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
似乎只有父母是不用上岗证的。
当年轻人陆陆续续步入家长的行列,
周围人会在耳边告诉我们怎么养孩子,
但却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
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我们国家喊了很多年,很多父母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不能落后其他孩子,所以劲全往孩子身上使。
识字、奥数以及各种兴趣班,不少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很多孩子的学习历程,几乎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有的孩子就是学不进去,家长甚至怀疑孩子的智商有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他自己的发展速度。一味的“抢跑”,不仅让孩子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还容易抹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知乎上有个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
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说: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是啊,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眼界三观,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轨迹。
如果真的有起跑线一说,那起跑线应该是孩子背后站立着的各具形态的父母。
孩子只用管好学习。
曾经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孩子成绩也一直在全校数一数二,生活不用他操一点心,唯一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搞好,但是孩子一毕业,各种问题就来了,不仅自理能力差,跟领导、同事相处得也不融洽。
家长很纳闷:“为什么一直引以为傲的孩子,现在过得并不好。”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怪孩子,而是父母只顾着孩子考了多少分、在班上第几名,忽视了孩子规则意识、良好习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其他方面的培养。
费尽心思为孩子准备饭菜,父母只关心孩子吃没吃饱,却没有教他有礼貌;
孩子在外面和人吵架了, 父母只知道包庇孩子,却没有告诉他交往的规则;
孩子见到长辈不理不睬,父母从来不当回事,甚至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
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一个只会考高分的孩子,而是一个在充满挑战和变化的社会中,渐谙世事、自立自强的孩子。
成绩好的孩子,未必真的优秀。
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
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
当孩子见到妈妈时总会说:
“妈,我饿了!“
“妈,晚上吃什么呀?”
“妈,我的衣服呢?”
“妈,你把我书包哪了?”
当孩子见到爸爸时只会说一句话:“爸,我妈呢?”
一位父亲不被孩子需要,一方面是爸爸不擅长表达,不知道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建立亲密感;另一方面则是父亲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身边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
中国传统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养育孩子几乎成了妈妈的一个人的事,像亲子阅读、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妈妈们带着孩子参加。
但实际上,再全能的妈妈,也替代不了爸爸。
对男孩来说,他们第一个认同的男性榜样就是父亲,对女孩来说,爸爸不仅影响着女儿的择偶观,还影响着女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
带孩子运动 、适度冒险、讲规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等,有爸爸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很多爸爸经常以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来推卸照顾和教育孩子。
其实,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并不会花爸爸们太多的时间,只要做一点点改变和抗争,比如下班抽一个小时陪孩子,对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事。
只要有心,无论多忙,爸爸们都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会变好。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帖子:
亲戚家四年级的熊孩子从后背狠狠推了怀孕四个月的嫂子,当问大人问熊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满不在乎的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有流产。”
有些熊孩子,真的已经不是一句“还小,不懂事”可以形容。
很多父母常说:“树大自然直”,意思无论孩子现在多皮,等到一定的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常常成为大人纵容孩子的借口。
长大了,孩子就真的变好了吗?
我遇到许多无助的父母,孩子大了,出现诸多的的行为问题,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孩子学会明辨是非的机会,被父母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孩子小,调皮、爱玩、爱闹是天性,不能分清是非对错。但也正是因为小,可塑性极强,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12岁前,父母对他们的自私、蛮横、无视规则、任性无限纵容,恶习只会愈演愈烈。
趁孩子还小,有些道理请早点跟他说清楚。
同伴冲突是爸爸妈妈经常会问到的话题。在接触了很多同伴冲突的案例之后,我们发现“被欺负”像一个魔咒,让一些孩子经常处在这种困境里。
有位妈妈一上来就和我说:“我儿子是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很老实,在托班很容易被出挑的小朋友埋没掉,在学校受欺负就憋着。我从他回来告诉我的过程里,隐隐约约感受到他的自卑心情。”
还没有开始说具体的事情,妈妈这一大段铺垫,就向我传递了很多信息
——我的儿子很脆弱,内向老实,被伤害了不知道怎么反击。(一些负面固有认知)
——我很着急,心疼。
那孩子遭遇了什么事情呢?
