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母亲天台“怼”哭女儿:对不起妈妈,我不想做你的女儿了

作者:多宝乐园 06-23阅读:2891次

关注

有一个性格强势的妈妈,真是为人儿女的不幸!

日本有档老牌综艺,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学校的孩子们在天台上大声告白。

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只要你想说,都可以站在天台上大声喊出来。

最近,中国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节目——《少年说》,同样是让孩子们上天台讲心里话,当然就基本不太可能有“告白”了。

日本节目里的青春是爱的初体验,大家都学会温柔和尊重;国内节目里,肯定不能出现孩子们相互喜欢的情节。

唯一一个说要表白的女孩,下面同学很兴奋,字幕还在铺垫气氛……

结果她喊出的是——李白。嗯,唐代诗人李白。

不能提puppy love(早恋),学生们上台喊话要喊什么呢?亲子关系是主要内容。

于是,就看到了非常典型的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被压抑得好痛苦的孩子们。

一个叫景颐的小姑娘令人印象深刻。她“控诉”了妈妈总是拿她和“别人家的孩子”——她的学霸女闺蜜作比较,而且从来看不到她的努力。

面对景颐同学的内心的不满,妈妈也有话要说。妈妈其实觉得女儿很棒但是!重点是这个但是!(前方高能,景颐妈妈开启了唐僧模式)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你要做到事半功倍。”

“妈妈是比较客观的。”

“我认为你要不受点打击,你会有点飘。”

“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

璟颐听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种打击式的教育,在中国并不少见。短短两期看下来,有着同样烦恼的孩子,就不止璟颐一个。

成绩下降了就唠叨,自己好不容易把成绩搞上去,可父母看不到也听不到。

或者是因为自己成绩差,就没资格出去玩。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不懂事的,需要自己引导。父母们用“打压式教育”在孩子面前竖立权威,用粗暴的语言,强势的态度,敦促孩子达到设定的KPI,对孩子造成伤害却往往不自知。

前两天在微博看到一个新闻,大早上的没差点惊掉下巴。

新闻中采访的这个女孩,与我同年,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语专业,拥有文学学士学位。按照常理来说,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接下来等待她的应该是很顺利的职业生涯。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她有一个性格强势的妈妈,她妈妈为了阻止她去外地工作,就藏起了她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若是在本地找工作面试,妈妈会带着证件一起前往。如果是去外地找工作,妈妈则一律不给证书。因此,当事人多年工作并不顺利,今年30岁,她决定辞职参加高考。

据当事人说,她妈妈性格比较强势,她从小就跟妈妈没怎么沟通。妈妈不让她做什么就是不让。包括学跳舞和化妆,也都是她偷偷的瞒着妈妈,在爷爷奶奶的支援下才有机会学习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跟我一样,由最初的惊讶到愤怒,真是恨不得有机会可以跟她妈妈,好好理论理论。

有一个性格强势的妈妈,真是为人儿女的不幸!

母亲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源头,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最大来源。与母亲的关系,代表着你与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关系。

很多人都知道,母亲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个强势的母亲对于家庭来说却是毁灭性的。

妈妈强势,儿子懦弱,女儿霸道。这一点在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表现的则更为突出。

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首先来自父母,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儿看到母亲这样,她自然认为女人就应该这样霸道。而儿子看到父亲的样子,自然会觉得男人就应该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听话。

于是,女儿模仿母亲,儿子模仿父亲,所以,哥哥胆小,妹妹顽劣,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结果。

当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妻子喜欢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时,她其实也等于把这种嘲笑和奚落同样甩给了她的儿子,所以,强悍的妻子,必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她越指责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儿子也就越懦弱。

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变成强悍的女儿,当女儿反抗母亲的专制时,女儿也在偷偷地继承母亲的这种专制,并会顺理成章地带到她将来跟她女儿的关系中。

由此可见,强势的母亲,对整个家庭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个好妈妈,影响家庭三代人!

