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房是爸爸的宝地,密密麻麻的书排列得整整齐齐。奇奇喜欢去书房里玩,在高大的书架里面穿梭,像是在捉迷藏;而且奇奇特别喜欢爸爸的画册,经常几大本一起抱出来,放在地下翻看。
书房一般人可不让进,但是奇奇是爸爸的心肝宝贝,有自由进出的特权。父子俩还约法三章呢:奇奇拿了什么书看,一定要放回原位,不能乱丢在地上,否则下次就不能进来了。
今天,奇奇从书房里哭着跑出来了,一边擦眼泪,一边哑着嗓子喊“妈妈”。原来奇奇已经是第三次犯了错,这次还撕坏了爸爸的一本画册,爸爸就骂了奇奇,让他出去反省。
妈妈看着眼泪汪汪的奇奇,非常心疼,马上抱在怀里:“奇奇不哭,爸爸那么小气,我们不理他了!不就是几本书嘛,妈妈帮你买。不哭了,我们去吃奇奇最喜欢的小蛋糕好不好?”
2
对于孩子做的同一件事请,父母两人意见不统一,会让孩子困惑,无法很好地形成是非观念。
家庭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孩子都是在家里的潜移默化中学会的。通过一次次被批评和被表扬,孩子的是非观念得到强化,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
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在孩子面前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夫妻吵起架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方都振振有词,每个人都理直气壮,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谁说的才是对的。
最重要的是,父母两人的观念分歧不要直接展示在孩子面前。
对于孩子在一些原则性问题或者道德品质问题上的看法,夫妻俩可以先私下商定好,得出一个共同的应对态度,再一起和孩子沟通。这样做,可以避免干扰孩子的判断。
夫妻俩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其实也没什么关系,温和派和严厉派是可以在一个家庭里面兼容的,只要别在自己和孩子单独相处时给对方拆台就可以。
比如刚才书房里的那件事,当奇奇在爸爸那边挨了骂,跑来投奔妈妈的时候,妈妈首先应该肯定爸爸的原则是对的:“书本不可以乱撕,你要听爸爸的话哦。下次奇奇看了书乖乖放回原位去,爸爸就不会生气啦,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嘛。”
然后再说爸爸的不对,“但是爸爸也不对,怎么这么凶,妈妈回去会叫爸爸改改他的臭脾气的,好不好?我们去吃奇奇最喜欢的小蛋糕吧。”
这样,既安抚了孩子,又没有让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功亏一篑。要防止白脸和红脸切换太快,而让教育效果互相抵消的情况出现。
3
父母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如果长期暴露在孩子面前,会对孩子的道德培养非常有害。孩子很可能变成一个很会看脸色,见风使陀的人。
小孩子经常被亲戚朋友问到一个问题:“你和爸爸比较好,还是和妈妈比较好啊?”或者是问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样类似于玩笑的问题,其实也反应出一点——在孩子心里,和爸爸的关系,是相对独立于和妈妈的关系的。
如果在家里,妈妈一直比较严厉,爸爸比较温和,总是哄着他,他可能什么事情都直接找爸爸商量。如果在家里,爸爸很强势,妈妈由于比较弱,意见总是得不到尊重,孩子就会很瞧不起妈妈,之后妈妈在孩子面前就毫无威信可言,起不到约束作用。
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干涉对方和孩子的沟通,不要削弱对方对孩子的影响力。当孩子在爸爸那里要求什么东西碰壁时,妈妈千万不要马上答应孩子,不然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知道妈妈比爸爸好说话。不要只顾着自己和孩子搞好关系,无意之中损害了对方和孩子的关系。
比较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告诉他,和爸爸之间的问题要找爸爸去解决,你自己要学着多和宝宝沟通哦。或者说,妈妈也不能单独决定,我去和爸爸讨论一下吧,好不好?
内容来源:亲子微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