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220号
勇敢地面对困难去实现梦想——《乌龟一家去看海》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这样你就可以详尽看到之前发布的几十篇导读文章了。每周都有2~3篇文章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请放心关注,并期盼您的回馈!
一、内容简介
春天来了,小乌龟壳壳一家从冬眠中醒来,他们想去看看大海。大海远不远呢?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听说大海里有长翅膀的大鱼、有漂来漂去的小伞兵,还有害羞的大海怪……
小乌龟壳壳勇敢地迈开脚步向前走,越过草地、渡过池塘、翻过大山……在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的陪伴下,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去看大海的梦想。
二、绘本信息
书名:乌龟一家去看海
文图:张宁
出版社:接力版
适读年龄:2-6
奖项: 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三个小乌龟、三个不同的颜色,就像披着不同的校花被,并排列在一起,高昂着头,看着远方,在深蓝色的背景衬托下,显得不失静雅和独特的风采。
封面是一抹的深蓝,没有多余的配色,这样更突显三个小乌龟的肤色和花纹,白色略带稚嫩的书名很醒目。乌龟一家去看海,爬行吗?有多远?替它们捏着一把汗。
【前环】
解析:
环衬是山川、河流和大地,还有浮动的白云。这是否是在暗示,乌龟一家要翻山越岭、要涉水过河呢?
【扉页】
解析:
扉页和版权页合成一个大跨页,正扉页图画是一个鲸鱼的尾部。在封面图画是乌龟一家整装待发,扉页换成鲸鱼尾。这显然是乌龟一家梦想成真了。但看海的过程是否平坦就不可而知了。
本书的作者是这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女士,从简历得知她从小就接触到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这本布艺绘本就不意外了。
【第1画面】
原文:春天到了,小乌龟壳壳睡醒了。“爸爸妈妈,快起来,我们说好春天要去看大海的!”伸伸脖子,踢踢腿,乌龟一家出发去看大海。
解析:
春天到了,小乌龟一家冬眠也睡醒了。小乌龟壳壳记得先前的约定,待到来年一家去看海。和孩子约定好的事情一定要实现,这不壳壳一马当先,爸爸妈妈跟着它开始了远足。
大海在哪儿?它们也不清楚。距离有多远?更是个无厘头。那怎么办?先行动起来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这种无所畏惧的气魄值得称赞。
乌龟步行去看海,一步一步去丈量大地谈何容易。为什么选择乌龟呢!作者说是根据孩子的喜好拿小乌龟做的主角。小男孩跟小女孩怎么这么不一样,小女孩好像都喜欢小兔子、小猫、小狗之类的,小男孩怎么喜欢那么一个丑丑的玩意儿,以至又变成喜欢鲨鱼又变成鲸,又变成恐龙。既然孩子们喜欢,你就得学会用他们的视觉去看待这个世界。
【第2画面】
原文:喳喳喳....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乌龟一家,你们要去哪里呀?”壳壳抬起头说:“我们要去看大海呀,你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吗?”小鸟说:“知道呀,大海里有彩色的树林和好看的花朵,还有长翅膀的大鱼在水里面飞。我还和大鱼隔着海水比赛,看谁飞得快呢!”壳壳又问:“那你知道大海有多远吗?”小鸟说:“大海不远,飞上两天就到了。”
解析:
我们可以看到,乌龟一家问小鸟,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小鸟倾斜着身子蛮有兴趣地说,大海里有彩色的树林和好看的花朵,还有长翅膀的大鱼在水里面飞,我还和大鱼隔着海水比赛,看谁飞得快呢!小鸟指的那彩色的树林和好看的花朵,以及长翅膀的大鱼是什么呢!慢慢就会揭晓的。
