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来说,只要能不发火,一般人还是不会向孩子发火的。不过问题在于,发火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忍住的。现在有很多母亲有这样的烦恼---冲孩子发火了,心里很不忍,但又觉得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只好默默地责怪自己……
如果我们能多少知道一些自己发火的原因,不就可以花点时间来降低自己的火气了吗?这本书就是基于这样的立场,从各种角度阐述父母在育儿过程中会产生怒火的背景及其克服方法。
本篇文章摘自《不发火的育儿法》,分享给大家,希望也能触动到你。
Part
1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火
现在的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时,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不得不自己去操心。在这样没有任何闲心余裕的情况下,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和蔼可亲地理解并接受,这也许只有上帝才能做到。
小孩子并不是一个很善于回应并满足大人期望的存在,孩子在天性上有很多大人琢磨不透的地方。
过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独立成长,或者是在左邻右舍的人际关系中成长。所以,父母不必为孩子做这做那,只需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管教就行了,剩下的就任其自由发展。在孩子身上花大心血来帮助其成长提高,这个风潮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负担越少,就越能够减轻其焦躁的情绪,失控发怒的程度就会随之减小,次数也会随之减少。
孩子从1岁开始是最能闹人的时候,在这一时期,让孩子尽情地撒欢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这一点在当母亲的人中,有多少人能够理解。
而那些过分地希望“他必须成为一个好孩子”的父母们,当孩子不合自己的心意时,为了让他按照自己的设想成长,就会对其大发雷霆。
在孩子的母亲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如果她经常因调皮捣蛋而被父母大声训斥,或者是从小经常挨打的话,那么她就容易对自己的孩子做同样的事。
如果将这件事用通俗的语言来讲,所谓“育儿”,就是重现自己如何被父母爱的过程。也就是说,将自己被爱的方式重复做给自己的孩子这一行为。
大人和孩子对时间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做母亲的要是不理解这一点,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来催促孩子的话,只会让彼此之间都非常烦躁。
孩子如果变得必须要看父母的脸色行事,而且还不得不去做一些讨好、取悦父母的事情的话,那就等于他不可以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也做不到天真无邪地去玩耍了。
如果配偶对自己的不安不予以理解的话,那么在这种不安感的基础上就会再增加一种悲观的情绪,进而会对教育孩子产生极度空虚的感受。这样一来,抚养教育孩子就会变得一点儿乐趣也没有。如果这时候孩子变得越来越淘气、越来越不听话的话,焦躁的情绪会愈演愈烈、闲心余裕会变得越来越少。然后,就会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一些不起眼的行为而把内心中的焦躁情绪爆发出来。
有的孩子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毫不畏惧, 也有的孩子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号啕大哭。这时候,孩子将来性格的萌芽已经显现出来了。
没有人是学习过“父母学”或是“育儿学”这类知识后,学会了如何做家长的。都是有了孩子后,慌慌张张忙活的同时,慢慢地就领悟了如何做家长。
Part
2
你的育儿过程中存在误区吗?
孩子身上并不存在所谓的“长处”或是“短处”之类的东西。孩子身上有的只是形成将来性格的萌芽一样的东西,而这萌芽一样的东西将来是变成孩子的长处还是短处,取决于家长的栽培方式。
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可能地去宽恕孩子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不应该想方设法地将孩子向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引导,而应该认真地去观察孩子最真实的一面。这样一来,就会看到孩子身上很多有趣的地方,以及以前从未料到过的、孩子身上所具备的潜力。
因为是第一次当家长,很多事情做不好也是正常的。所以,对孩子也好、对自己也好,都没必要着急上火,用不了多久,情况就会变好的。
在孩子看来,自己做到了以前从未做到过的事情,会感到非常高兴,所以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想要弄明白。可以说,孩子在做这些事时,体会到了一种“全能感”。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就像是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然后不断地去征服一样。
“小孩子的大航海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对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感到好奇、感到兴奋”的时期。
喂!行了,到此为止了啊!”当这样制止孩子时,一定要坚决果断地说,这样的话,孩子就会知道“这么做是不可以的”。虽然他马上就会忘掉,然后又开始做之前的事,但是,慢慢地,当孩子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丢人。
“做母亲的,没必要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承担”,这一点是育儿最大的秘诀。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一个人去面对,能够向别人求助的能力才是育儿所需的最重要的能力。
