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你!”
——“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在意的!”
你能相信,这是一段发生在母子之间的对话吗?
这就是明星妈妈孙燕姿在微博上讲述的自己与儿子的“互呛经历”。如果你也被他们的“狠话”惊到了,就请随我一起来探个究竟。
一、放狠话呛儿子后,她立刻做了这件事
近日,孙燕姿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名为“糟糕的父母”的长文,用1000余字详细讲述了她在照顾生病的儿子期间发生的事情:
孙燕姿的儿子“纳小子”原本非常乖巧可爱,但由于患病期间身体不适,脾气也越来越坏。在生病的第八天,因为妈妈不许他吃巧克力、限制他看电视还要求他吃“难以下咽”的退烧药,纳小子就在纸上写道:我恨妈妈。
孙燕姿见到后立刻回呛道:是吗?那你死掉我也不会在意的!
纳小子背影照
然而,就在这样激烈的“互呛”结束后,孙燕姿立刻做了这件事——道歉。
虽然放狠话互呛,但立刻相互道歉。随着孩子身体的好转,母子俩的感情也恢复如初。
一两句狠话,能让亲子关系降至冰点;及时的道歉,却能立即修复彼此的心伤。孙燕姿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点赞。
同为父母,你是否也和她一样敢于及时道歉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吵架虽不罕见,要父母向孩子道歉却不容易。很多父母不肯承认道歉的必要性,总以为“小孩子懂什么,TA一定很快就把这事给忘了”,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二、没说出口的“对不起”,会变成心里的结
你真的以为孩子很快就会忘掉那些“不愉快”吗?
其实,那句你没说出口的“对不起”,会成为他们心里的“结”,时间越久,越难以释怀。
解不开的心结有多可怕?
“北大优秀毕业生12年未回家”这件事,想必大家一定都还记忆犹新。
事件中的“男主角”王猛是出身北京大学、留美深造的高材生,却在给父母发了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后,拉黑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再未回过家。
而就在王爸爸坚持认为“儿子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虽然我们在前半程影响了他,但他的问题是出在后半段”时,王猛却“如数家珍”地把自己从小到大与父母的矛盾一件一件地罗列了出来。
□考试时,文具被被人损坏,母亲没有呵护他,而是冷嘲热讽地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读书时,他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父亲反而怒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
如此这般,历历在目,哪是我们想的那样“转头就忘”?
“标签效应”更可怕
出口伤人后拒不道歉,除了会让糟糕的亲子关系变得更糟以外,还会有一种名为“标签效应”的不良影响。
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在心理学领域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某些词汇描述和分类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会受到影响。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的标签还是坏的标签,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驱使人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而儿童恰是最容易受“标签效应”的影响的群体。
因此,如果你也曾在无意中给孩子贴上“不听话”、“没脑子”、“笨手笨脚”等标签,就相当于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种下了具有此类导向意味的种子,请一定要立刻向孩子道歉、停止继续贴标签的行为,趁还未长成参天大树之前,把这颗坏种子铲除。
三、这三种情况下,请你向孩子道歉
你若已认识到“向孩子道歉”的必要性,那就请及时反思,在下列三种情况中,千万不要吝惜那句“对不起”。
出口伤人后请道歉
如果你用不恰当的话语伤害到了孩子,请你向TA道个歉。孩子在与父母吵架时,“占上风”的几率很小,年纪尚小的他们最多就像孙燕姿家的纳小子一样,说些“我讨厌你”、“我恨你”、“我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但成年人往往会仗着词汇量的优势口不择言,伤害孩子之余,还会使他们养成牙尖嘴利的坏习惯。
误会孩子时请道歉
先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发现年幼的儿子已经乖乖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睡着了,他顿感欣慰,凑上前去在儿子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可就在这时,他发现儿子竟把一碗泡面捧在了被窝里,泡面汤已经浸到了四周的被褥上,一片狼藉。
爸爸立刻火冒三丈,一巴掌打醒了熟睡中的儿子,要他给个说法,孩子哭哭啼啼地解释道,这碗泡面是他给爸爸准备的晚饭,但左等右等,爸爸还是没有下班,眼看泡面渐渐变凉,孩子十分焦急,想到自己冷的时候躺在被窝里就暖和了,于是也把泡面放进了被窝里。
听完孩子的解释后,爸爸立刻羞愧地向他道歉。
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思维逻辑不同,我们经常误会孩子,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看似顽皮的行为中都满含着对父母的爱。
因此,当我们误会孩子时,也一定要郑重地说上一句“对不起”,别让你的误解,磨损孩子对你的爱。
言行失当也请道歉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行有失,事后还不尽快为自己的失态道歉,这些“失态”下一秒就会折射在孩子的举手投足间。
电影《Sex and the City》中,已为人母的夏洛蒂在愤怒的情况下不小心在女儿面前爆了一句粗口,也不得不马上为此道歉。
碎碎念:
越是长大,我们越是很难说出“对不起”,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分量不轻的三个字,有着无可替代的疗愈作用。所以,从现在开始做个“敢于道歉”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