春天枯萎的树枝长出了两片嫩芽,小鸟身后那是一块虫卵附着在树杈上呢?小鸟的叫声“喳喳喳....”不妨放点音频或学叫几声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是以布艺的形式来示现作者的构思的,怎么会想到以布艺的形式进行创作呢?只因作者做过一段时间的美术编辑,接触的工艺比较多,包括蓝印花布、扎染、蜡染等。再加上作者从小就比较喜欢布,可能也是对某种材料有亲近感吧!就创造出这本特使风格的作品了。
【第3画面】
原文:可是乌龟不会这个样子飞呀!已经过了好几个两天了,还是没有见到小鸟说的大海。
解析:
小鸟和乌龟最大的区别,一个是飞行动物,另一个是爬行动物中最慢的。小鸟说:“大海不远,飞上两天就到了。”乌龟就信以为真,可过了几个两天,哪有大海的踪迹呢!参照物不同,即使路径相同,结果是迥异的。
这个环节采用俯瞰镜头,星空、月夜、浮云净收眼底。匍匐在地全方位的乌龟,第一次给小读者一个清晰照。是不是三色的带有花纹的乌龟张开臂膀也是很美的。
该书最大的艺术特点是采用了布艺的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传统工艺中贴布绣和剪布绣的剪裁与缝制手法,精心选用传统蜡染、扎染、缬染等工艺编织和印染的布料,将儿童画的稚拙、童趣和中国山水画的悠远意境相结合,既体现了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热爱,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风格,正是《乌龟一家去看海》能够入选“2018年IBBY荣誉名单”的重要原因。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英文简称IBBY,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儿童阅读推广组织之一,拥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就是由该组织发起并负责评选的。
【第4画面】
原文:嗨哟,嗨哟....一队小蚂蚁从前方走过来:“乌龟一家,你们要去哪里呀?”壳壳抢着说:“我们要去看大海呀,你知道大海有多远吗?”领头的小蚂蚁回答:“哦,大海呀,走过那片草地就到了。”
解析:
壳壳一家经过一个小黄土堆,看到几个小蚂蚁在出出进进搬运东西,一个小蚂蚁迎面问候。相同的问题也甩给了小蚂蚁,显然小蚂蚁的回答却是直截了当,显得很轻松“哦,大海呀,走过那片草地就到了。”果真是这样吗?
此时,壳壳坐在爸爸的背上,看着一个个顶着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物体“嗨哟,嗨哟....”负重前行,很感兴趣。
【第5画面】
原文:可是,那片草地的尽头是——一个池塘。原来,这就是小蚂蚁的“大海”。乌龟一家又走过了好几片草地和还几个池塘,还是没有看到大海。
解析:
小蚂蚁的回答则让他们感到意外,因为对于小蚂蚁来说,池塘就是它们的大海了。尽管很失望,但来到一个新鲜的地方,乌龟一家还是很兴奋。壳壳来到池塘边和跃起的青蛙蝌蚪打着招呼,爸爸妈妈则爬到草叶尖上瞭望前行的道路。
作者用三个小乌龟的不同形象来展示各具形态的心理表现,累了爬到爸爸背上,面对困难,孩子有孩子的办法,爸爸妈妈有包容的手段。体力和耐力的不支,我们不也是经常看到背着孩子出行的父母。
【第6画面】
原文:嗒嗒嗒...一头毛驴从后面追了上来:“乌龟一家,你们要去哪里呀?”壳壳说:“我们要去看大海呀,你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毛驴竖起两只长耳朵说:“知道呀,大海有害羞的大海怪,他会用长耳朵一样的尾巴拍打海水。”壳壳又问:“那你知道大海有多远吗?”毛驴说:“大海可不近,要跑上几天几夜才能到呢!”
解析:
毛驴说,大海里有害羞的大海怪,他会用长耳朵一样的尾巴拍打海水。毛驴眼中的大海怪是什么呢!看来这些动物们各自自己眼中的大海,是多么的不一样!
