,就坐不住;一顿饭,要吃好久……孩子的这些“吃饭问题”,究竟该怎么办呢?

妈妈说

每次吃饭,都和孩子斗智斗勇,该怎么办我家宝贝今年2岁了,每次吃饭,我们都要和他斗智斗勇。比如,现在连勺子都拿不好的他,吃饭时不愿用自己的餐具,非要用大人的瓷碗和筷子自己吃。在家时,他闹,我们也就忍了,可是带他在外用餐时,他也这样,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另外,孩子吃饭还常常坐不住,又拖拉;吃饭时,常吃到一半就跑开,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呢?

孩子想要大人的餐具、吃饭坐不住、时间拖太久,其实分别体现着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让我们来一一剖析。

表现 孩子不愿用自己的餐具

对策 允许孩子尝试、练习

孩子在2岁前后就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如果孩子特别强烈地想要自己动手,从心智发展的角度而言是很好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孩子的大脑越来越聪明,才会出现学习的动机、接着想要展开主动积极的探索。

所以,当孩子舍弃专用的儿童餐具,一直吵着要用大人的餐具时,请不要将这一行为误解成孩子故意找麻烦。孩子因为触觉和视觉发展有了进步,才有能力清楚分辨出塑料碗和瓷碗是不一样的,况且幼儿拥有与生俱来的模仿学习能力,连汤匙都用不好的孩子很想和大人一样也不足为奇。

当然,这时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和手指控制能力依然还不够成熟,拿东西的技巧也无法像大人一样稳定。因此,让孩子练习自己拿汤匙或筷子进餐是必要的,平常在家若能有充分的准备和练习,外出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表现 就餐时哭闹

对策 转移注意力或给到明确指令

2岁孩子的语言能力快速进步,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若孩子还无法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孩子沟通就要用引导的方式。孩子虽然能分辨好坏,可是还没办法控制住情绪反应,而且有时一哭就停不下来;当孩子吵着想要又不能满足他时,诱导孩子转移目标才能化解吵闹不休的情况。

如果孩子想使用大人的瓷碗,但爸爸妈妈又担心瓷碗损坏时,可为孩子准备自己专用的餐具,开始让孩子保管自己的东西,并建立初步的概念和归属感,能够记住“这是我的”“这是妈妈的”,未满3岁的孩子还不太能理解爸爸妈妈讲的道理,只需要给孩子明确的指令就可以了。

表现 吃饭坐不住

对策 让孩子恢复饥饿感

若孩子有吃饭坐不住的情况,首先判断孩子是否还不饿。饥饿就想吃东西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婴儿都有求生的本能,没有任何诱惑或好玩的事情比饥饿的问题更重要了。如果吃饭时总是坐不住而四处走动,基本上可以判定孩子还没有达到饥饿的状态。

如果想要孩子与家人一起吃晚餐就要特别调整孩子的进食时间,不要在用餐前2小时吃点心,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吃饭时间专心坐好吃饭。

但孩子感觉不饿了就想离开餐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年纪小的孩子没有等待的能力,爸爸妈妈要教导孩子必须等大家都吃饱,才能离开餐桌,即便在家吃饭也该让孩子学习基本的餐桌礼仪。

表现 吃不完

对策 根据需求调整饭量和种类

有些爸爸妈妈会问:“孩子必须吃完定量的米饭吗?”爸爸妈妈给孩子的定量有时相对孩子来说太多了,有时是因为孩子不爱吃米饭。如果不爱吃米饭选择吃其他主食是可以的,照顾者要让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不可挑食或偏食。

每个孩子的食量大小与生活习惯有关,举例来说,有些家庭日常饮食的种类变化很多,而有些人就非要吃米饭才有饱腹感。如果孩子的食量不大,但每天活动力十足、精神和体力都很好也就足够了,爸爸妈妈不必强迫孩子每餐都必须吃完一碗白米饭才罢休。

表现 吃饭时间太长

对策 限定时间,到点就收掉

吃饭时间拖太久的原因除了孩子不饿之外,还可能是牙齿咬合或吞咽能力不佳造成的,或者有挑食或偏食的习惯。咬食、吞咽的能力与练习有很大关系,常吃太软的食物会缺乏咀嚼练习。所以,在孩子长牙之后,就要学习和大人吃一样的食物。

如果没有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不管孩子多大了,照顾者仍然习惯端着碗跟在孩子身后,玩一会儿喂一口,吃饭时间拖太久就不能全算是孩子的问题了。

想改掉孩子吃饭拖拉的习惯必须控制用餐时间:到了午餐时间如果孩子不吃就收起来,直到晚餐前都不要给点心,等到孩子真有饥饿感,就不会再发生拖拖拉拉不认真吃饭的情况。

文|薛文英编辑|平燕婷美编|徐燕芬

本文摘自《时尚育儿》杂志,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安装该杂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