有的妈妈会说:“我也想做一个温柔善良浑身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妈妈啊,可是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还有的妈妈则是:“已经习惯了,总觉得搁不下老脸,夸孩子的时候也特别不自然……”

“语言打击”已经成为许多人根深蒂固的习惯,所以,要想让语言发挥正向能量,必须掌握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小技巧。

  • 多微笑

微笑是一种强大的情绪能量,它不仅通过表情传达,也会通过声音传播。据说,人在接电话时,听声音就能够知道对方是否面带微笑。

青榄君有一位在电台做主持人的同学,他说:“声音是人的另一张脸,带着微笑去说话,你的声音也会更有感染力。所有主播在入行的时候,首先要训练微笑着说话,因为只有这样的声音,听众才会听得进去,并接受你的讯息。”

微笑不仅给听话的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同样一句话,微笑着说出,和板着脸说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丈夫回家晚了,妻子皱着眉头说:“怎么又回家那么晚?饭菜都凉了!”或是妻子微笑着道:“怎么又回家那么晚?饭菜都凉了呀!”丈夫的感受肯定大相径庭。

再比如,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妈妈恶狠狠地说:“玩玩玩,就知道玩!作业写不完,别想出去!”或是妈妈微笑着说:“怎么就知道玩?作业没写完,不可以出去哦!”

试想,孩子听到哪句话会更容易接受呢?

  • 多共情

“很多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没有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句话大概是很多中国孩子的心声。

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孩子在与“父母沟通”、“同伴交往”、“教师交流”三者中,存在问题比例分别是10.6%、7%、3.9%。

也就是说,孩子与父母沟通时,问题最大,远远超过了孩子与同伴、老师的沟通。

一项《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则显示,父母对孩子在“情绪情感关注度”一项,只占整体关注度的12%。

璟颐在台上被妈妈“怼”出眼泪跑下台,闺蜜赶紧抱住她,一边替她擦着眼泪,一边说:“别哭了,我都心疼,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共情和安慰,同龄人能做到,傲慢的家长们却做不到。

孩子跟你倾诉,他们只想要理解和认同,而并不是要你谋划策或是批评。所以,家长要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这不仅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也促进了亲子之间感情的连接。

很多时候,一句“我懂你”就胜过千言万语。

  • 多从小事夸起

当主持人让璟颐妈妈快速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时,妈妈连第三个优点都犹豫了半天。

璟颐听到后,也并不开心,说:“妈妈每次夸我就只有这几个。”

一个国际学校的老师告诉孩子们的家长:不管怎样,多鼓励孩子,每天如果说不到10句鼓励的话,那做父母的就没有尽够责任。

一天10句鼓励的话?很多家长会纳闷,有那么多值得鼓励的事情么?还真有,只要你不介意这些事情有多小的话。

喵七有一个好朋友,特别会做饭,她回忆说,从小学开始,母亲就让她放学回家帮忙煮米饭,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淘米,并插上电。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已经做好满桌丰盛的菜肴,她却惊叹道:“哇,这个米饭真好吃!你放的水怎么做到每次都这么合适呢?不像我每次煮,不是水多了,就是太干……”

总之,母亲会找各种理由夸赞她。

直到成年后,她才发现,当时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的事,都不过是任何一个成年人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事情罢了。母亲的夸赞,却让她信心爆棚,现在,她已经是一名事业家庭双丰收的知名写作者。

再小的鼓励,聚沙成塔,就是孩子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 多等一会

孩子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性格。很多妈妈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们也不想吼孩子,可是脾气上来总忍不住。每次吼完孩子后,又后悔得要命。

当你感觉快要忍不住开吼的时候,不如多等一会——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你可以迅速离开那个让你生气的地方,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放松,深呼吸,或者走到厨房,喝一杯凉水,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再去跟孩子说话。

简单的“等一会”,很多家长试过以后都说有效。因为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按照倒英文字母U型曲线自然发生、发展、结束的,只要你能给自己几分钟的独处时间,让情绪曲线走完,就会快速恢复平静。

情绪曲线图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所以,别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对父母来说,爱孩子,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但愿每个妈妈,都能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反思和成长,若自己有性格强势的弱点,能认识到不足,多学习,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

让家里多一些民主和尊重,和孩子之间多一些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无条件的爱和自由中成长!

(点击图片即可预览)

编辑 I 喵七

内容来源 I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