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孩子的性格怎么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08-05阅读:5538次

2012年,《纽约时报周刊》的编辑Paul Tough曾经写过一本书《孩子如何成功》,副标题是“坚毅、好奇以及性格的潜在力量”(中文翻译为《性格的力量》)。

这本书的初衷是指出当下美国教育的弊端,尤其是对认知能力的过分重视。他引用了大量研究指出,对于这一代的孩子而言,只教授数学和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那些在逆境中长大的孩子。

他认为,成功既不取决于天分,甚至也不取决于努力本身,因为努力只是一种现象,一个人之所以努力,与性格、动机、甚至成长环境都有关系。

作者总结了一个孩子获得成功的七个关键性格,坚毅、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乐观、热情和社交智商。不过,这些品质不仅仅是性格,同时也是技能,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

这些“性格”,或者说,非认知能力,听起来当然都很美好,但教得了吗?怎么教呢?

几年后,这位作者又写了另外一本书《如何帮助孩子成功》,就是进一步探讨这些非认知能力应该如何训练,或者培养。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不可能像教数学、语文一样,把一个孩子教得更坚毅、更乐观、更有自制力。

作者说,这些能力是孩子环境(家庭、学校)的产物。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家庭与学校的环境。

怎么改变环境呢?

作者是从压力的生物系统入手的。他解释说,进化赋予我们每人一个精细的应激反应网络,连接大脑、免疫系统与分泌系统(产生压力荷尔蒙)。在童年时期,尤其是童年早期,这个应激反应网络对于环境的变化高度敏感,如果它感知到环境中任何一点危险或者压力,大脑丘脑下部区域一个小小的回路都会释放压力荷尔蒙,将身体置于警觉,甚至高度警觉状态,呼吸加快,心率增加,血压上升等等。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压力机制是生命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因为它允许我们对危险做出及时反应。但长期而言,一个高度敏感的应激反应网络却会引发一系列心身问题,损害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从而损害他们的认知与情感发育。就认知而言,破坏的是大脑执行功能的发育,孩子的记忆、自控力、注意力、认知灵活性都因此受到损害;就情绪而言,则令孩子更难调节对于失望与环境刺激的反应,从而引发各种行为问题。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尤其是逆境中成长的孩子)的行为问题时,比如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控制情绪、拂逆暴躁等等,首先想到的是指责这个孩子的性格有问题,需要惩戒,而不是去反思这些性格可能是环境的产物,我们需要从环境中去寻找根源与解决方案。

比如亲子关系就是一个孩子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儿童在早期与母亲等重要抚养人的互动,不单单是是满足身体的喂养,更重要的是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便会感到被爱、安全和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一个孩子大脑中情绪控制、语言、记忆、认知等功能区域的影响极大。

就像童年早期的长期压力会给神经系统传递各种危险信号,警告他要时刻保持警惕,为一生的麻烦做好准备。童年早期的关爱与照顾传递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信号:你是安全的,生命是美好的,周围的人会爱,保护你,照顾你,你可以对世界充满好奇,因为它充满了惊喜……

所以,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安全与信任。而且,父母应对压力的方式也会成为孩子学习如何应对压力的模版。

再比如动机也是极重要的一个因素。绝大部分的父母和学校都喜欢采取奖惩机制,孩子表现得好,就给予奖励;表现不好,就罚站罚抄书。但作者说,奖惩属于外部动机,是行为主义流派的策略,更多的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基本上没什么效果,而且很可能起反作用。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真正驱动他的是内在动机,包括一个人的归属感、自主感、自我效能感。所以,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想触发孩子的内在动机,他要做的,不是给孩子念一本关于如何提升的书,而是在他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情境里(比如课堂组织方式、布置作业、评估等),让孩子感觉到归属感、支持与信心。

两位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L.Deci与Richard Ryan在1970年就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这套理论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自主感(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以及连接感(relatedness)。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很有价值的两点在于,第一是,它提出了性格不是遗传的,而是可训练、可培养的;第二,它将“性格”的道德层面抽离出来,不把“意志薄弱”、“没有自控力”看作是一个孩子的失败,而是将其转化为对一个孩子身边的成年人的挑战,如何塑造一个环境,让孩子的性格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作者关注的重点是那些逆境里的孩子(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压的家庭环境中、或者缺乏情感与精神资源),如何通过性格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人生成功的可能性。

但我想,这些经验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大概也同样适用。我的副业是读童书,有几本书我觉得是极好的阐释了Paul Tough关于性格/非认知能力培养的理念,甚至可以看成是实操案例,在此推荐给各位。