一头毛驴从后面追了上来,声音是嗒嗒嗒...很形象地把毛驴大步稳健的步伐展露出来。小毛驴也画的很萌,长耳朵、高细腿、厚嘴唇,形象地抓住了毛驴的特征,只是画风更接近孩子的涂鸦作,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壳壳是否又走累了,又趴伏在爸爸身上。当他们听到后面传来毛驴的声音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问话的总是壳壳,这也凸显孩子伶俐的话语和迫不及待的心态。爸爸惊讶地张着大嘴,因为在去大海爬行的路上,先后遇见了小鸟、蚂蚁,他们都发表了自己对大海的看法,虽然他们没有看到大海的模样,但不一样的看法已经让爸爸心里惴惴不安了。
在图画书中,插图与文字是以“一个故事,两种表述”的方式共生的,它们共同传递着人类审美精神的火炬。因此,图画书的文字需要体现一种结构上的智慧、一种语言的美和一种新鲜的思想;而插图则应该体现一种隐约可见的历史印痕、一种善意的技巧和一种匠师的慧心。
因此,这本书的插图就不只是“一种隐约可见的历史印痕”,它更是创造了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插图新样式,让我们的目光直接徜徉于民族风的典雅里,并将文化的历史记忆刻入了为孩子而作的图画中。
若我们仔细看去,这布艺插图的针脚十分精细,如果把针脚当作绘画笔触去评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平稳、细致、辛劳的笔触。
罕见、独特的布艺拼贴。采用传统工艺中极富表现力的贴布绣与剪布绣技法,配合变化多样的布料选择及多层次的布染效果,令画面极富立体感,别致大方、意境悠远。
呆萌可爱的动物形象与传统水墨画意境相结合,呈现出既稚拙童趣,又灵动唯美的独特的东方意蕴。让孩子充分感受体验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第7画面】
原文:可是乌龟没有毛驴那么长的腿呀!他们已经走了好几个几天几夜,又翻过了几座高山,还是没看到毛驴说的大海。
解析:
乌龟步伐很小,速度也很慢,但他们不慌不忙一个节奏不停地前行。一连走了数天,但翻过几座高山,显然是拔苗助长了,这只是说明他们行走的路径和距离而已,也显示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在。
画面给出的一个在山路上行走的镜头,爸爸开路,妈妈殿后,壳壳夹在中间,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壳壳的安危啊!
他们行走在山腰间,浮云拦腰而过,远处群山峰峦叠嶂。这是他们精神的体现。
我觉得孩子应该对图画书的认识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应该只局限于画,包括剪纸、拓印的。这些形式都可以丰富孩子的想像空间。因此,小时候的经历是挺重要的,我们小时候那会没有图画书,仅有的连环画还是画给大人看的,而且形式都是相同的。现在的孩子接触这些东西都很早,他们是很幸运的。
【第8画面】
原文:壳壳走的有些累了:“爸爸妈妈,我好想早点看到大海呀,可是大海还有多远呀?”乌龟爸爸走在最前面说:“大海有多远,只有去过了才知道啊。”
解析:
壳壳一家行走在大地上,爸爸巨大的体量占据了一页,而妈妈和壳壳合二为一页。爸爸的龟壳是由四层组成,而壳壳和妈妈均为三层,可见爸爸的岁月与经历更深远些。同时他们的壳背就像蒙着一层小花布。
壳壳一家鱼贯行走在路上,低垂着头,一声不语。这是乌云已经笼罩着天空,有乌云压城城欲催的感觉,他们急切的赶路,以防突发事件的到来。
这个温暖又充满坚毅精神的远行故事,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大海的宏大与瑰丽,还引入了认识论的一些启蒙观念。
古典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每个主体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观察并解释世界。乌龟一家在远行途中遇到了许多动物,它们都用自己的经验为乌龟一家解说了路途的远近与大海的景色。它们的说法五花八门,但又和它们自身的经验与认识相契合。
壳壳走累了,但它很想知道到底离大海还有多远。乌龟爸爸的经验告诉它:“大海有多远,只有去过了才知道啊。”阐述了以自身“行”“知”合一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结合起来,完成了对大海的新认识。
这种观念在图画书中是不多见的,传达出了一种新鲜的思想。这种结构出现在本书中,显然不是“童心”所能为之,也不是作者刻意为之,而是作者长期积累的学养之不经意间的流露。
【第9画面】
原文:哗啦啦...天上下起了大雨,道路变得又湿又滑。乌龟一家躲进了自己的“小房子”里。
解析:
阴云密布,天地都沉了下来,大雨磅礴而下。乌龟壳不怕,每天都顶着房子已被出现不测,这不把身体都缩到壳里去了,地上只留下三座帐篷。可是帐篷好像没固定好,在又湿又滑的地上打开了转悠。壳壳好久没体验到下雨了,就像我们的孩子下雨天,一定要跑到雨中撒欢。这个壳壳就是这样,整个身体都腾在空中,好像在跳着空中芭蕾。这也是难得的愉悦,走了很多天,也没有看到朝思梦想的大海,心情一定很郁闷,大雨来的真好。
关于追求梦想艺术的辛劳,有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只要出自美的念头,辛劳本身就是开花,就是舞蹈,就是乍现轻盈的远航风帆。
这种平稳、细致、辛劳的绘画风范,也暗合了把图画书与住宅、汽车一起作为标配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的审美消费倾向。这个群体对艺术作品有形式典雅、制作精致、具有雅文化特征的要求。
自然,这种暗合也不是泛泛的一句“童心童趣”能解释的,作者曾提到,自儿子出生后,她便开始关注并创作童书。
【第10画面】
原文:夏天到了,夜晚变得越来越热。壳壳爬到爸爸妈妈的身上,对着月亮说:“月亮婆婆,你站得最高,你能告诉我大海还有多远吗?”壳壳不知道,月亮婆婆比大海还要远得多,她怎么能听到壳壳的问话呢?
