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天使爱妈咪
很多人都在某一方面拥有独特的潜力,只是这些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在于他们缺乏除了天赋之外成功的其他因素。当我们反思自己的的人生,会发现如果我们能做到了一些事情,也许我们的人生会大有不同,而这些事情没能做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缺乏自律。
有了这样的体会,我更加认识到,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但是自律做起来真的很难,所以大多数人是碌碌无为的,只有能管住自己行为的人,才能有竞争力,最终做到自己最想做到的事。
但我们可以趁着孩子还小,帮助他们养成自律的习惯,让他们以后能有能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那么自律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理性思考自律的孩子一般在思考问题时一边都会比较理性,但有的孩子想到哪里是哪里,开心和不开心的原因过一会自己也就忘了。这样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审视。
这个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对一件自己关心的事情做多方面的可能性推导,以及有了结果之后对可能存在的原因的推测,让孩子能有前瞻性和回顾性的思维。
这样做也能启发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更明确的认知,这是建立自律意识的第一步。
二、制定计划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做一做梦想训练。首先让孩子制定一个短期能够实现的梦想,然后帮着孩子思考达到这个梦想所需要的,最后制成一个详细完整的计划。
这个梦想会对孩子有一定的推动力,然后父母监督孩子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提醒,为了目标的实现,孩子会渐渐形成自律的意识。
很多孩子还没有形成闭环思维,也有的父母缺乏持之以恒的品质,一些事情发生之后常常会忽略结果,比如做好的计划不了了之,答应了的事情没有了下文等等。
只有让孩子养成每件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果的习惯,孩子的行为才会是有目标有计划的,他才能养成坚定的品质,所谓的自律也才有意义。
有的时候,孩子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但是由于懒惰或是畏难而不愿意去做。这时,父母的很多措施好像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本来意愿,就像很难劝服孩子认真的做他的作业一样。
这个时候可能你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一份责任感。孩子做事情没有动力,你可以给他的行为加上一些“意义”,比如让孩子做家务,你可以说:“妈妈很累,你可以帮妈妈倒一下垃圾吗。”
责任感的培养更大的作用,是让孩子以后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只有在意自己的责任的人,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也更能和他人形成好的协作关系,这也是成功必备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