妈妈继续:“我儿子说,今天一位挺要好的小朋友,把颜料甩在了他脸上,也没有说对不起。我就说,没关系你不要太在乎这一点,有可能他没有看到你。然后我儿子说,不是的,他是面对面,看着我,正对正甩过来的。
妈妈听到儿子的诉说,本能反应是“小事化了”,假设了对方不是故意的,但当孩子说面对面看到我的时候甩的,妈妈开始重视了。
通常,我们可以用一些开放式提问,来“还原现场”,比如:“他是不小心的吗?你们当时在画画?当时他说了什么吗?之前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不高兴了吗?”
可能一两句,既了解了一点事实,又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切;而不是直接说没关系,孩子本来要说的话就一下子被堵住了。
一个内心常有委屈的孩子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及时给予适当关切,就是最大的安抚,然后根据严重程度走下一步。
妈妈说,我当时一听对方很可能是故意的,我就告诉儿子:“你可以声音大一点说:某某某,你甩到我了,要求他道歉,如果他没理会,你就告诉老师。因为如果你第一次退缩,别人会得寸进尺。总之要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情,你是伤害到我了!”
我肯定了妈妈的第一个做法:大声表达立场,描述事实,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表达不满和生气。
可以要求对方道歉,但如果对方不道歉呢?
很多大人和孩子都卡在这里,如果对方不道歉,甚至毫不在意继续高高在上欺负我,那我们肯定会更愤怒,但仿佛又拿对方没辙,我们就会让孩子去告诉老师。或者有些父母会让孩子打回去,以牙还牙。
那么老生常谈的话题来了:
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我猜,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的父母,一定不是“会教还手“的父母,否则,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会问这个问题的父母,也许内心时常有冲突:
- 好想愤怒反击 VS 又觉得反击不对;
- 好生气 VS 又怕打不过;
- 好委屈 VS 又怕受更大报复;
- 好想文明沟通 VS 又发现总被不文明对待……
到底我们要如何应对“被伤害”?
当我们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时,终极答案也许是:
不向“受害者”身份认同,
而去找到更舒适的“心理社交地位”。
不向“受害者身份”认同,而去找到更舒适的“心理社交地位”。
什么是“受害者身份”?就是无论你是否还手,你都觉得自己“无法拒绝伤害”。
觉得自己处在且总是处在“被伤害“的地位,唯一能让你“免于伤害”的办法就是对方不再伤害你。
所以,“受害者”的情绪遥控器,是放在别人手里的,除非你们不再对我“施害”,我才能好。
对于“我是否受伤害、受了多大伤害、什么时候能好”这件事,完全是由你们决定的,我个人没有评估伤害、否定伤害、拒绝伤害的能力。
因为,和你们相比,我太弱小了,我的反抗太弱小了,他们都不听我的,不跟我道歉,我告诉老师,老师有时帮我,有时连我一起训,更何况,他们还是不道歉,或者不由衷道歉,还会欺负我,我总要求他们改变对我的态度和方式,但他们却总不改。好生气!好委屈!
