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少说这两个字,婚姻就会越好

作者:小楼老师心理课 06-06阅读:4383次

01

朋友小雯说,大概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她开始发现老公不爱回家。

老公的工作小雯基本了解,强度不大,可能偶尔需要加加班,应酬也不是特别多。

但老公似乎越来越多时间待在公司。

在小雯“感觉”到老公不爱回家的时候,她也疑心过,他是不是有外遇了。

但她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疑心。

小雯对老公性格很了解,也相信他的人品。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在读过那么多人各种“花式出轨”方式后,小雯并不完全信赖人性——人人心里都有魔鬼嘛。

小雯的自信,来自她的“线人们”。

小雯曾经和老公在一家公司工作,所以老公现在的同事里都还有和小雯关系不错的人。

老公部门就有一个同事小雯关系很好。

小雯一开始发现老公不爱回家的时候还担心过他外遇,让这个同事帮自己“看着”老公。

老公说加班的时候,同事确认了他是真的在加班。

大家都发现小雯老公最近工作特别积极,甚至主动揽下一些别人的活。

也没发现他和哪个女同事走得近。

小雯也一直默默暗中观察老公,也没发现他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除了越来越热爱工作以外,那些书里讲的“出轨迹象”他老公一个没有。

小雯甚至偷偷看过老公手机,也没什么“发现”。

小雯想和老公谈谈,但老公似乎对她越来越冷漠,常常用“我累了”“不想说话”之类的话打发她,甚至任小雯说,他一言不发。

02

小雯老公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谜在小雯想要离婚前的一次婚姻咨询中才揭晓。

小雯老公说:

小雯老公的表述中,大家觉得那个词出现频率最高?

是“应该”这个词。

每一个家庭当然都有各自的健康家庭规则,小雯告诉丈夫“应该”做的事,一件都没错。

但如果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应该”中,人的存在感就会消失在原则之下。

每个人想到“家”这个字的时候,脑中一定是有一些画面,也有一些定义。

如果你想到“自己的家”,是一个能够让你放松、恢复精力的地方,有人宠爱你、关心你,你会在忙碌了一整天后,迫不及待地回到这个地方。

但如果你一想到“自己的家”,压力、紧张感就会出现,慢慢的你就会不想回家。

小雯说的“应该”,可能全都是对的。

可这样反而更糟。

为什么呢?

因为丈夫连反对的理由都没有。

也许在理性上,丈夫都认可这些家庭原则是正确的,甚至也会配合。

如果家庭成员都理想地按照小雯的“指示”生活,确实是“模范家庭”。

可每个人都不是“模范生”,人都有自我的一面,有人的本性,有些规则可能与“个性”冲突。

如果这个人不认可规则,想“满足”自己的个性需要却不被允许,甚至毫无理由反对,这个人每一次遵从原则,就会在无意识中减少一份对家的爱,多出一份对伴侣的怨

这种感觉出现几次没关系,但日积月累,这个人就会觉得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重视,在家都没有任性的空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小孩会想要任性,想要被宠爱,如果时时刻刻都要按照规则做,他会感觉不到自己被爱。

当一个人必须要不断地去压抑、遵守、付出的时候,就会渐渐失去被人宠爱的感觉,也就渐渐不会再爱对方。

03

美国一位专门研究夫妻关系的心理学家说,夫妻之间有4种行为最容易导致离婚,分别是:指责,蔑视,防御,回避。

总对伴侣强调“应该”,背后其实包含了指责。

而如果伴侣做不到这个“应该”,或者不想做,他们就会采用“防御”或“回避”的行为。

这样夫妻间的互动,就包含了3种最可能导致离婚的行为。

一段快乐的感情,需要满足3个方面——

热情,亲密,投入。

那些总是在设置“应该”的伴侣,其实是将重点放在了“投入”这方面。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设置这些规则,不过是希望家庭发展更好。

但一个家庭如果完全按照规则行事,就会渐渐变得僵化,热情这个部分就会消失。

如果夫妻中一方扮演“规则设置者和守卫者”,另一方只能扮演“服从者”,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就会被破坏。

虽然这里讲述的故事是一位丈夫的抱怨,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男女中都存在。

有些丈夫对妻子也有很多“应该”的要求,他们忽视了妻子首先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人,其次才是在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如果人这个本质被忽视,只有“妻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被重视,妻子一样会感觉不再被爱。

家庭规则最好是能够共建,而不是由一个人去规定。

既然每一个规则都是为了家庭更好,那么家人的心情也需要成为一个考量因素。

当你想说“应该”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

这个“应该”真的对我的家庭来说很重要吗?

在我设置这个应该的时候,是否更主要的是想降低自己的焦虑?

是这个应该更重要,还是一家人的关系更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楼老师心理课

作者简介:小楼老师,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领域。个人公众号:小楼老师心理课(ID:xiaolouxinli), 分享心理学知识在婚姻家庭、儿童发展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