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会收到父母这样的困惑,“孩子所有的要求都应该满足吗?”“父母就是这样严管我们的,我们也很好,难道管教错了吗?”“该管的地方就得管啊,不管怎么可以?”
我们在心里,已经悄悄的把接纳与管教对立起来了。其实,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进到孩子心里,但是,孩子选择遵从自己的需要,还是选择遵从父母的期待,这就有意思了。
接纳之中,自有管教存在。我们想要教导孩子,和我们接纳他的情绪和愿望,二者并不矛盾。
就以哭闹不听话的孩子为例。这种情况常常令我们头疼。去接纳孩子吧,毕竟有时候闹得过了,不管不行;去管孩子吧,他在发脾气的时候怎么讲道理都没用,除了揍一顿或者冷处理,很难再有其他办法。
真的是其他办法都不管用了吗?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们想要怎样的管教效果?
一般来讲,我们会希望孩子积累起有关安全的生活经验,远离危险的事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会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比如努力向上、体谅他人,等等。
如果是这两方面的养育目标,那么通过接纳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
然而,我们往往想要更多。面对我们的道理,我们想要孩子点点头回复我们,“爸爸妈妈,我明白了,我错了,下次不这样了。”
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以为管教无效,进而寻求更强劲的方式,比如发怒、打屁股,或者冷处理。
这样“即刻见效”的管教效果,是孩子的需要,还是父母的需要?
其实,我们的每一句话都进到了孩子的心里。但是,孩子心里有自己的声音,耳边有父母的声音,孩子听哪一个的?
如果我们期待将来把孩子养育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他就不会时时刻刻都听我们的话。我们允许孩子与我们不同吗?当他“不听话”的时候,我们的管教就没有效果了吗?
我们来体会一下,对于哭闹的孩子,接纳之中,管教何在?
有一次,我带孩子出去玩,返程的路上,遇到了孩子剧烈的情绪宣泄。原来,孩子把他新买的玩具拿出来玩,又精心的在身旁的小桌板上摆好。恰好我出高速之后遇到红灯,一个急刹车,就听到后面“哗——”,所有的玩具都掉了。
孩子很大声的哭喊,“妈妈,你为什么这样啊?!”他不停的踢打和抗议,“停车!靠边停车!帮我捡起来!”
这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管教呢?“你不应该发这么大脾气!我不是故意给你的东西弄乱的!”“你不该不顾安全随意要停车!”是这样吗?
孩子情绪非常剧烈,几句话不管用,我们又要怎么办?给孩子一个教训,让他哭个够,这样他就明白乱发脾气是没用的,下次就不这么发脾气了。是这样吗?
当我们摆出一副“我就是不让你如愿,我让你哭,但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主意”,这时候,我们是在用父母的权威逼迫孩子做出选择——你是听你自己的声音,还是听我的声音?
如果强制性的让孩子去做这个选择,孩子最终都会听父母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选择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要么是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声音,这时候,取而代之的就是自我低评价,“我的愿望是不对的,不应该的,是我不好,我不该提这个愿望,我不配……”
要么是孩子把自己的声音压制下来,伴随而来的还有与父母的敌对和疏离,“爸爸妈妈是不懂我的,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接纳我……”
前者,养育出一个乖巧听话而丧失自我的孩子。后者,养育出一个离经叛道而孤独无助的孩子。我想这二者都非父母所愿。
那么,我们能不能在接纳之中实现管教的效果呢?能。
面对孩子剧烈的情绪,我首先出声安抚他,“你好生气啊!辛苦摆好的东西全都掉了。”
这样的安抚并不是想让他停止哭闹,而是帮助他疏导情绪,告诉他,“我理解你的气愤,你的情绪是合理的”。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辛辛苦苦做了半天的工作,忽然领导大手一挥,这部分取消了!我们的心情能几句话就平息吗?不能的。
孩子继续哭闹,大声要求,“停车!靠边停车!”他想用自己的办法来尽快捡回玩具,但是那不够安全。
我告诉他,“不,我不能停在那里,会有危险。”
“一次都不能吗?!”孩子不让步。
“一次都不能”,我也坚持着告诉他,“不过,我可以找个最近的小区停下来。”
对于涉及安全的原则性事情,明确告诉孩子不行,并告诉他理由。我们不必期待他立刻就向我们认同。
孩子心里受挫的情绪没有发泄完,受阻的欲望没有被满足够,他自然不会马上认同我们。我们只需要平静的坚持自己的做法就可以了,甚至不必反复强调“不行”。
表面看起来,孩子没有理会我们的管教。但是如果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几天后的某个场景下,孩子会主动说出我们告诫他的安全事项。
我们说的每句话都进到孩子心里了,不过只有在他心里的想法和我们的要求不冲突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表现出来。
我一边坚持安全行驶,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并找了个最近的小区停下来。然后,我从驾驶座下来,到后排安慰孩子。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有时免不了会责难父母,甚至动手。这时候我们常常克制不住要教训孩子,“你怎么打人呢!你跟我好好说话!”于是安抚变成了对抗。
别忘了还有一个好办法叫做幽默。借助幽默,我们仍然可以与对抗的孩子站在一条战线。
孩子不住的边哭边质问我,“妈妈你怎么开车的!为什么把我的东西全都弄撒了!”
我说,“是啊,我要应聘去开救护车,我怎么开那么快啊!”
孩子一下子破涕为笑,还跟着纠正我,“不是的,救护车不需要刹车那么猛,救护车主要是开得快!”
幽默的作用在于向孩子展示,我接纳我所谓的“错误”,“犯了错误”也什么大不了的,我仍然是我,生活并不会因为某个“错误”而无法继续。
在持续哭闹的过程中,孩子使劲打了我一下。这时候,我没有直接去制止他,而是忠实的表达我的感受,“好疼啊。”
当我们的心持续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的心也会与我们在一起。听到这句话,孩子再也没有打第二下。他只是想渲泄内心狂乱的情绪,而并非想要伤害我。
最后,我们一起收拾洒落的玩具,这场风波也就过去了。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他在哭闹、叫嚣、甚至控制不住动手的时候,有个人始终和他站在一起,理解他内心的狂乱,允许他所有情绪的宣泄,并且会保护好他不受伤也不会伤到别人,那么,这个孩子的生命是有人托底的。
所谓的安全感,也就是这么来的——无论我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都是爱我的,都是不会抛弃我的。
孩子会因此而放纵吗?不,孩子会在这样的踏实中,一步步的去发展我们所期待的语言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我们担心孩子用哭闹来要挟大人,那其实也说明,在他哭闹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与他是分离的。我们在提防他做出“不合理”的举动,我们在要求他抛弃当下真实的自己,来听父母的声音。
如果我们在孩子最困难、最需要安慰和帮助的时候,离开他,那么,这个孩子只有靠自己去实现内心的渴望。他以哭闹作为他实现愿望的一种手段,也很合理,不是吗?
相反的,如果这个孩子明白,不论我如何哭闹,我所有的情绪都是被接纳的,爸爸妈妈的心始终是和我在一起的,爸爸妈妈是非常愿意满足我的愿望的,即使现在满足不了,将来也是有希望的。这时候,哭闹就仅仅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手段。
你愿意与哭闹中的孩子在一起吗?你愿意成为给孩子的生命托底的那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