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倾其所有让孩子和有钱人做朋友,也摆脱不了内心的贫穷

作者:兰海说成长 05-24阅读:1485次

女儿参加完同学的生日会,回来问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因为同学家的房子很大,家具很漂亮。同学穿的衣服、鞋子也都很贵,妈妈一时语塞。的确,自己家的条件不如那位同学家的条件好,孩子会不会因此感到自卑呢?

01

其实对我们造成影响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贫穷”,而是我们对“贫穷”的主观理解和感受。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的第二个关键词上,也就是“自卑”。自卑的产生,是在和别人比较的时候,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那么,为什么会低估自己呢?这就要谈谈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了,也就是“自我认知”,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外貌、性格、能力、心理以及喜好。

如果一个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特征和能力,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判断,TA就更容易在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选择,而不会被外界的评价击垮。相反,如果TA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擅长什么,则会过度依赖于外部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一旦接收到负面评价,就很有可能低估自己,从而产生自卑。

因此,当孩子有自卑的表现时,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去关注孩子的自我认知——TA是否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擅长,能不能对自己做准确的判断?

身为父母,也可以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创造更多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且保证目标的多元化,避免以单一的目标要求孩子,比如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成绩不好就是差劲,实际上,孩子主动做家务、爱好广泛、擅于交朋友、对陌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等,也都是TA的闪光点呢。

02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面对面》《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这些响当当的名牌栏目,都曾活跃着一个知性朴实的身影——董倩。

不如张泉灵聪明,不如柴静有口才,不如白岩松深刻,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

适度的自卑让我前行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了14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对成功的解读很简单:努力和机遇是每个人成功的砝码,只要有机会就尽量抓住。

真正进入央视,董倩觉得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归零。她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也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有不懂的她就要勤问,赔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

她感觉自卑透了。

北大四年培养的清高,就此轰然破碎。办公室里其他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根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不知所措。

后来,她得到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自己却需要两个小时,心中对台里的摄像师感到十分歉意。

在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告诉董倩:“人和人的资质都差不多,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就在于谁能坚持。”

这话让董倩明白: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社会,执著努力地坚持,坚持,再坚持。

如今的董倩平静地说:“一个人在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

自卑未必全是坏的!

换个角度来说,因为对比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自卑感受,未必全是坏的。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自卑感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主要动力,一个人由于感到自卑,才推动他去完成某些事业。

03

倾其所有和有钱人做朋友,值得吗?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能和有钱人家的孩子做朋友,倾其所有在富人区买房子。认为这样可以为孩子拓展人脉。

其实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倾其所有”。当你买了房之后,家里可能除了需要拿出所有的积蓄,每月还要背上很重的贷款,以至于每月的生活开支都不宽裕。

那么就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高端小区周围的消费本身就会比普通住宅区高,比如餐饮、商场、学校、甚至理发店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给家庭带来了新的经济压力。但是还远不止这些。孩子要交朋友,就需要和这些孩子们有一些相同的圈子和经历。

那么,“富人区”的孩子会去学习马术、高尔夫、冰球这些花费较高的项目,你的孩子要去吗?长大一些以后,可能他们会去国外参加同样花销不小的营地,你的孩子要去吗?

也就是说,和“富人区”孩子有相同的生活所需要的花销绝不止于一套房子,而是长期的高消费。

就算你能咬着牙为孩子支付这样的生活,但是过大的付出会让父母的心理失衡。当孩子交到的朋友并不符合你们期望的时候,就会对孩子心生很多抱怨,但其实最初这并不是孩子的选择。

04

面对贫穷,有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人却自甘堕落,或成了拜金的奴隶。二者为何相差甚远?难道是天生的吗?这应该离不开父母早期给孩子的精神养料及影响。

莫言在回忆自己母亲的一文里提到:“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如果你无法给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你给孩子的爱和言传身教的东西却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跟物质条件的好坏相比,内心的富足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重要。而孩子内心的富足全靠父母和家庭的爱来浇灌。

当孩子问起我们家是不是很穷时。父母对于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贫富坦然的心态就是最好的回答。物质条件可以衡量,但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给予的内心充盈与富足则更加宝贵。

read more :

公众号文章归作者版权所有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若转载务必经过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