《市场街最后一站》:爱与视角

祖母带着孙子坐一趟公交车,终点站是市场街。看似再平凡不过的一个故事,但两位作者却将它变成了一则极为深刻的关于爱,关于发现美,关于如何认识和应对人生挫折的深刻故事。

小男孩羡慕别人的私家车,奶奶告诉他,他坐的老巴士就充满了魔法;小男孩羡慕着别人的耳机,奶奶却告诉他,你的对面就坐着一位演奏家。在广告铺天盖地的消费社会里,孩子们一个个无师自通,学会了如何索取更多,“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而这位老祖母提醒你,“你已经有了,你已经有了,你已经有了……”

美国儿童抗逆力研究专家安·马思滕(Ann Masten)曾经写过一本书《平常魔法:发展中的韧性》(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意思是对孩子来说,抗逆力其实不是什么童话故事里的魔法或者秘方,而是来自于一些很平常、很日常性的保护性的力量,比如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健康运作的大脑、动机等,都是影响儿童抗逆力最关键的因素。而其中认知、动机之类的因素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通过与成年人的互动,孩子才能由简入难,学会各种应对与适应的技巧,如何停止哭泣,如何调整行为,如何延迟满足、如何解决问题等等。

在这个故事里,祖母从未说教半句“你怎么这么贪心”、“为什么不能控制你自己”或者“你要学会感恩”、“你得乐观点”之类的大道理。她只做了两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第一是,爱。她的爱表现在每一个表情、动作、姿势与“宝贝”中。

关于儿童抗逆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来自风险家庭,但最终能够走出来的孩子大都有一位无条件接受他们的照顾者,这个人可以是亲生父母、祖父母、哥哥姐姐、或者某个类似导师的人物,他们与这位照顾者之间形成了强有力的情感联系。

这位祖母其实是本书插画作者克里斯蒂安·鲁滨逊以自己的外祖母为原型画出来的。克里斯蒂安·鲁滨逊就属于1/3出生于底层社会,母亲嗑药,是监狱常客,他和哥哥都是外祖母由养大,是她保证他们永远有一个叫作“家”的地方,也是她教他们如何珍惜,如何创造。

第二,教给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心理学家认为,抗逆力的核心元素之一是个人的认知。也就是说,你是把一个事件看成是创伤,还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所谓“创伤”,“创”是物理性的,而“伤”则是心理的,情感的。创未必一定造成伤。构成“伤”的是你对“创”的解读 。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抗逆力”,其实就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无法控制问题,但可以控制对问题的反应。就像列侬在一首歌中唱的,命运随时可以打乱你整个的人生(life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are making other plans),但只要你积极主动的应对,对人生就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一年前采访该书的作者,他曾经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事实是,无论你住在哪里,世界都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到处都是悲伤。在《最后一站市场街》里,我只是想说,在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上,你仍然有选择——你可以选择看那些丑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发现美好的一面。即使到故事结束,我不觉得小男孩是被彻底的改变了,他的奶奶只是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让他朝着美好的一面走了一步。即使日后他长大了,也许娶了美丽的妻子,有了可爱的孩子,但他还会有同样的挣扎——如何看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我们都是这样挣扎的。”

《了不起的杰作》:从失败中学习“坚毅”

一个小姑娘打算做一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杰作。她做好了计划,准备了材料,敲敲打打,修修补补,一次次重来,又一次次失败。终于,挫折化作怒气……就在她快放弃的关头,她的助手小狗建议出去走走。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她在那些失败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新的视角,终于完成了她最后的杰作,也许不完美,却的的确确是“最了不起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故事完美的阐释了“坚毅”的性格要如何养成。

什么是坚毅呢?

就是“向着某个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不懈的努力下去。”

在《孩子如何成功》中,Paul Tough最欣赏的性格就是“坚毅”。他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变得更坚毅,或者更有韧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他们去经历失败。在不断的试错中锻炼韧性,诚实面对失败与错误,不断想出新的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避开面对失败最常见的两种态度——放弃目标或者自我厌弃。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之所以让人觉得特别脆弱,就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或挫折,因为也很难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能力。

《了不起的杰作》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不是关于创造的乐趣,而是其中的挫折感,以及失败的价值—除非你一次次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尝试,重新思考,重新检查问题,否则无法获得成功。

