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着老公去别人家做客,刚好主人家的女儿刚上完小提琴课回家。
这位父亲就让女儿给大家拉一首曲子,表演一下。小女孩半天也没有把小提琴拿出来,很明显,她不愿意面对一群陌生人表演。父亲看到却更加催促孩子说:
“快点,平时拉个没完没了,现在让你拉就磨磨蹭蹭。”
小女孩没有办法,因为怕父亲生气,还是很勉强地拉了一首曲子。
我忽然就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和这个小女孩一样会不自觉地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哪怕自己不愿意。
1
原来我们都被羞耻感裹挟过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和这个小女孩相似的经历,敏仪妈妈也不例外。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长就会让我当众表演一个才艺,稍有不从就是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来表达他们对我的失望。
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学习很好也很刻苦,每次都是班里的前三名,年级上也是名列前茅。高三总复习前的一次月考她考砸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在那个阶段,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都会出一套比较难的题,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够受点“刺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好好努力,所以整个学校里没考砸的学生才是少数,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都说,回去不用责怪孩子。
但对于我的这个朋友来说,这件事却不是这样的。她的父母并没有骂她,但是每天都会跟她说:
总跟你说要认真、仔细,不知道你都听到哪里去了。
这次考试不是也有考好的人吗?还是你不够用心。
于是她就更加努力学习,还没开始总复习就把自己逼得在操场上失声痛哭。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学习刻苦努力的女孩子,其实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她想学画画,甚至曾经得过非常好的奖项,老师说她非常有天赋,但是家里人不同意,觉得画画是不务正业。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委屈自己来满足家长的期望呢?因为会有一种羞耻感。▼
这种羞耻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期望,从而产生一种愧疚感,并因此做出改变,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转而去满足父母的期待。
常年这种羞耻感裹挟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大学有个朋友叫做玥玥,她从来学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就算这种请求对她来说有些困难甚至她自己不想去做,她也很少会拒绝别人。
用她的话说,拒绝别人会让她产生一种愧疚感,觉得自己没能帮上别人很抱歉。有时候她也很不想答应别人不合理的请求,但真正能说出口的拒绝屈指可数。
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格森·考夫曼的《羞耻:关怀的力量》中有句话:
羞耻感是一种尊严被伤害、觉得自己被击垮、有罪过、不如人、与人疏离的感觉。这是一种远远比内疚更加负面且具有杀伤力的情绪。
2
被羞耻感渗透的人生
人会有羞耻感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会觉得羞耻,所以我们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对别人造成影响。
心理学家Daniel Goleman也说:
一定程度的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羞耻已经开始影响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自己价值多少的基本想法,它就是危险的——这也就是病理性的羞耻(pathological shame)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罗盘对应理论。▼
它将人感到羞耻之后的反应分成四种:逃避、退缩、攻击他人和攻击自我。
病理性的羞耻感大多就是从这四种反应中产生的。
我的高中同学虽然没有被父母指责或者打骂过,但是她的梦想却被父母认定为不务正业,在羞耻感面前她选择逃避,所以高中同窗多年,她从来没有在人前展露过自己在画画上面的天赋,也再也没有拿起过画笔。
这种羞耻感的来源并不仅仅是打骂,还有父母看似随意却带有指责的话语。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为什么你这么不听话?”
“我们家孩子干什么什么不行,可愁死我了。”
“她画得那两笔画,以后能有什么出息,还不如好好上学呢。”
在不经意间,父母看似没有干预孩子的任何选择,但一个带有鄙视的眼神,含有不屑一顾态度的鼻音,却在一次又一次就利用了孩子的这种羞耻感,裹挟了孩子的人生,让孩子变成一个对于家长来说,听话、懂事的孩子。
但这种听话和懂事的人生,常常不是他们想要的人生,就像玥玥一样,她并不想牺牲自己的大学时光去完成别人的请求,但这种羞耻感潜藏在她的内心深处,不能被别人用感激的目光看着,不能完成别人的期待,就会勾起她的内疚,让藏在她心底的“羞耻感”掀起惊涛骇浪。
3
别做被羞耻感影响的家长
不只是孩子,家长也很容易被这种羞耻感影响。
我女儿仪宝从小就非常活泼,总是没有安静的时间,精力旺盛的简直不像一个小女孩。她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也会有分离焦虑,但很快就融入了集体中,跟每一个小朋友都玩得来。
她入园没多久,幼儿园的老师就给我打电话,说仪宝中午不肯午睡,别的孩子都睡着了,就仪宝非要出去玩,连带着几个小朋友被她吵醒也不肯睡觉了。
我相信每一个妈妈被老师找谈论类似“全班孩子都如何如何,只有你家孩子不听话。”这种话题时,都会产生非常惭愧和丢脸的感觉。
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回家就要求仪宝明天必须午睡,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午睡,为什么只有仪宝睡不着?就算睡不着也要把眼睛闭上在床上老老实实地躺着。在不经意间,我就被跟老师谈话的羞耻感影响了我自己的原则,并且还要用这种羞耻感去改变仪宝。
泰戈尔说:▼
我不要祈求免遭危难,只让我能大胆地面对他们;
让我不要祈求痛苦的平息,只愿赐予我征服它们的勇气。
《皇帝的新衣》中,所有人为了逃避自己不聪明的羞耻感,都交口称赞皇帝的新衣。多少人小时候都希望成为直言说出真相的小孩子,长大后却都成为欺骗自己内心在路边鼓掌的大人。
作为一个妈妈,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拥有自己的人生,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自己的坚持、个性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