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 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在亲子餐厅看到这样一幕:
一家人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吃饭,孩子一不小心把碗里的汤打翻在了衣服上,三个大人立马放下自己手里的碗筷围了上去。
“有没有烫到?”
“衣服都湿了,得干净找个地方换一下。”
“手伸过来,奶奶给你擦一擦。”
……
孩子显然被这突然的阵势给惊呆了,木偶般的被三个大人操纵来操作去,一脸木然。
而旁边,另一个相似年纪的孩子也正在跟年轻的妈妈一同用餐,胖嘟嘟的小脸上抹满了番茄酱,头发上、衣服上饭粒粘的星星点点。
妈妈坐在旁边悠然自得的吃着自己的饭,任由眼前的这个小画家用自己的方式享受吃饭带来的乐趣。
一顿饭,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待遇。
为什么那个被众人关心的孩子却一脸木然,而那个被妈妈“无视”的孩子却满面笑容?
孩子,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忙,大人所谓的关心对孩子而言可能只是骚扰,大人所谓的帮忙对孩子而言可能只是“帮倒忙”。
大人在浑然不觉中占有了孩子的世界和内心,却始终不明白退出的意义。
汤洒在了衣服上换件衣服就好了,番茄酱抹在了脸上洗洗就干净了,而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吃饭这件事情上,那么有趣的事情却被打断了,该是怎样的懊恼与无助?
而大人们却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关心,浑然不知的伸出了一双另孩子“恐惧”的双手。
管的越少,孩子越好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道: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的越少孩子会越好。
少管孩子,实际上是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给了孩子更多的自主发展、自我探索的空间。
一岁半的儿子在茶几上组装被“肢解”了的吸管杯,他尚不灵活的小孩还不能十分准确的将有些柔软的吸管插进小小的孔里,试了几次之后,都失败了。
坐在一旁的妈妈,及时制止了有些按耐不住、想去帮忙的奶奶。两个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孩子全神贯注的插吸管。
若干次失败之后,吸管杯终于组装完成,儿子松了一口气,抬头发现妈妈和奶奶正一脸赞赏的看着他,孩子的笑容是那么的自信与满足。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不打扰,让孩子可以有机会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儿童世界里,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就如我们成年人,也总是需要时间到自己的世界转转。
然而,很多家长并不认为自己对孩子会有打扰,会有阻碍,他们的一切行为是一种帮助,一种付出,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好。
父亲抱着满身是血的儿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死去的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孩子。原因是他的父亲埋怨他总是玩手机,一怒之下将手机扔到了楼下,而他的儿子也随之跳了下来。
没有人怀疑父亲对孩子的爱,但是这种缺乏沟通、缺乏尊重、充满暴力的关心,确实一个孩子不愿接受也接受不了的。
况且,太多的家长自认为是的关心,常常会陷入“唠叨”、“数落”、“训斥”、“催促”、“怀疑”甚至是“强压”的怪圈。
孩子不仅看不到来自大人们的关心,反倒在被打扰中没了自信,在被过度干预中喘不过气来。
“不管”绝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对其自主意识的培养
林清玄有一篇文章叫《桃花心木》,大意如此:
乡下的一块空地上,种满了桃花心木,种树的人常来浇水,却没有规律,三天一次、五天一次、十几天一次的情况都有。让人很是奇怪。
在一次闲谈中,种树人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树木是要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的,如果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如果不定时、不定量浇水,就像老天下雨一样,树木为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就会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种树人很关心桃花心木的生长,他期待它们能长成参天大树,所有,在浇水的同时,不忘对其根系的培养。种树如此,养育孩子,何尝不是呢?
种树人的“不管”,促使了树木的拼命扎根,家长的“不管”,则会促进孩子自主意识的培养。
如果海克·卡末林·昂内斯的母亲在小海克因沉迷科学实验而险些烧了自己的家时,不是一脸慈爱的说:你在搞科学研究,妈妈不怪你。
而是采用很多中国式妈妈的教育方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样很危险,整个家都要被你毁了……”那他的儿子不会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如果爱迪生的妈妈在小爱迪生把鸭蛋抱在怀里孵小鸭的时候,没有鼓励他去查百科全书,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满腹担忧的在群里向其他宝妈求助:
我家孩子有怪癖,他竟然要孵小鸭,怎么办,我担心他心理有问题,求各位宝妈支招……那也许现在我们都不会有电灯泡。
不是你没有一个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是你没有成为科学家母亲的能力。
多少孩子,在满腔热血探索世界的时候,被家长一把拉住,他只能呆呆站在原地,任由最初的热情在家长的所谓的关心与爱护中,被一点点磨灭。
哪怕是幼儿,如果在监护人的视线之内,即使“脱缰”,又会有什么危险?在不管中让他发现世界的奇妙,在发现中让他一点点独立,不是最好成长吗?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件零乱的花圃。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就这样,如龙应台般,看着孩子,慢慢来。
收回伸向孩子的手,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世界的美好,让他们有机会体会自己的能干。
收回伸向孩子的手,做一个懂得收敛的父母,父母越收敛,孩子的世界就越宽敞,格局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