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越久,孩子越出色

作者:慧思泉涌 08-16阅读:4330次

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的形象是高大伟岸的,爸爸的声音是铿锵有力的,爸爸的气概是气吞山河的,因此很多爸爸误以为自己永远要在孩子面前保持“沉稳”“严肃”的形象,殊不知,“好玩伴”其实是好爸爸最好的“入门工具”。

那么,如何成为好的玩伴呢?游戏可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形式!

做游戏,是促进孩子智力发育极好的一种方式,是刺激孩子兴奋点和满足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工具。

有的爸爸可能会自信地认为,做孩子的“玩伴”很简单,常常抽空陪陪孩子,做做游戏就行了。真的这样简单吗?其实不然。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位在电视台做主持人的朋友成天,他与儿子浩浩的相处方式令大家拍手称赞。为什么呢?

因为主持人一年忙于工作的时间不会少于300天,只有几十天在家陪孩子,所以成天非常害怕自己常年不在家陪儿子会对儿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故只要他在家,就和儿子一块儿玩,通过“玩”教儿子做人的道理,通过“玩”教儿子一些文化知识,成天的妻子说,他们俩的关系,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玩伴”更贴切一些。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家相约一起带着孩子去海边旅行,途中,我们开玩笑地问几个小朋友家里谁是老大,爸爸排名第几,你们知道浩浩是怎么回答的吗?他掐指算了算说爸爸排第四,可是话音刚落,他又反悔了,说爸爸应该排第五才对!成天堂堂一家之主,在儿子心目中,他的家庭地位排名却只能排第五位!这是什么状况,我们很好奇。浩浩说,爷爷奶奶肯定是稳坐第一第二的宝座了,第三必须是妈妈,第四是谁呢?浩浩“不怀好意”地笑笑说是他们家的宠物 —一只狮子狗!听儿子这样说,成天一脸汗颜,宠物狗在家的排位比他都高!可转念一想,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浩浩根本就把他这个亲爹当成了“玩伴”!若不是这样,怎么能把他排在最后呢?

浩浩还时常给他爸爸起外号,叫得最多的一个外号是“变形金刚成”,原因是他觉得爸爸非常能干,能模仿很多人唱歌跳舞,能讲很多种语言,能主持各种各样的节目。有时浩浩也会叫爸爸“超人成”“成奥特曼”,反正浩浩跟爸爸在一起时想说啥就说啥,想叫他啥就叫啥,有时懒得给爸爸起外号了就直呼他的大名,这父子俩,相处得真是够融洽的。

成天在做孩子的“好玩伴”这方面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榜样和楷模,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做孩子的“好玩伴”有一个误区,即很多爸爸会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孩子玩的游戏,会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玩游戏,这样不仅会疏远亲子关系,还会使亲子关系紧张化。成天说,他在跟6岁的儿子“玩”的时候,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6岁的孩子。是的,爸爸应该保有一颗“童真童趣”的心,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待游戏和玩游戏,效果必然理想化。


当然,做孩子的“好玩伴”,务必要了解清楚孩子的兴致所在,即平时他喜欢玩什么,针对孩子的兴致来决定陪孩子玩的游戏,才能在游戏中收获快乐,才能以游戏的方式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因为不是每个男孩子都喜欢变形金刚的,也不是每个女孩子都喜欢玩偶娃娃的。浩浩喜欢超人,成天就买超人亲子装跟他一起穿上,然后跟浩浩玩“我们是超人”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成天会设计一些场景,如某大厦起火了,“超人”要怎么做?通过虚拟情景演示,教导浩浩如何自救逃生,如何帮助大家逃生等。

做孩子的“好玩伴”,务必要有耐心。孩子们玩的游戏,不管是技术还是智力,对于爸爸们而言,都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攻克的,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攻克,这就要求陪玩的爸爸要耐得住性子,跟孩子一起沉思解决,不能为了尽快结束游戏而直接告知孩子解决的方法,要让孩子通过不断地思考和研究开发智力。

一个好爸爸,首先要是一个好玩伴。玩得快乐了,心宽了,智力就开发了,知识就增长了,感情就深厚了。好爸爸,从扮演孩子的“好玩伴”开始吧!


好爸爸箴言:

要想成为孩子的好玩伴,务必要保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要融入孩子的各种游戏中,使爸爸的“阳刚之气”在游戏中“柔软化”,将坚强、独立、自信、宽容、果敢等良好的性格个性通过游戏向孩子展现,潜移默化中将其渗入孩子的心灵之田。

作者/李雪

图/网络

摘自《好爸爸的影响力》

【更多精彩文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慧思泉涌(ID:wisdom_365)”: 这世界很嘈杂,真正值得拥有的,是生命中不多的纯净。】

想Get更多好书和实用小技巧,还可关注我们的抖音号:特别会聊天、女性书单、宝妈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