解析:
走过春天,来到夏天。尽管他们每时每刻顶着房子出行,但还是很热。壳壳有些不耐烦了。在一个月夜,壳壳一家爬到山顶,壳壳又爬到爸爸妈妈身上,对着月亮问大海还有多远。可是月亮站的很高,怎么能听到壳壳的声音呢!但孩子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月亮登高望远一定能告诉自己到底有多远。我们不要戳穿这个美好的希冀,就像皇帝的新衣,就像圣诞老人的礼物。
这里也可以看出,作为壳壳的爸爸妈妈是顺应了孩子的心愿,成全了这个美好的愿望。可见壳壳的爸爸妈妈是深知孩子的心理需求的,也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让孩子充分舒展内心的期待。如果把可可一家看做我们的普通一家人,那他们也是深谙教育之道的。
【第11画面】
原文:路边的蒲公英问:“乌龟一家,你们要去哪里呀? ”壳壳说:“我们要去看大海呀。我们已经走了很久很久,你能告诉我大海还有多远吗?大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呀?”蒲公英的种子轻轻地飞了起来:“大海不远了,等你们听到哗哗的海浪声就快到了。大海里有许多快乐的小伞兵,自由地飘来飘去。”
解析:
壳壳一家遇到了蒲公英,齐刷刷并排站在一起来急迫地聆听蒲公英的指引。因为他们已经走了很久很久,越过高山、穿过草原、趟过池塘,想尽了办法,用尽了精力,从春天走到先天,可还是没有看到大海在哪里。
看到空中飞着的种子了吗?种子轻轻地告诉他们已经不远了,又一个不同的描述:大海里有许多快乐的小伞兵,自由地飘来飘去。
这本书讲的故事说的是,乌龟一家决定去看海,在去看海的路上,乌龟一家遇到了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动物,而这些不同的动物们,都讲述着自己眼中的不一样的大海。于是在这一个漫长的看海的旅程中,我们也随着乌龟一家,认识到了大家眼中的大海。虽然大家说得都跟我们所认识的大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个体,从他们的视角,去看人家是怎么诠释大海的。这种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哦。
【第12画面】
原文:哗啦,哗啦...是海浪声吗?奥,只是一条小河。壳壳有点失望:“小河,你跑得这么快,是要去哪里呀?”小河欢快地说:“我要去着大海妈妈呀。”壳壳好高兴:“我们也要去看大海,我们能和你一起去吗?”小河说:“那就一起出发吧!”
解析:
壳壳又听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以为大海就在跟前。可还是不是,只是一条小河发出的流水的声音。壳壳一家从初春到盛夏,走了好多日,已经非常疲倦,但他们遵循心中的目标,没有放弃、没有懈怠,而是奋力前行。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到达目的地的遥远,只是心中有一个梦想和约定就锲而不舍。显然经过不同小动物的指引,无形之中把目标分段降低了心理的难度。
作者笔下的群山用不同质地的布料,裁成不同的条状,就形成了连绵不断、峰峦叠嶂、气势雄伟的山脉。这些都是利用布料的颜色明暗、花纹来体现,而更小的布丁就充当了树木和森林。河水呈现更多的纹路的变化以表现流动的状态,把漂浮物也整的维妙维肖。
壳壳一家并排站在河边,来凸显壳壳幼小的身躯和可爱的好奇心。背对读者和小河的对话,给内心非常期待的壳壳注入了原动力。情绪也变得异常激动,相约一起去看小河的大海妈妈。
【第13画面】
原文:小河转了好多弯,乌龟一家沿着小河走啊走...