那什么是“心理社交地位”?它不是一种现实地位,“你是班长我就怕你那种“,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地位”,总能站在“主动方“寻求权利,能够拒绝和放弃“不尊重自己的人”。
不容易被欺负的儿童,感到愤怒就大声反击,但很快恢复平静,不会觉得耿耿于怀,甚至自己是受害者,因为已经用某种力量反击过了;
感到对方打不过,恐惧时,也不会愣头青还击,自然是哭泣躲远一点,但内心是可以占在主导地位的,就是:“是你不对,我不跟你玩!”而不是“你好恐怖,我太弱小,只能我逃跑。”
——是拒绝、放弃别人?还是委屈、逃跑?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心理社交地位。
以下是给到父母的一些具体建议:
1.当孩子告诉我们类似“被欺负”的事情时,第一时间保持好奇,问开放式问题,尽可能“还原现场”,尽量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后,再评估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避免直接说:没关系,别放在心上。只有委屈感受被父母看见,孩子才能感觉好起来。
2.避免夸大孩子“受伤体验”,更要避免使用“你被伤害了”“你被欺负了”“他伤害了你”“他故意欺负你”,这样带有明显指向性的词。
转换成描述情景和情绪的共情短句:“你当时很不高兴”、“你没想到他会那样,有点突然,有点疼”、“他没有说道歉,你感觉他是故意的”、“你要求他道歉,他却做了鬼脸,你很生气“等。
可以向孩子解释:如果这个小朋友经常这样做,一定是他内心经常不高兴,他控制不住要这样对别人,不是针对你,如果你不上钩,他可能就去惹别人了,就像钓鱼一样。
3. 常规的引导是:
1) 大声表达自己的立场——“你甩到我了!很疼!请你跟我道歉。”
2) 如果对方不主动道歉,且还这样,我们就要加大气势预告自己会反击——“你已经第二次弄到我了,如果有第三次,我会还手的!还会告诉老师!“
3) 如果对方还是不道歉,甚至变本加厉,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时候,如果你太生气了想还击,哪怕这时候你动手了,妈妈也不会怪你。如果你不想还击,或者你有点怕,你觉得你打不过他,你不还手,妈妈也不会怪你,你可以去告诉老师,或者可以选择“离他远一点”,不跟他玩;默默地离远一点,或者表达你的拒绝。“
4) 是否还手,由孩子自己决定。因为我们充分相信孩子知道“动手是不好的行为“,我们的责任当然是:引导孩子用语言沟通,但再三沟通无用的时候、必要的时候,允许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本能的还手冲动。
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控制自己的言行固然是教育的方向,但孩子的世界,不能因为“气急了还手“,就被上纲上线;
否则,孩子就会过早成为一个克制的小大人,更可怕的是他用“只能动口,绝不动手”去要求别的孩子,那势必会和“只喜欢动手”的孩子杠上。
这种“欺负与被欺负”的互动模式,才是我们要警惕的“被欺负”的根源。
4. 可以要求对方道歉,但不强求,因为要求道歉是我的事,道不道歉是你的事。
我可以决定的是大声反击,要求你道歉,如果你不道歉,我就知道,是你不对,我改变不了你,我可以改变我自己的态度,就是离远一点,表达“拒绝和放弃”,建立让自己舒适的“心理社交地位”。
5.告诉老师,这件事,可以做,至少表达一定程度的震慑力。
但不是任何事都要告诉老师的,否则会被贴上“喜欢告状”的标签,也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你帮不了你自己“的观念。
父母要做的是,告诉孩子:自己先用上面的办法保护自己,再根据“疼痛和受伤部位“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告诉老师。
比如,如果是非常疼、疼到想流眼泪了、出血、肿了、挪动不了,或者撞到头、眼睛、肚子等,就必须告诉老师;
如果只是一点疼、碰了一下肩膀、撞到你但你很快能爬起来等,这样的就可以自己处理。
在冲突的当下,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对方是谁,有本能的反应,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当下的反应,优化他的处理方式。
柔弱一点的,心理上给点力量;强悍一点的,行为上明确界限,言语上加强引导。
比如,一开始提到的这位妈妈告诉我,他的儿子当时选择默认了,因为上次也被这个孩子抢了粘纸,也没有还手,也没有告诉老师。
于是,妈妈就用了上面建立“心理社交地位“的方法,帮助孩子选择了“更自由更自主”的方式,向外界传达:
我不是受害者,我没有那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我可以选择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我有能力选择。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被大人尊重对待,
只有“没被大人欺负过的孩子“,
才不会被孩子欺负;
只有“没被大人欺负过的孩子”,
才不会去欺负别的孩子。
*文章来源于金宝贝儿童成长教育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