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堂妈看到了很多关于“杀鱼弟”服毒自杀的报道。
“杀鱼弟”是谁?
也许你还不知道“杀鱼弟”是谁?那下面这段视频可以带你快速了解一下他。
9岁“杀鱼弟”孟凡森,他熟练地将鱼开膛破肚、整理装袋,最后卖出收钱。
你甚至可以在百度百科里搜索到他的介绍。
八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短视频APP,“杀鱼弟”以他纯熟的杀鱼技巧和犀利的眼神成为网友们争相讨论的网络红人。
当时也引发了网友的种种感慨:
但这么小的孩子就在鱼摊上帮父母杀鱼卖鱼,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
他为什么自杀?
时隔8年过去了,“杀鱼弟”再上热搜,这次不是因为杀鱼,而是自杀。
小孟作为家中6个孩子中的长子,从小背负起本不属于他的压力。
“服毒自杀”的导火索是,他和邻家卖鱼的女士因为价格吵架,遭到了爸爸不问缘由的指责,母亲和隔壁邻家也顺势“添油加醋”责怪了小孟。
这才让小孟冲动地喝下了剧毒农药百草枯。
(放大可查看详情)
网上对于“杀鱼弟”服药自杀的说法五花八门。
有人说父亲脾气暴虐,经常对他打骂教训;还有人说他辍学是因为父亲的阻拦,这次服药自杀正说明了孩子这些年经受的苦难。
但从小孟抢救醒来后的采访视频来看,有些事情并不像网络上传播的那么极端。
不过,在小孟需要接受教育的时候,父母作为监护人,没有做好正确的引导和监督,确实是家长的失职。
事件背后的思考
关键词1:8年
8年前,一个本该和同龄孩子一样,拥有清澈眼眸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接受义务教育的培养。
但却因为离开课堂太久,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就到了现在的模样。
8年后,杀鱼店还是那个杀鱼店,而少年已不再是那个少年。
17岁的小孟,在这8年间不仅没受到该有的义务教育,还一直是家里的无偿劳动力,连廉价都算不上。
关键词2:争吵
采访中小孟妈妈说“因为家里孩子多,事情也多,我和他爸经常吵架。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他作为老大,心里压力比较大。”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孩子的内心怎能不变得封闭、狭隘呢?孩子暴躁、冷漠是有原因的。
长期在父母争吵声中生活,早就吞噬了当年那个“早当家的穷孩子”。没有了乐观和坚强,反而变得叛逆又绝望。
家里孩子多、生意繁忙,这都不足以成为疏忽孩子的理由。
既然让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就有义务让TA好好的成长。
关键词3:压力
小孟9岁时,我们感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8年过去了,小孟马上就该成年了。
作为家里的老大,对于那些本不该他承受的生活压力,已经由最初的“不得不”,变成了“自觉”或“习惯性”承担。
或许是因为没有和睦的家庭环境和良好教育的熏陶,他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以及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以才会在和父母争吵后,做出冲动的举动。
关键词4:责任
试问:
如果小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校园氛围中长大,
他因为争执自杀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呢?
他会和邻家、和父母发生争执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大概小孟的父母从没对孩子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这类话语吧。
没有给孩子该有的教育,实属父母的失责。
又把本该父母养家糊口的责任,转嫁到了未成年孩子身上。
让孩子成为家庭的牺牲品,同样是父母的失责。
孩子有权接受国家教育,而你无权用自己穷人的思维,来绑架孩子的未来。
关键词5:穷思维
难道杀害小孟的是贫穷吗?
不,是他和家人思维里的墙,那堵固有的、无法逾越的穷人思维里的墙。
因为他们看的不够远,所以一次次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
穷人的思维里,只有现在。现在没有钱,就活不下去,更顾不到未来。
这是穷人的现实和无奈,也是穷人的狭隘和悲哀。
可怕的是,这种短浅的思维会一代代重复下去,直到有一天,他们觉醒,在希望中拼命挣脱束缚。
如果小孟当时坚定地把书读完,今天的新闻会不会就变成了《昔日“杀鱼弟”身份曝光,今日喜获XX大学通知书》?
然而,现实的残酷就是,没有如果!
说说那些年,
爸妈为供你读书而付出的辛苦。
--
希望多一个赞
“杀鱼弟”就可以早一天脱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