解析:
河道十八弯在这里自然得到体现,每一段随着地势和土质都用不同的面料得到体现。这样,小读者一定会好奇而兴奋。
流动的小河从书页的左上角流入,经过九曲十八弯从书页的右下角流出,汇集到大海中。布料的拼接孩子们一定觉得好玩,不妨翻出旧布条让孩子拼出他心中的山川河流。
壳壳一家沿着小河流动的路径鱼贯前行,爬行的姿势和伸出的小脚舞动着即将胜利的节奏,开始壳壳落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很远,兴致来了追上了妈妈,领头的爸爸似乎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来了一个冲刺把壳壳和妈妈抛在远远的身后。
【第14画面】
原文:成群的小鱼逆流而上。壳壳大声问道:“小鱼,小鱼,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还有多远吗?”小鱼们齐声说:“我们就是从大海里来的呀!大海不远了,等你们闻到咸咸的味道,就能看到了。”
解析:
这页没有壳壳一家了,只有逆流而上的小鱼。整个跨页呈现十几条相同造型、均匀排布的小鱼,起到了阵列的效应。而自右至左的方向为停止或返回的方向。文字和图画形影相称。
小鱼回馈的信息让壳壳一家真切看到了希望,小鱼从大海里来,逆流而上到淡水中的出生地产卵,自然就离大海不远了。到达大海的标志是,在空中闻到咸咸的味道,就能看到大海了。
这也虽然没有壳壳一家的身影,但你可以想象到他们喜笑颜开的尊容了。
【第15画面】
原文:哗——哗——哗——哗——
解析:
壳壳一家站在高岗上,终于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了。一波一波的海浪和白色的浪花一定会让这一家激动不已的。他们把身体卷缩在壳壳中,这又是为什么?短暂的休息?风浪的不适应?
沙滩海浪、远处的地平线和泛白的天空,把大海的雄姿和辽阔尽情展示出来。
大海的壮阔和乌龟的渺小,对比相得益彰。壳壳和爸爸妈妈身体缺少了原始的花纹和颜色,只能微微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第16画面】
原文:“你们好,彩色的树林和好看的花朵!”壳壳开心地打招呼。“我们不是树林,我们是珊瑚。”“我们也不是花朵,我们是海葵。”壳壳悄悄地说:“珊瑚和海葵,让我躲在你们的后面吧,我和爸爸妈妈在玩捉迷藏呢!”
解析:
休息片段,壳壳一家来到深海中,海底是一片五颜六色的另一番光景。小鸟眼中的彩色的树林和好看的花朵!却是珊瑚和海葵。是什么都无所谓了,壳壳猫在红色的珊瑚后面和爸爸妈妈玩起了藏猫猫。
壳壳爸爸妈妈像海龟一样在大海中畅游也很惬意的,他们四处寻找着壳壳的存在。
海龟和乌龟的区别在于,海龟不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乌龟却可以。乌龟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里生活 ,而海龟整天只能在海底爬来爬去。要不壳壳一只羡慕渴望见到大海呢!
【第17画面】
原文:“快看!长翅膀的大鱼在水里面飞呢!”壳壳一边游一遍欢呼。大鱼说:‘你们好!我是鳐鱼,我扇动的不是翅膀,那是我的鱼鳍。小乌龟,你要和我比赛游泳吗?’
解析:
壳壳来到水面,突然又看到小鸟说的长翅膀的大鱼而欢呼,其实那是一条鳐鱼,并力邀壳壳一起游泳比赛呢!