手套树: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孤独的庇护所

一个孤独的小男孩,他最好的朋友是贝尔洛特,一棵很老很老的大树,可能已经有500岁了。

无论古老的东方哲学,还是现代西方心理学,都喜欢拿树作为一种关于韧性的隐喻。就像庄子笔下,飞鸟不断向外追逐,而大树的目的却是自身。风雨晴和,四季流转,都促成它年复一年不断壮大的年轮,为世人撑起出遮天蔽日的浓荫。

我不知道作者的本意是否如此,但这个小男孩多么像一棵树,虽然孤独,却并不寂寞。在贝尔洛特的身上,在日常的内省、沉默、孤独中,他的心灵却是自由、开放、丰富的。他好奇的目光里有人间百态,万物生灵,“当我爬到贝尔托尔的最高点时,我可以把方圆好几公里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甚至觉得,自己都看到了地球的弧线。”

每个孩子都需要这样一个庇护所,需要。一个人日后人生的智慧,是在他年幼时独自度过的时光——阅读、学习、好奇、观察、做梦、想像、沉思里滋养出来的。正是这种孤独,催生了心理、情感与文化的成熟。

但有一天,他发现,贝尔洛特死了。男孩与死亡的遭遇中,有一种极为微妙的禅意。男孩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悲伤固然是悲伤,却免于人类世界的夸张与戏剧性,一场自然的、静默的、几乎无法觉察的死亡。男孩在对死亡的接纳中,甚至带着那么一点温柔的幽默感。

当一只猫或者一只鸟死了,我知道该怎么做。可是对贝尔托尔,我该怎么办呢?

最后,男孩将失物招领处的手套挂满贝尔洛特的枝干,就像大树重新焕发生机。生命中最家常的一种失去救赎了另一种最深刻的失去。但失去的终归是失去了,五颜六色的手套在明媚的风中飞舞,看似一个骗来的春天,却比大树枝繁叶茂时更美、更真实。这不是强求,而是一个男孩以爱接纳失去。

小黑鱼:抗逆力的英雄模型

不久前,我们做过一个关于抗逆力的封面故事。

什么是抗逆力呢?

这个词的英文是resilience,中文里的翻译有很多种,比如心理韧性、抗逆力、复原力、逆商……

每一种翻译背后,其实都是一种语境,比如“韧性”说明是一种状态或者属性,更强调天分。比如“抗逆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强调后天的养成。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首先,“韧性”是进化赋予我们的能力——自从人类的祖先最早从树上跳下,学习直立行走、学习制造工具,直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知道遭遇了多少困境与挫折。韧性就是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着人们去克服威胁生命的困境、压力与挫折。

同时,“抗逆力”也是一种可以经过训练而提高的能力。在应对逆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调动自身的心理能力,从社会与文化资源中寻求更多的支持。

《孩子如何成功》中并没有提到抗逆力,但抗逆力的相关因素几乎涵盖积极心理学挖掘的所有积极“性格”,包括Paul Tough提出的坚毅、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乐观、热情和社交智商。

小黑鱼就是一个抗逆力极强的孩子。在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被大鱼吞噬之后,小黑鱼独自逃到了大海深处。它又害怕又孤独又悲伤,独自在海底游荡。但很快他就恢复过来了,因为他在海底深处见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生命与奇迹。

对当下与周围环境的感知、体验与欣赏,克服了它的恐惧,愈合了他的创伤:

“水母像果冻彩虹,大龙虾走起来路来像水下行走的机器,奇怪的鱼像被一条隐形的线牵着,海鳗的尾巴有多长,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森林似的海草长在糖果般的礁石上,海葵看起来像粉红色的棕榈树在风中起舞…..”

而且,它变得更加快乐、勇敢、机智。他认识了新的朋友,组织了新的家庭,它和朋友们游在一起,变成了大海里最大的鱼,并且吓跑了所有的大鱼。

孩子都需要英雄。如果你想训练一个孩子的抗逆力,小黑鱼就是最好的榜样。

千万别让鸽子开巴士:钢铁意志与机变百出

巴士司机临时有事,离开前特别嘱咐读者,千万“别让鸽子开巴士!”

为了得到你的同意,鸽子会诡计百出,哀求、撒谎、拍马屁、套近乎、耍赖……

“我表兄赫伯几乎每天开大巴。”

“我会做你最好的朋友。”

“给你五块钱怎么样?”

但是,小朋友必须一次次坚定地说“不”。

当然,小朋友也可以说,“为什么不呢”,然后给出100个理由。

无论规则的捍卫者还是破坏者,都可以在这样的回合中锻炼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与机变百出。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一键下单「“童书中的抗逆力”绘本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