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又疯狂的四岁

作者:赵博士养育咨询室 07-18阅读:2531次

问题

有位妈妈跟我说,最近觉得儿子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春节过后还差2个月4周岁,上学期上小班,因为大多数孩子年龄都2岁半左右,所以开学后转到中班。上学期期末妈妈跟孩子说过几次,告诉他因为他年龄大,所以要到一样大的小朋友的班上。妈妈带他到新班参观,孩子说教室很漂亮,当时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现。

现在转中班一个多星期,孩子还没结识固定的新朋友,在班上表现得比较文静。在家里和小朋友玩得很疯,不像以前那样爱说班上的事。但最近很奇怪,觉得拿他没辙。

比如上幼儿园晚了,妈妈说要迟到啦,儿子说迟到没关系;在幼儿园吃饭慢要老师喂,妈妈说吃饭快的小朋友很棒,还可以帮老师做事。孩子说他的能量不够,所以吃饭总是很慢,帮老师做事的小朋友才不棒呢……

现在有时候会突然给妈妈讲小班的事情。这两天早上非要妈妈煮鸡蛋给他吃。妈妈问为什么,他说以前小班的小朋友就带鸡蛋到幼儿园吃。

这孩子到底怎么了?是转班造成的吗?该怎么教育呢?

回答

环境发生了一些改变,孩子在适应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就会很容易应对这些问题,掌握好教养的尺度和技巧。

四岁孩子的适应能力

首先,母亲很细腻地考虑到孩子适应的问题。在换班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几次跟孩子提起换班的事情,还带着孩子去实地参观将要进入的班级,为孩子做足了换班的心理准备。

从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儿童要在幼儿园生活中获得一定的适应能力。3岁儿童入园一年间,要在帮助下能够较快地适应集体生活;中班4-5岁儿童,能够较快地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比如换了新老师能够较快适应;大班5-6岁儿童,能够较快地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

而孩子尚未满四周岁,基本属于中班前期阶段。此时孩子出现一些小小的不适应,或是有些超出我们的想象,是很正常的。毕竟,孩子的适应生活不会像任何电视剧脚本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会有很多突发状况发生。但要相信一点,孩子的适应有很大的弹性,他们的心智发展使得他们将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身边的一切。

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生活的连续性。即不要因为孩子进入新环境,就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完全忘记以前的环境,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班级中,很多时候孩子对以前生活的念叨和重复,是在对过去生活的回顾,而回忆本身已经说明孩子在进行忘记,新的生活正在促使他形成新的记忆。回忆过往有助于孩子应用以往的适应经验来应对新的环境。

“神奇疯狂”的四岁

四岁的孩子,相对于相邻的三岁和五岁来说,思维发展速度要更快一些,所以被有的心理学家称为“疯狂的四岁”或是“神奇的四岁”。

神奇是指他们此时的发展突飞猛进,前所未有。四岁的孩子正在发展着“心理理论”,他们能够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并且依据这种理解对别人的行为加以推测,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年龄尚小或是没有获得这种能力之前,孩子就很难表现出适宜的社交行为。

比如孩子收到自己不想要的礼物时,不会体谅对方的感受,很多时候会撅着嘴来拒绝玩具,表达自己的不满意,更难于表达谢意。

疯狂是指他们的想法像火山一样喷发,不可抵挡,想法来得快也去得快,而且数量多到惊人,想法“怪异”和“不寻常”也超乎想象,令很多成人费解。他们还会生出很多自己的逻辑和解释,自圆其说。因此,在与四岁的孩子进行交流时,成人会更多感到突如其来和应接不暇。

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更多自己的逻辑和想法,但又不像五岁时能够接受和遵守一些道德和规则,所以表现出主动性很强,想法多,层出不穷,有时他们甚至没有精力和能力接受他人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的大脑太活跃了,无暇顾及他人,只会沉浸和满足于自己幻想当中,但又非常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关注亲子沟通的双向性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有时会觉得孩子有些小逆反,经常不按照我们劝导他们的思路进行思考。如你说晚了会迟到,他会说迟到没有关系。于是家长觉得很挫败,因为自己的话语完全失效,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也没有任何不对,是否迟到对家长来说很重要,但对孩子来说,他们未必在乎,他们只是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而已。

亲子沟通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沟通的双向性。双向的沟通才有效。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任何一方发起讨论,彼此都要认真倾听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与孩子沟通中,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们的情绪。父母最好的做法不是滔滔不绝地对着孩子说,试图让孩子接纳和认可自己想法,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尚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顺着他们的思路想问题,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父母过度关注自己的诉说,忽视孩子的表达,或者当孩子对自己的话题和逻辑没有兴趣时依然希望孩子洗耳恭听,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啰嗦,沟通很乏味,长此以往终将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

调整教养的焦虑心态

大多数父母是第一次带养孩子,不免有些紧张和焦虑。孩子稍有一些超乎自己意料的情况出现,便会担心,唯恐自己哪些教养行为不恰当,延误或是影响了孩子的发展。为人父母的这种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确实不要因为孩子的到来,成了自己额外的重担。就像文中最初这位焦虑的妈妈,只要跟着孩子一起讨论就好了,用不了两个月,孩子就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班级和环境。

孩子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和挑战,有时父母甚至会质疑:为什么要有孩子呢?其实,养育孩子,是我们父母自己再次成长的好机会。

有了孩子,我们会再次投入好玩的游戏;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是唯一正确的;我们会变得更加宽容和有耐心;我们更善于应对层出不穷的突发状况,我们会变得更加从容和镇定;我们会变得更加有智慧,因为我们要时刻跟孩子互动交流,“斗智斗勇”。 因此,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未知,要持坦然的态度,不要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因为过于焦虑不仅不利于我们给孩子提供高品质的教养,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我们自身,乃至整个家庭的相处氛围,使整个家庭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陷入紧张的恶性循环。

世界上根本没有最完美的养育,只有最适合最默契的养育。不同父母给予孩子的教养和引导,往往是不能复制和重复的。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养育之路。养育从根本上说,是与孩子的相处,相处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场需要一辈子享受和体验的艺术盛宴。

-END-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赵博士养育咨询室」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 一起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