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早晚代表着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会走路的?

作者:佳林母婴大世界 06-08阅读:1424次

导读:貌似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们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与三姑六婆、小区大妈斗智斗勇的励志征程。

这不,妈妈们就带着宝宝去小区里溜达一会儿的功夫,一场成长大赛悄然拉开了序幕......

Excuse me???

照大妈您这脑回路,是不是我家娃补了钙就能提高智商了?

这般情景,想必大多数妈妈都经历过,虽然嘴上说着要做个佛系妈妈,但是你说我家娃智商低这还能忍?

晚走路=智商低?

宝宝走路的早晚究竟和什么有关呢?是不是晚走路的宝宝就真的比别人笨呢?

其实大约在7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开始出现行走敏感期,起先宝宝会表现出强烈的行走意愿,拒绝坐着。

是的,小家伙已经不满足于地面活动了,他们更向往高处的世界!

据统计,只有大约一半的婴儿是在1岁左右学会走路的,在10-15个月期间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的。

宝宝走路需要协调3个方面的:肌肉力量、平衡感和性格,而性格似乎是影响宝宝走路早晚的最大因素。

性格温和的宝宝在取得阶段性进步的时候显得更小心翼翼,地面更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和舒适感,他们是坚定的爬行主义者。

而走路较早的宝宝则更加活泼好动,还没等妈妈拿起相机记录下成长点滴,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越过了各个成长里程碑。

同时宝宝的体型也能影响走路的早晚,瘦宝宝一般走路较早。

也有很多妈妈会担心,经常抱着宝宝会不会影响他学走路,答案是不会的。

事实上,不管宝宝什么时候学会走路,这个时间与宝宝的智力和运动技能都毫无关系。

无论时间是早是晚,只不过是不同的走路方式罢了,就像宝宝的个性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

过早走路可能会出现这些不良后果

  • 第一影响腿型

这个时候宝宝的下肢、脊柱还处于发育阶段,很弱,此时走路容易因为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发育成今后的O型或X型腿,脊柱也会发生变形。

  • 第二导致扁平足

在足弓尚未较好形成的情况下练习走路,宝宝的全身重量压在足部,很容易使足弓过重而逐渐导致扁平足。

  • 第三影响身高发育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就学坐、学站、学走路,可能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影响其身高。

  • 第四影响视力发育

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过早学走路,宝宝看不清到眼前较远的景物,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致使眼睛疲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很多家长不自觉地将孩子的成长当作一场比赛:谁先会叫爸妈了,谁会走路了……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对于这些,妈妈们可以多多关注宝宝阶段性的发展,比如说大动作发展:从抬头→翻身→爬→坐→站→走一系列的进步。

尽量去淡化中间的时间节点,注重宝宝自身的发育规律。

什么时候走路跟聪不聪明真心没关系,走路早晚与其他很多因素都有关:

1.遗传

如果孩子的父母走路晚的话,也会影响孩子走路,一般来说晚的几率会大一些。

2.性格

这一点已经证实。走路早的孩子通常比较自信,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他们比较早就开始站起来拿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走路晚的宝宝性格就比较沉稳一点,当他确定自己能够完成某事的时候才站起来行动。

3.体重

体重也会影响孩子学会走路的早晚。通常,体重较轻的宝宝走路时间较早,而胖宝宝则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学会走路。

4.病理因素

患有肌肉松弛综合征、进行性脊髓萎缩症等疾病的宝宝一般学步会延迟,或有走路不稳情况。不过大家放心,若这是有病理性原因,儿保时早发现了,而且一般宝宝都很健康,患病的几率不大,也别因为宝宝走路晚一点就开始忧虑。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宝宝走路晚一点就是智力不佳,或发育迟缓,一般1岁半左右能独立行走都是正常的。也不要为了训练宝宝早早走路用学步车,学步车习步对宝宝平衡力的提升不利,还可能使宝宝腿部骨骼变形。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历史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