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志亮
本文由:钱志亮工作室(qzlgzs)
2004年,北京高校某实验小学发生了一起一年级家长打学生的案件:
其实,这个男生就是典型的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情感是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喜、怒、哀、乐都是人们情绪情感的表达形式。
它对智慧的发展、德行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如同阳光、雨露。
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绝不能忽视对儿童健康情感的培养。
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互动情境中正确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成人的情绪表达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让人理解的,但儿童受认知水平和言语发展水平的制约,要以准确的语言表达情绪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在任何年龄阶段都能学会“情感语言”,但是它和其他语言一样,最佳的学习时期仍是在儿童时代。
因此,在幼儿期开展情绪表达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情绪表达能力对幼儿的认知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积极的情绪表达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消极的情绪表达如恐惧、痛苦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人们常说:“孩子是凭兴趣做事”“儿童是情绪的俘虏”,“高不高兴”“愿不愿意做”,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极大。情绪直接支配、左右着儿童的行为。
其次,情绪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的情绪表达直接反映着幼儿的处境。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
幼儿通过情绪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移情维护同伴关系等。
最后,情绪表达能力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的情绪表达对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容易激怒,有的幼儿多愁善感,这些与他们平时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很大关系。
如果儿童情绪表达方式合理,情绪状态良好,将会促进幼小衔接的过程,心理上的接受和适应比什么都重要。
它决定了儿童能否很快的适应新的集体,投人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反之,消极的情绪表达和状态将会阻碍幼小衔接的过程。
那么,怎样来培育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呢?
01
心境引领,培养幼儿审美、感知美的情绪状态
孩子的世界是美丽的,带着无限的憧憬。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幼儿诗性的智慧,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感受美、体会美、表现美。
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提升心智。
02
品格塑造,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文品质
幼儿的情绪品格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形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心理品质的成长。
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臂膀,这是幼儿积极情绪的根基。
在幼儿园的一日教学中,我们倡导“古为今用"的幼儿生活、卫生、待人接物的传统礼仪习惯,开展全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并习惯与礼仪教育的研究覆盖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见面如何问好,如何文明进餐,如何蹲守集体生活的秩序,到具体如何摆放午睡中脱下的鞋、衣物,如何管理自己的书包等细节。
进一步规范了儿童乃至老师们的言行举止,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了幼儿的人文品质,让幼儿园充满和谐、温馨的情境氛围。
03
培养幼儿自我赏识、进而学会欣赏他人
自我接纳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乐成者的心态。
一个懂得自我欣赏,自我接纳的孩子,他的思想也是积极向上的,消极情绪就会减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以良好的状态来面对和解决。
一个学会自我欣赏的孩子还要学会怎样去欣赏别人,发现同伴的优点,这样有利于增加同伴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减少矛盾。
幼儿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是很重要的,如开展“我能、我行、我最棒”“我要向×××学习”的演讲会等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04
在游戏中关注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他们在游戏中模拟社会化的场景生活,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父母与孩子、老师和小朋友等。
此时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一顰一笑都是真情流露,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是深刻的主体性体验。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情绪情感变化,积极参与幼儿游戏,发现问题及时以适宜的方式解决,帮助幼儿调节情绪。
05
引导幼儿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开心时会笑,生气时会噘嘴,难过时会哭泣。但是有的情绪是很复合的。
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阶段理论”和普纳的“心理理论”都指出儿童是以自己的想法推及他人的,因而当他们有某种情绪反应时想当然的会以为同伴能知道并理解。
这就是孩子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孩子具备情绪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开展“说说我的心情”讨论会,在班级中开设心情区等。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消极情绪,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把情绪表达出来很重要。
“说出来”的方法为幼儿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所以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06
家庭关注幼儿情绪表达的能力
一般来说,幼儿在家庭中,尤其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达其情绪和情感,不论愉悦还是忧伤,高兴还是愁闷,随时随地都会表现出来。
这说明某种程度上儿童在家庭中其情绪是不受抑制的,是自由奔放的,原因就在于特殊的家庭情感氛围。
人们经常会到这样一些情况,即孩子常因一些琐屑小事而跟父母过不去,大哭大闹,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生活和自然感受的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家长还要学会妥善处理幼儿的消极情绪。随着幼儿的成长,许多因素,如身体不适、恐惧、失望、陌生、愤怒或孤立无助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消积情绪反应,如哭叫等。
在态度上保持镇定自若的同时,应减少他们哭叫的频度和强度,有针对性的使他们的消极情绪好转起来。
积极创设机会,鼓励幼儿与人交往。父母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应鼓励足够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亲子交往。
利用一切时机与孩子进行目光、肢体或言语交流;给孩子充足的与其他成人、同伴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对周围人的亲近感、信任感,对周围环境和事件的可控制感;
积极创设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邻里串门等,支持、帮助幼儿在与同伴主动的交往(包括冲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智能,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原标题:钱志亮: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从这6个方面做起
编辑:刘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