叛逆期指的是,孩子将自己的欲望坦率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开始成长的这一时期。与此同时,也开始明白必须要节制。虽然孩子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但这时候他还不能完全做到。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在孩子两岁半到三岁左右的这段时间,发现孩子变得非常难管教的原因。做父母的必须要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产生心理冲突时如何取舍的锻炼,而是认为“只要符合父母(社会)的期待就行了”。像这样,孩子便形成了在表面上逃避这种心理冲突的自我意识(个性)。在家长看来,这样的孩子非常好管教。因为孩子心里没有那么多纠葛,所以自然会比较容易管教。这样成长过来的孩子,我们通常说他是一个“好孩子”。
所谓“好孩子”,实际上是过于符合家长以及社会的期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即便是长大以后,也很难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要求,并且会觉得这么说出来不好,从而经常扮演一个被社会认可的“好孩子”。
家长想要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满自信的话,准确地发现并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独有的“ 成长力”、多去鼓励孩子,这些是十分重要的。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想要自己去做一件事时,如果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那么我希望家长能够让孩子尽情地去做。
即便是挨打了,也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打”的理由。要是搞不清这其中的原因的话,就只能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不该存在的”。并且会一直以这种方式贬低自己、否定自己、使自己自卑下去。这样一来,孩子会想方设法地去取悦家长,或是逢迎父母、期待获得认可的心情越来越强。父母做事方式背后的道理和逻辑,会以这样的方式将孩子侵吞掉。而且,还是以扭曲的形式。
小孩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批评”、“为什么会挨骂”。或者说,小孩子在思考好与坏、对与错之前,只要自己感兴趣的就会不管不顾地去做。这一点最好请各位父母预先做好准备。
要是孩子们不知道这其中的理由的话,那他们还会去做同样的事。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发生,即使孩子还是个小不点儿,也要对他说清楚“你要这么做的话,就会怎么怎么样……”,要将理由明确地告诉他。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地自己就能做了,可是家长出于疼爱孩子的目的,连手带脚地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走向自立的过程。
当孩子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时,家长的任务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让孩子尽情施展的环境。
Part
3
做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避免动怒
在孩子的成长方面最理想的是, 让孩子自己不断地去挑战新事物,并且战胜艰难险阻。
在当日之内将当日育儿烦心事全部消除的母亲所感到的育儿不安就很小,而将这些事全都积攒下来的母亲,她的育儿不安就很大。那些将育儿不安全都积攒下来的母亲大都处于孤立的状态,得不到思想上的交流或是援助,因为持续处于这种苦闷得不到释放的状态,所以不安的情绪会越来越膨胀下去。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育儿的原则其实都是相通的,并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因为现在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反而使许多家长陷入了混乱之中,忽略了最基本的原则。
教导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人来帮助你”,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教导孩子“自己喜欢的事情,要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成就感”。这两件事情是家长们最应该做的。忍耐节制也好、主张自己也好,都需要孩子具备“自我意识”的能力,而“基本信任感”和“自我成就感”正是“自我意识”这一能力的基础。
对于孩子一岁左右时所做出的调皮捣蛋的行为,我建议家长可以将它看做是培养并提高孩子“智力方面的好奇心”的行为,要让孩子尽情地淘气,或者是让孩子多多地去玩像积木、拼图、玩偶、橡皮泥之类的东西。因为孩子们玩儿的这些游戏以及淘气的行为,都对训练孩子的头脑有益,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主观上不想做一件事,而他当前却在做这件事的话,那么肯定是由于家长从外部给予了孩子不得不做的动机。也就是说,孩子之所以会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由于外部给予了孩子“因为妈妈会高兴”、“因为我会得到夸奖”等这样的动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孩子会感到“母亲让我很害怕”、“没人会夸我”,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变得只会让自己听从家长的期待,可在内心深处,他会觉得“这种事情我一点儿也不想做”。
在自己的经历中,将一些高兴的事情、好的事情、厌烦的事情等分别编织成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以记忆的方式保存下来;或是将这些小故事汇集成一个大的故事。像这样,能够编织和保存这些故事的东西,我们将它称之为“心灵”。
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并不是孩子变得像家长所期待的那样,而是在不经意间看到孩子身上的很多地方与自己所期待的不同。
小孩子会自发地去做很多事情,最开始都不会很顺利,但在自己不断努力和尝试的过程中,会突然一下就把问题搞定了。这时候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喊出“我成功了!”像这样的经历其实人人都有。
不单是孩子,任何人都是这样,当学会了一个新本领时,就想要施展它来扩展自己的世界。小孩子的行为真实地将这个道理表现了出来。
孩子一直以来都只是看着父母做各种事情,当自己也能够做到时,就会感到非常地高兴,并且想要不断重复去做。像这样不断地施展自己学到的本领,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灵巧。
