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那山成长营||沉沉的黑夜就是白天的前奏

作者:品质助学 08-03阅读:1539次

高 翔

江苏常州

目前是一名在职教师

去年担任中段戏剧营班主任。

今年家访组的一名志愿者。

聊起2017年的营会:

高老师觉得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

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孩子的陪伴者。

“我想所有去过那山的人

必将和我一样

永远都不会忘记

在夏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

我们相互陪伴相互成长”

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这个夏天,一个生命在影响另一个生命。

孩子和志愿者的爱是这个夏天最温暖的。

“生活在营地里

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接触

了解这些孩子

只有走进他们的家中

在观察、交流、倾听中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才会真正的了解一个孩子”

淳朴善良的烙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

也正是因为这些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使得每个孩子都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这些孩子所出生、长大的家庭,

被称为原生家庭。

这些被家访的家庭,

都有各自的困境,

而在这其中,

孤儿、单亲和残疾最常见。

在家访过程中,

让人最心疼的莫过于孩子自身的残疾和他们心理上承受的负担。

在这些孩子身上,

有着超越他们年纪的成熟,

越是家庭困难,孩子越懂事;

越是单亲的孩子越希望父母能有一个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港湾,

让他们不再孤独。

感谢这些经历让他们领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每一次去家访,

主人都会面带微笑的迎接志愿者,

可是每一位志愿者都知道,

在这微笑的背后,

藏着的是他们那一道道的伤疤。

“有这样一户人家,妈妈去世之后,

哥哥出去打工,小女孩住校,

爸爸身体不好,

每天在家面对的都是一个年迈的爷爷,

难免孤独,

偶尔出去打打牌,喝喝酒的时候,

村里就会有人跟那个小女孩子说

‘你看,你爸爸又不思进取了。’

女孩说

‘没关系,我知道他有时候会难过,我只要他开心就好。’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不管她是因为什么原因能说出来这番话,

我都是感动的。”

也许原生家庭带给孩子们贫穷,

但是也带给他们

有勇气面对过去一些痛苦的经验,

是困难过后的涅槃重生。

出生地不同,生存环境不同,

善良、淳朴,他们初心未变。

孩子回家的路,山的那边还是山

在家访过程中,

一定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关于家庭经济收入和孩子教育。

地震以后,

政府在教育上给出了八种惠民政策:

北川15年的义务教育,并且还有住宿补助、营养餐改善计划。

这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大山的孩子看到了希望,

即使是读书不用花那么多钱,

但是他们依旧艰辛。

“脚下的土是松的,

在翻越塌方的时候,

心里什么都没有想,

但是回头发现那是我离保险最近的一次。

那一条路,

真的是跨过山和大海.....”

一座座山,形成的小空地就是一个村;

一群群山,形成的区域就是一个镇。

一条条山脉,曲折的山路,

阻碍了孩子们的求学路。

“在7月中旬的北川暴雨中,

陈家坝的部分道路被冲毁,交通阻塞。

7月30日清晨,我们包车前往陈家坝进行家访,

临时新筑的石子路颠簸不堪,

尘土飞扬,

一辆辆渣土车在不停歇地运输滑坡产生的碎石。

7月31日早晨,陈家坝再度大降雨。

家访组前往贯岭乡的计划被迫叫停,

我们被安排返回营地,

沿途道路大面积积水,真是漂洋过海回北川。”

而孩子们呢?

孩子上学的时候人少,

只能选择转车,几经波折,

才能往返家里和学校。

他们背着大大的书包,

在一趟趟班车中辗转,

几经周转,

才能回到阔别一周的家中,

晚上在家稍作休整,

周日又需要奔波回学校。

就这样周复一周,年复一年。

而城市的孩子呢,

有条件的孩子都会选择走读,

路途较远的,父母则会接送,

或者直接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暴雨之前,

家门口有一条浅浅的河,

本来妈妈还能在河边洗衣服,

我还能在河边玩耍,

暴雨之后,

那条河已经漫过了桥,

我们出不去,被困在了家中,

我们家最后只有面条了”

这是被家访的孩子说的。

回程的路上,

暴雨,塌陷。

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久久不能平静。

对孩子过于成熟而感到心疼,

对老乡的热情感到温暖

.....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

孤立无援,步步维艰

但是我们要坚信,这困境最终一定会过去

越是艰难的日子,我们越要相信会有好事情发生

End

文字:张婧涵

图片:高翔提供、武书兰、黄倩荧

后期:寇英杰、王登元

编辑:张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