画面由上页五彩的造型变成淡蓝色的巨大花朵形状,画面的层次感油然而生,给人以静美的体验。
【第18画面】
原文:壳壳伸手打招呼:“哇,好美呀!你们是会游泳的小伞兵吗?”“小伞兵”赶忙回答:“小乌龟,我们不是小伞兵,我们是水母。别碰我们飘带一样的触手,它们会蛰痛你的。”
解析:
壳壳在辽阔的水面看到了蒲公英所说的一个个小伞兵。蒲公英有像伞一样飞行的种子,自然在他们眼中看到的也像伞状的水母就是伞兵了。世界之大,生物品种繁多,认识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了。
这个布艺绘本不但给予了小读者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而且来了一个水中大环游,自然认识了或重温了一些生物的知识。
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而鳐鱼有扁平的身体,就像一条长翅膀的大鱼。看来小鸟和蒲公英的描述也没有大错的。倒显得更生动和形象。
水母的触手是有毒的,壳壳听后把头扭向一边,像是要逃走。
【第19画面】
原文:哗啦啦... 哗啦啦...两条大“鱼”翻动起一大片海水。壳壳大声问道:“请问你,你们是大海怪吗?”大“鱼”回答道:“我们不是还怪,我们是鲸。”壳壳问小鲸:“你们要去哪儿呀?”“妈妈要带我去我出生的地方。”小鲸说完,用尾巴拍了拍海水,游走了。
解析:
小毛驴说的大海怪就是鲸鱼,小毛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水中庞然大物,当然就是大海怪了。乌龟一家在远行途中遇到了许多动物,它们都用自己的经验为乌龟一家解说了路途的远近与大海的景色。它们的说法五花八门,但又和它们自身的经验与认识相契合。而最终,乌龟一家还是以自身“行”“知”合一的旅行,使自己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结合起来,完成了对大海的新认识,也使我们跟随它们一起,进行了一场认识论意义上的启蒙旅行。
最后得知鲸鱼要“妈妈要带我去我出生的地方。”于是让壳壳想起了回家路。
【第20画面】
原文:海水好咸呀,壳壳开始想念家乡的味道了。一只小螃蟹跟着壳壳上了海岸:“小乌龟,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壳壳说:“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现在我要和爸爸妈妈回家了,小螃蟹,你要去看看我的家乡吗?”
解析:
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和白天,乌龟壳壳一家终于到了大海了,小乌龟终于见到了动物们眼中的树林、花朵和长翅膀的大鱼等,这一路都没有白走,看完了大海,小乌龟一家又准备启程回家了。
乌龟是路上动物,和海龟不同,咸咸的海水让他们不适应,这催发了他们想念家乡的味道了。临别是遇到的小螃蟹又重温着壳壳的梦想,壳壳载着它一同走向了回家的路。
他们离开大海,又沿着来时的路爬山涉水,走向了遥遥无期的回家路。
注定这是一个温暖而又充满坚毅精神的远行的故事。
【后环】
解析:
前后环衬画面相同,只是色彩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开始的淡淡的蓝色变成鲜红的红色,有一种胜利的味道在里边。吻合着故事的沧桑和变化。
《乌龟一家去看海》与众不同,画风不同、配色也有鲜明的对比,且中国的水墨画的感觉比较浓重。
这和当下与作者同时代的部分创作群体有关,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未必与童书有关;他们搏过严酷的应试教育,对自己的孩子也将重蹈覆辙早有思想准备;但他们无论如何也要让自己孩子在扑进考场、职场、市场的惊涛骇浪之前,为孩子留下一叶有爱栖息的方舟。
《乌龟一家去看海》讲述了小乌龟壳壳一家从冬眠中醒来,想要去看看大海的故事。一路上,小乌龟壳壳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路上遇到的动物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勇敢地迈开脚步向前走,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去看大海的梦想。
【封&底】
解析:
《乌龟一家去看海》利用传统布艺拼贴的艺术创作方法,不仅仅讲述了一个温暖而又充满坚毅精神的远行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大海的宏大与瑰丽。告诉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要学会与父母和朋友互相陪伴与支持,共同勇敢地面对困难,去实现梦想。
四、作者信息
张宁,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曾就职于中国石化某下属单位,后在《汉声》杂志任美术编辑一职,参与编辑了《清明》《慈城·宁波年糕》《郭洞村》《俞源村》等书。其间,接触到众多民间工艺,并深深为之吸引。2009年辞职回家专心等待宝宝出生,并开始关注和创作儿童图画书。
该书出版后曾先后获得包括2016年冰心儿童图书奖、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第二届沙迦童书展插画奖等,该书还入选“2018年IBBY荣誉名单”。2016年九儿的新作《不要和青蛙跳绳》首次入选该名单。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英文简称IBBY,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儿童阅读推广组织之一,拥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就是由该组织发起并负责评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