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视频来自《少年说》节目
素材来源萝严肃、视觉志iiidaily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有个视频很火。
视频是来自节目《少年说》的一个节选,节目形式类似于日本的天台告白,但与日本的节目不同,中国孩子上去的所谓告白,少了纯纯的爱情的成分,而更多的是转化成了“告诉成年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
妈妈,为什么我的努力
你从来看不到?
讲一个女孩对于自己妈妈的“吐槽”。她所说的,是几乎所有人在孩童时代都没有逃过的“别人家孩子”的魔咒。
视频来自《少年说》
女孩说自己的妈妈总拿自己跟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联盟第一的闺蜜比较,这让她很受伤。
她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而且生活中,不管她如何努力,妈妈给出的永远不会是鼓励。每次考试成绩下来,一定是先说她很差。
久而久之,她压抑了很多不满。
但这个女孩特别棒的地方在于她其实体谅这是父母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她不喜欢,所以她一直努力说出自己的想法。今天也不过是借助这种方法,再次让妈妈能够重视自己的意见。
但是,即便女孩已经委屈得哭出来,她妈妈依旧不能体谅她的想法,全程居高临下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你应该这样做才能事半功倍……”
“我是为了你好……”
“我认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击的……”
和女孩的坦诚、理智相比,反而是作为成年人的家长,显得固步自封。
接下来的一幕是,这个妈妈口中最喜欢的那个全联盟第一的学霸女孩上台,诉说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
作为考试第一的学霸,她的父母却不断苛责:“你们班每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而视频中的这位母亲,在自己女儿说话时,她无视孩子的痛苦;而当女儿的学霸女闺蜜上台时,她整个人都是欣赏投入的表情在看“别人家的孩子”。
女学霸说,孩子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而台下的妈妈带头鼓掌说:学霸女闺蜜说的才是正确的。
但其实,自己女儿跟“别人家的孩子”说的明明是一件事。
被打压式教育
长期压抑的中国孩子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自己的孩子就是不懂事的,需要自己引导,然后抓住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不论多小的事情都能成为苛责的理由。
父母们用“打压式教育”在孩子面前竖立权威,用粗暴的语言敦促孩子达到设定的KPI,对孩子造成伤害却往往不自知,甚至从来都不愿相信孩子会做得很好。
而相比这样的父母,孩子们已经十分优秀了。
那个吐槽妈妈的小女孩,活泼开朗懂礼貌,站上台前,毫不怯场地与主持人打了招呼。
即使妈妈一直在台下步步紧逼,她还是逻辑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你能不能多给我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
她有健全的是非观,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因为长期被压抑而改变性格中温暖的部分。她是别人眼中无可取代的那一个人啊。
或许只有旁观者,能感受到这一切多难得。
女孩的闺蜜,也谦虚懂礼,根本不是她妈妈眼中的她。她会在闺蜜哭泣时,走上去为她擦干眼泪,告诉她:我妈妈也总夸你,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还非常会欣赏别人的优点,闺蜜的妈妈都没发现的优点,她当着全校的面讲得掷地有声。
“她是我们所有女孩里最善良大胆的,我比不了,她有天生而有的热忱……”
最后女孩对闺蜜说:你是无可取代的,对吗?
她们还是初中的孩子,却有一颗坦诚,善良的心,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
一个学了7年舞蹈的女孩说,最近因为自己的成绩下降,妈妈擅自停掉了自己的舞蹈课。
女孩说:我热爱舞蹈,我一直在为之努力。
但妈妈显然没有懂所谓热爱的道理,一直在跟孩子谈条件,考到年纪第150名,你就可以重新开始学习舞蹈。
我想孩子应该很挫败吧,自己的想法明明已经勇敢说出来了,但是自己最爱的妈妈却并没有理解。
成年人的世界讲究惯了性价比,所以热爱那么不值一提,以至于这样的不通情达理都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不知道这个孩子会不会有一天,真的离开了舞蹈,在自己也成为成年人后,怅然若失地谈起:曾经我本来可以是一个舞蹈家……
当然,人生什么时候重新开始都不算晚,但是你知道的,25岁时得到5岁时候想要的玩具,65岁是得到20岁想要的爱情,错峰的快乐永远比原装正版的少了很多。
网上关于这个节目和日本原版的对比,有很多声音,但是一个节目看下来,倒是觉得中国的孩子没有比任何人差。
他们一样热忱,单纯,善良,甚至更懂得包容大人的失误,是特别闪闪发光的孩子。
真正有问题的是大人呀,他们从不试图去理解孩子,永远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纵孩子的人生。甚至他们不能倾听孩子的想法,总是觉得孩子的都是幼稚且不成熟的。其实完全不知道,孩子在以自己的方式,包容着也是初次做家长,有很多失误的他们。
每个人都是孩子长大的,很多事情,当你长大就绝不可能再重新经历,做小孩子是很珍贵的时光,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够不被打扰地长大。
两大原因
让你真正了解孩子
对于一向内敛的中国人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一直是困扰着中国家庭的重要问题之一。
就如《少年说》中的这位小女孩,因为内心压抑太久,很多话没有办法和妈妈好好沟通,所以才选择以“天台对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但是不管她如何哭诉,这位妈妈依旧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她,还冠以“我是为你好......”的名号。
是不是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很有共鸣,因为这就是诸多亲子问题的导火索,而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从沟通开始。
为什么父母跟孩子不好沟通?有两大原因。
我们总说,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就是因为燕雀和鸿鹄是不同的两个物种,所以才不能沟通。
所以,当父母跟孩子无法沟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成为两个物种了。
有些家长会把这样的情况归结于孩子进入了叛逆期,但其实叛逆期的出现是因为父母这一代人受到的教育和今天孩子接受的教育本身就不一样。
孩子的很多观念想法会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对这个时代的信息接收的也较快。
而父母这一代人已经接受了一些固定的信息和固有的思维模式,由于惯性的作用依然会保持,这样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差异,两个物种就是这样诞生的。
那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父母的主动改变,去和孩子成为同一个物种,可以主动地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跟孩子成为一体。这样就能听懂孩子想表达的话。
当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个世界时,沟通也会出现问题。
不在同一个世界,就没有共同语言。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在同一个世界;“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不在同一个世界。
作为观众和女孩的朋友,都能够看到女孩身上的优点,但作为妈妈,不仅看不到孩子的优点,还在台下不停地表达自己所谓正确的立场。
就像两个平行世界,永远没有相交点。最后孩子哭着跑下了天台。
所以做父母的要想跟孩子很好的沟通,就必须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
佛经中曾描述: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去救度兔子,但他不会去幻化成菩萨或仙人的样子去救度,因为不在一个世界。
那如何救度呢?
就是进入到兔群中,成为兔王,带领其他的兔子。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成为孩子,进入到孩子的世界里面去,然后还要比孩子更优秀。
这样沟通不仅会顺畅,还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上,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成为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昊霖亲子
亲子教育,智慧培训,建设良好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