在孩子的成长方面最理想的是,让孩子自己不断地去挑战新事物,并且战胜艰难险阻。家长早早地要求孩子去做这做那,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如果能够在距离孩子半步远的后面跟着孩子,并且产生并保持“这次他会带我去哪儿呢”这样一个心态,想必家长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的情绪了吧。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成长方式,所以将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相比较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非比较不可的话,就拿孩子在这之前的状况同现在相比较就可以了。
有些家长有比较强的“要求孩子”的倾向,这也许是因为在他们的童年时代也是被父母用这种方式抚养成人的,所以才会有在自己孩子身上采取相同做法的倾向。
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特别地投入,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由地去做,直到他厌倦为止。
孩子两岁左右时,舌头的感觉会变得非常灵敏。在孩子零岁到一岁的时候,母亲如果一直喂孩子吃口味较淡的东西的话,到两岁时就不会出现严重挑食的情况。不过,如果母亲一直都只喂孩子吃同一种东西,或是从一开始就喂孩子口味较重的东西,那么孩子就会适应那种味觉,在这个时候喂他口味不同的东西,孩子就不会吃。这样一来,在孩子两岁左右时就已经开始挑食了。
在家长看来,好不容易花时间做出来的饭菜,孩子却一口也不吃,这已经超出了挑食的程度,变成了“你是不是在耍我玩呢?”这样的感受。之后,家长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尝试各种办法,于是便出现了“求求你了,快吃吧”、“吃点儿吧,就吃一点儿”或是“那我再给你弄碎些,然后你要吃噢”之类的局面。
虽然想着要努力不去强迫孩子,可这毕竟是自己费时费力做出来的饭菜,所以做妈妈的在心底深处还是会希望孩子能够吃掉。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做母亲的虽然在嘴上对孩子说“你要是不想吃的话,不要勉强,不吃也没关系的”,但是,因为内心深处隐藏着“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多少吃点儿啊”这样的情绪,所以自然会在说话方式和态度上流露出来。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感觉到“妈妈嘴上说不吃也没关系,可是眼神和态度却在对我说‘快给我吃’”。也就是说,孩子同时接收到了两个互相矛盾的信息。到底应该服从哪一个呢,这必然会使孩子感到困惑。这就是所谓的“双重约束”。对孩子来说,最让他感到困惑的其实正是家长一边叫嚷着“自己独立去做”,一边干涉孩子。
虽然家长期待孩子“自己独立去做”,可是这个“自己独立”的行为的内容,家长已经决定好了。当孩子所做的事情与家长的期待不符的时候,孩子的行动就会遭到家长的干涉。如果真的想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做一件事情的话,不要管他就可以了。如果父母总是大呼小叫地干涉,就会让孩子总是接收到互相矛盾的信息,使孩子感到困惑,这样下去孩子迟早会变得情绪不稳定。
在孩子的内心中, 也潜在地存在着寻找真我的希望;或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希望能顺应自己基因中的性格,活出自己来。
从长远来看,一开始留下了一些失控发怒的回忆,后来逐渐感觉到自己变得柔和了许多,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才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更像是一个家长。
所谓“失控发怒”,是指当孩子的“意图”与家长的“期待”之间产生不一致时,家长情感的爆发。所以,想要减少失控发怒的次数,家长需要读懂孩子的“意图”,并予以理解,这是一条最佳的捷径。从孩子满一岁左右、能够自由活动的时候开始,父母会变得比之前更容易失控发怒。
对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在对自己“自我能力”的确认。家长应该时刻想着“这个时期的孩子就这样”,并尽量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对孩子说“停止吧”。这样,孩子在心里就会忍耐下去,忍耐的同时也会觉得十分开心。
尽可能地以一种肯定的眼光来对待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自信。
对好奇心正盛时期的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主性,会在以后不断地为孩子带来他对很多事物的“主动的行动力”。
孩子0到3岁的这段时间里,让孩子练习将自己的欲望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会形成能够忍耐的自我意识和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自我意识。如果从一开始就过分期待孩子能够有节制能力和自控能力,就会使孩子推迟表达自己的想法。
容易失控发怒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有意思的地方和好的地方。也就是说,不善于观察孩子。
总是挑孩子的毛病,对孩子做出消极的评价;老是指责孩子身上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地方,消极地评价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应该去发掘孩子身上积极的一面。如果家长能够做到这种转变,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将会变得非常有乐趣。
当父母对孩子予以肯定时,孩子会觉得“我被人信任着”、“原来这是我的优点啊”,他会不断地接收到像这样的信息。
即使目前在抚养教育孩子上进展不顺利,也请不要有“肯定是因为我很没用”、“是不是我的孩子不正常啊”等这一类的想法。
如果孩子总是处在被训斥的状态下的话,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而且,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对自己丧失信心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当发觉自己做得太过分时,一定要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跟孩子道歉,并且也不能拖得太久。
孩子会不断地成长,同样家长也在不断地成长。将“ 孩子的成长” 和“ 家长的成长”同时实现就是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