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J
本文由:大J小D(jiayoubaobao2015)
这是前几天朋友给我看的一个视频,标题是《这是我看过最可怕的孩子,居然殴打育儿师》。今天文章一开头我就先把视频放上来,大家可以一起先看一下这个“可怕的孩子”。
不知道你们看完是什么感受?朋友当时和我说,“这个淘气椅还蛮有用的啊,这么可怕的熊孩子都乖乖被制服了”,但我看完却是截然不同的反应。育儿管教本来就没有绝对正确,但今天想把我的感想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留言给我,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可怕的孩子其实在求救
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真的非常“暴力”,扔东西打人大叫哭闹,无所不用其极。我同意育儿师所说的,“这个孩子缺乏是非观”,这和长久以来家庭教育中缺乏规则有关。
我是你妈
主演:闫妮 / 邹元清 / 吴若甫
但如果大家仔细看孩子发脾气时的情绪,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那种“洪荒之力”无处发泄的感觉,整个过程中孩子都只能西斯底里地大叫。这是孩子“欠管教”吗?对我来说,这恰恰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也许对于大部分大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都这么“无法无天”的孩子,还是“求救”信号?是的,如果你曾经有过任何一次气到发抖的经历,请闭着眼睛去回想当时自己的状态,越具体越好。这时,你就能理解,发火生气看似是对他人,但其实对自己内心的冲击却更大,这种感受对孩子来说只多不少。
真正可怕的是缺失的情绪教育
我在纽约这边上早期儿童教育课程教授曾说过,“愤怒等这些大情绪,对于小小孩子们来说是可怕的。情绪让他们身体失控,失控感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这会让他们感到没安全感。而更要命的是,很多孩子压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不理解自己的情绪)”。
我猜测这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是缺少情绪教育的,每一次孩子发火了,妈妈估计就是像视频里那样说,“发什么脾气”。嗯,也许小的时候哄一下,分散一下注意力就不发脾气了,那下一次呢?于是接下来的每一次,不知道如何疏导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只能用自己最习惯的本能方式来发泄,那就是大哭打人扔东西。
而随着孩子年纪越来越大,他的认知对于自己“失控”的感受会越来越真切,就会越来越害怕,于是他的表现越来越激烈,也就是我们眼中所谓的越来越“熊”。
真正可怕的是断裂的亲子联结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错误行为要么就轻易妥协,要么就刻意严厉到近乎冷漠,就像视频里的那个母亲,整个孩子发火的过程中,她似乎就是个局外人在一旁冷眼旁观。
已经被大情绪控制住的孩子,这时如果他还感受到的是,自己最亲密的父母不在乎他,嫌弃他,出于害怕本能,他就会更加变本加厉,来试探父母到底是否爱我。在最后坐淘气椅那段,孩子脱掉袜子、抓自己头发,我们可以解读孩子在试图控制大人,但这也说明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结失去了,他心虚,他真的不知道妈妈是否还爱他。
不是说不能管孩子,从此放纵溺爱孩子,但任何教育从来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而亲子联结的关键就是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妈妈都是爱你的,但是妈妈不喜欢你这个行为”,区分人和行为,这是我们管教中的界限。
真正可怕的是大人们的标签
整个视频里我看到母亲的眼里已经很清楚地写着绝望,“这个孩子就是这样了,我是管不好了”。心理学里有个“比马龙效应”,就是自我验证的意思,我们事先预期什么,事后将得到些什么;自己的行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
育儿就是这样,如果你认定了孩子就是不行,孩子就是坏,那么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帮我们验证这件事。育儿的一大忌讳就是在孩子面前谈论(数落)孩子的问题,因为这些话语真的会最终变成孩子内心的语言。
虽然我理解也许是节目效果需要,但我真的不赞成,育儿师当着孩子的面对妈妈说,“我今天要让你们看看,这个6岁的孩子心思可以有多缜密来控制你们大人的行为”。我们越这么做,孩子就越会这么做,从而一个“自我验证”的怪圈就会实现。
