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过一位叫做毛豆妈的作者分享的一个故事,印象深刻。
大概说的是,某国际幼儿园,精心地为孩子们组织了一次烧烤活动。
活动结束,老师们开始做总结。
论及需要改进的“问题”,老师们一致认定,班里个子最小的那个小男孩需要特别关注一下。
因为每次排队轮到他领取食物的时候,他都表现得很胆小,手臂缩着,眼神怯怯的,整个人都往后躲。
话音未落,一直在一旁略有所思的美国园长说话了。
她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老师们怀着不解的心情照做了。什么游戏?是复原了一下当时烧烤的情形,换老师们扮成孩子去排队领食物。
不过这位园长有一个要求:老师们必须半蹲着去领食物,而且抬手的时候,幅度不能太大,要确保上臂贴着身体,只用小臂去接东西。
哇,太难受了。老师们费力地半蹲着,费力地举起双手去接食物。烧烤架上滚烫的烟尘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要往后退。
园长这个时候说话了:
所以,老师们给这个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实在是不够公平。
园长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是不judge(评判)。
老师们听完这话全都沉默了。
而看完这个故事的家长全都忍不住泪目。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评判,实在遍地都是。
02
有这么一个小女孩,她钢琴学得还不错。
某场宴会上,正好有架闲置的钢琴。亲友们怂恿说,小姑娘,给我们来一曲吧!
小姑娘乖巧地照做了。
一曲毕,大家都觉得很赞,一边鼓掌一边喊:再来一遍吧!
听了这话,小女孩却哇地哭了。
大人们诧异起来。有人开始说,哎呀,这孩子胆子小了点儿啊,被吓哭了。
这时,一个大人很贴心地蹲到小女孩身边,边给她擦眼泪边问:需要帮忙吗?
小女孩睁着无邪的眼睛问: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大家要我再来一遍?
原来,大人鼓掌并要求再听一遍是出于鼓励和赞赏,孩子听到的却是惩罚。平时练琴,只有练得不好的地方,父母才会跟她说“再来一遍”!
那句“再来一遍”,对孩子而言带有太多负面感受了。当这样的一句话,从那么多人嘴里整齐地说出来,难怪孩子要哭了。
可是,我们习惯了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轻易评判一个孩子。
鲜少有人愿意蹲下来问一句:你怎么了?需要帮忙吗?
类似事情,在我家儿子身上也发生过。
那会儿儿子4岁。他和一个小伙伴一起玩沙子,玩兴奋了,俩人又是蹦又是跳。不小心那个小孩儿就摔了,哇哇哭起来。
我儿子看到了,一愣,然后开始哈哈笑。
人家家长就不干了,说:你这小孩没一点儿同情心啊,小朋友难受了你还笑?
我当时好尴尬啊,只好一个劲儿地赔不是。安抚好那小孩,讪讪地拽着自家孩子往回走。
路上我尝试消化了自己的情绪,抱了抱儿子,问:你刚才为什么要笑呢?
他憨憨地说:我逗他开心啊!
那一瞬间真的被小家伙击中。别人眼中的没同情心,却恰是孩子出于体贴而做的努力。
03
随意评判我们孩子的,当然不总是外人。很多时候,这个评判就来自我们自己。
父母往往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很爱他,断不至于这么随意伤害他们,其实不然。
我认识一位妈妈,很为她儿子的社会化问题担忧。她总觉得自己儿子“不敢跟人交往”、“内向”、“胆怯”。为了证明这一点,她特意搜集了一堆证据给我。
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小细节:
某天,她带儿子在小区玩,遇到一个小男孩正哇哇哭。儿子就让妈妈去握小男孩的手。可妈妈拒绝了,她说,这个举动会显得很冒失的。
儿子坚持要求妈妈去安慰小男孩。见妈妈不同意,发起脾气来了,带着哭腔连声喊:你去,你去……
这位妈妈跟我说:
完全错了。
孩子的行为在表达什么?他不是正在向妈妈说:我想去结交新的朋友;可是这个小朋友在哭,他很伤心啊!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妈妈你能帮助我吗?
能够对他人的悲伤感同身受,这分明显示孩子有很好的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恰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有问题的其实是妈妈。妈妈本人才是那个对人际关系存在焦虑的人。去靠近一个陌生人,她心中是有恐惧的。安抚一个弱小的孩子,她也有无力感。所以,这些情绪和感受原本都是妈妈自己的。
但是正因为妈妈自己被这些问题困扰,才会在孩子社交时表现的不够好时,心中禁不住波动起伏,并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去评判孩子的各种“不是”。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和贴标签行为,都是这种有伤害意味的评判。
评判多了,孩子可能真的就一点点成长为父母所担心的样子。
04
我们通常认为,大人就是比孩子更加英明神武的存在。“孩子嘛,懂什么。”
我们经常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将孩子看成不完善的、有待调教的小动物。
不仅如此,我们还常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去“矫正”孩子:你应该这样,你不能那样,听我的,没错!
这中间有太多的盲目自大在里头。
说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井底之蛙,只是井口宽窄不同,以及井的深度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的,也只是自己头顶那一块天空罢了。
我们对很多事物都没有了解的很清楚,何况对于一个独特的、鲜活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
我们有太多对过往的恐惧感,对当下的沮丧感,以及对未来的焦虑感。正是这些感受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对待孩子的态度。
很多父母正是怕自己所深爱的小孩受到伤害,才会恨铁不成钢地给他们贴上标签,或者严厉地说:不可以这样做,只能那样做;这样做是好的,那样做是不好的。
我们想替孩子制造一个跟我们差不多的井,这样我们才觉得安全,可控。
然而,孩子来这世上,从来不是为了复制一遍我们的人生啊。
如果真的爱孩子,请允许孩子走出我们的那口井,去过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而要做到这一点,父母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就是克制我们对孩子的评判。如同那位美国园长所说的:Don’t judge。
不要轻易给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下任何的结论。
接受孩子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所有问题,随时准备蹲下来,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担心,但请明确告诉孩子,那只是父母的想法和感受,而感受没有好坏对错。
如果可以,鼓励孩子去接触更开阔的世界,但记得告诉孩子,你是他最忠实的粉丝,一直守候在原地,哪里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