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的育儿干货、有趣的绘本故事
点击天空树,与一群妈妈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01
前两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
震惊的同时,真是感叹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一些父母,把灾难带给了自己亲生的孩子。
就在6•1儿童节刚刚结束没几天,一条虐子新闻就在朋友圈里炸开了,让不人不禁感叹:不是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无忧无虑,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
男孩今年4岁,由母亲单独抚养。一直和妈妈一起生活在东莞,他脸上的伤,身上的痛,青紫的双眼全部来自于他的亲生母亲薛某。
是的,是孩子的亲生母亲把孩子打成了这个样子。
孩子的母亲今年27岁,在半年前和丈夫离了婚。
离婚后只要心情不好,就以欧打自己的亲生儿子的方式进行发泄。
这个只有4岁的男孩天天被反锁在家,经常被打至遍体鳞伤,甚至连生殖器都被打肿了。
小男孩告知大家,只要妈妈的心情不好,自己就可能被妈妈打。
自己的双眼就是前些天被妈妈打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被打后,妈妈不让他外出。
他之所以可以独自出来,那是因为妈妈外出时,忘记把门反锁了,才有机会逃出来。
小时候就听老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尤其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就更不能理解连陌生人看着都心疼不已的男孩,为什么亲生母亲竟然下得了这样的毒手?
新闻里提到,看到男孩的遭遇,就连在旁的热心业主都纷纷从家里拿来吃的喝的,可这对于男孩来说得之不易的幸福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很快,孩子的妈妈回来了,看到妈妈回来孩子吓得立马躲在了业主们的身后。
——宁愿躲在陌生人的身后都不愿意靠近自己的妈妈,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印证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最令人气愤的是:孩子已经被打成这个样子了,孩子的妈妈不仅没有显露出一点不好意思,反而显得格外生气。
她大声地斥责好心的陌生人,“我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谁也管不着。”
然后一边叼着香烟一边冷漠地说:“我生他的时候他7斤多,我差点难产死掉,早知道他不听话,还不如当时掐死他,不听话就得挨打!”
02
最新的消息说:经该院急诊科、眼科、儿科等多科室医生的全面检查,发现小男孩的头部有一处3厘米长的伤口,伤口已有脓液渗出,其额头眼睑肿胀充血,躯干四肢散在多处新旧淤青。
庆幸的是,小男孩的这些伤势均未危及其生命。医生随后,对其伤口进行了清创防感染处理。
随后,当地派出所民警来到现场,对此事展开调查。
目前,孩子的妈妈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小男孩经东莞市厚街医院检查治疗,确认生体无大碍后,也被警方带走。
孩子暂时由外婆看护着。
截止到12号下午,有记者去了事发地,看望了受伤的孩子。
据记者描述,孩子显得比较好动,见到陌生人也不抗拒,乐于与人交谈。在与现场其他小朋友和现场慰问人员接触时,不时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显得非常活泼。
据孩子的外婆介绍,孩子白天的情绪相对稳定,但到了晚上会经常哭闹,不肯睡觉,要哄很久才肯入睡。
目前孩子的伤势在渐渐恢复,生殖器上的红肿渐渐褪去,小便也已经正常,但双眼处仍有淤青,头上的伤口仍需包扎,目前仍需每天吃消炎药和定时到医院复诊。
一直有个深深的疑问: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不要说是个鲜活的生命,就是对待小宠物,下这么重的手都是要受到指责的,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
甚至还一脸的理直气壮的质问:自己的孩子,我想怎样就怎样。与你们有什么有关系?
如果这个小男孩长大了,有一天他知道他会遭受这一切,而理由是当初母亲差点难产死掉,他会不会宁愿自己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他会不会因为怨恨母亲的施暴,从而也开始自卑甚至自弃?
图片来源:电影《岁月神偷》
03
曾经看过一系列的来自受虐孩子真实的心理案例。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年龄和人生轨迹的孩子们,在父母的摧残之下,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心理阴影。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阴影几乎蔓延了孩子的一生,几乎无法自愈。
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爸没有离婚,都是因为你!你要是不好好读书,怎么对得起我这份付出?”
“你怎么能这样,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居然辜负了我的这份心意!”
负面情绪就像是无底洞,会把身边的一切美好都吸进去,久了,自己也会栽进了这个无底洞。
图片来源:电影《岁月神偷》
看过了一些施虐的父母之后,发现其实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质。 我们大概归纳了一下施虐父母的六大心理:
心理一:生存压力让孩子们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心理二:施暴者往往受过父辈的施暴,他们行为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心理三:“孩子是自己的”的强权教育的意识
心理四:法律对“家暴”的制止不力,他们就有一种“侥幸心理”
心理五:孩子幼小不敢反抗,其他家人不敢吭声,助长了施暴者的暴虐
心理六:受虐孩子背后的夫妻关系的不和谐
我们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的世界有着很多的压力甚至是不幸,面对着丧偶式婚姻、生活艰辛、赚钱困难、前途渺茫……
生活好像糟透了,情绪被愤怒、焦躁侵蚀着。
所以,有些人就会以“情绪失控”为理由对孩子施以暴力,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怎么做都天经地义。
但是“不得已”就能不顾孩子的生死?或者是把一个生命逼入绝境吗?
这些心质不成熟的成年人,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把全部的愤怒全部发泄在比自己弱小无助的孩子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投射。
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负能量,及时收起内心的情绪猛兽,不把坏脾气留给亲人,不让愤怒的火苗灼伤到孩子。
试想一下,一个生活在拳脚相向,恶语伤人的家庭氛围里的孩子,又怎能成长为一个有爱、阳光的人呢?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理解和关爱,我们既然选择了为人父母,就请好好珍爱她。
少一个不被所爱的孩子,就能少一个悲苦无依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