我曾经在纽约一个早教班里做过助教,很巧的是那个班里就有一个和今天视频很像的可怕孩子,我想结合当时老师做了什么,来分享给大家我们可以怎么做。
陪伴孩子冷静
我记得第一次那个小男孩大叫咬人扔东西时,老师第一时间制止并且隔离了他。还在情绪上的孩子依然又踢又叫,这时老师第一时间拥抱了这个男孩。这个拥抱对我来说意味深长,一方面他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爱,同时也从肢体上控制了孩子的坏行为。
然后老师抱着孩子来到角落里,陪伴孩子冷静。那个角落有点像视频里的“淘气椅”,但是这里的老师称为“冷静角”。 名字的不同也说明了理念的天壤之别,“淘气椅”是惩罚,“冷静角”是帮助;“淘气椅”是让孩子自己呆着,“冷静角”是老师陪伴着。
当小小的人被大大的情绪吞噬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分享自己的平静,而不是加入他们的混乱中。
掌握介入时机
很明显,我们都知道这个男孩缺乏情绪管理,但是老师并没有第一时间教,而就是这样抱着孩子,时不时轻拍他一下。慢慢地,这个孩子不再强烈挣扎,开始有了一个“偷看”的行为,哭喊几下,停一下,抬头看老师和孩子。这时,老师就知道介入的时机到来了。
于是,老师继续抱着孩子,然后温柔地和他说,“这是愤怒,你现在很愤怒,这种感觉很吓人是吧。愤怒的时候我们身体也会不舒服,这时我们需要帮助我们自己恢复,比如我们可以使劲攥拳,1、2、3,然后松开;再使劲攥拳,1、2、3,然后松开,抖抖手,把愤怒甩掉。比如我们可以深呼吸,吸气,很长一口气,然后吐气,把愤怒吐出来。啊,这些都会让我们感觉好多了”。
老师边示范边尝试引导孩子一起跟着做,第一次接触这些的孩子显然做不到,但伴随着老师的话,我慢慢看到那个孩子从“战斗着的公鸡”状态放松了下来。
父母的秘密使命:让你的孩子看到当你开始对他愤怒时,你会深呼吸来让自己平静下来。
功夫花在平时
之后,老师就会留意最经常让这个小男孩发飙的触发点是什么。然后在平时自由活动时间,孩子情绪平静的状态下,老师会适时引入绘本,通过故事和孩子讲解“规则”,然后结合之前的一些情况,和孩子进行讨论。
老师会用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如果接下来你再遇到这个情况,你还是很生气很生气,你还是想打人,我们怎么做呢?”,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控制自己的小方法。之后在课堂上,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老师就会提醒孩子之前的小方法。当然一开始都是无效的,孩子根本记不得。但老师仍然一如既往地使用这三步。
而且平时和孩子谈论这些话题时,永远会去发现和认可孩子进步的地方,“我看到你今天发火前,拼命想忍住的,这很不容易的”;“尽管我们没记住提醒的暗号,但你后来很快用我教你的方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了,这个太厉害了”。不断地去强化孩子努力进步的行为,给予孩子正面反馈。
当然,老师也把这些方法和理念都分享给了孩子家长,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下,大概大半年,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可怕的孩子变成了可教的孩子。
没有坏孩子,只有敏感的被情绪和冲动困扰的年轻人,用他们唯一知道的方式试图在表达他们的感情和需求。
当时这段经历一直让我很感动,它总会反复提醒我这样一句话,“我们总是高估管教的手段,却低估了爱的力量”。
真正地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就不该控制,更加不该因为他不符合我们的标准而控制。允许他犯错,更要陪伴着他犯错,这才是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我们真心认为没有熊孩子,那孩子任何“捣蛋”行为我们都会视作是一种表达,一种求救信号,那我们才能真正接纳。
任何育儿方法只是桥梁,进入孩子心灵那扇大门后,记得要用爱和心。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 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文,大J,来源:大J小D(jiayoubaobao2015),我叫大J,我女儿叫小D,这里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带娃的实践心得,和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原文标题:《“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熊孩子”启示录》。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