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个美好的词,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往往是无私的、令人感到温暖和美好的。但为什么有时候,这种爱,偏偏就成了导致孩子不孝的罪魁祸首呢?
我想这样的“爱”应该特指的是“溺爱”,那什么样的爱叫溺爱呢?溺爱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第一,不分原则的爱。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么完全没有原则,要么定了规矩,却轻易妥协。比如,当孩子说了不尊重长辈的话或者因为脾气急,父母却默默忍耐,不批评和制止。比如制定了一个月只能买两个玩具的规则,但面对孩子的哭闹,只能打破规则,满足孩子。
在家里,父母没有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和礼仪。孩子就无法从父母的态度中判断行为的对错,父母如果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适应社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会遇到种种困难。
第二,过度担心和保护。
父母想照顾孩子的一切,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比如孩子在家只用学习,其他家务都由父母做。还有之前的综艺节目中,有的妈妈担心家具在客厅放着不安全,于是客厅就不放家具;由于自己怕沙子,所以孩子踩沙子就会极力阻止,并用恐怖的表情说沙子上的危险。最后宁愿背着孩子从沙上过,也不让孩子光着脚踩沙滩。
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用手和眼睛去探索世界。他们爱用小手触摸沙子和泥巴,去感受沙子在手里的流动,去感受自己的小手能把它变成不同形状的神奇和快乐。孩子也要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去体会长大的快乐与自豪。但是父母的担心,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这些快乐,还剥夺了孩子很多成长的机会。就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较弱,独立性较差。有句老话说:“温室里长不出耐寒红梅,花盆里养不出参天大树。”我们应适时地放手,给孩子自己探索和成长的空间。做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
第三,对孩子总是特殊照顾。
孩子喜欢吃什么,我们做什么。好吃的菜,都要端到孩子面前,仅着孩子吃。孩子在家就像小皇帝一样,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即使超出了父母能给予的水平,父母也尽力去满足。
这样的特殊照顾,会让孩子陷入他们这么做都是应该的感受中。培养出“自我中心”的孩子。他们缺乏同理心(很难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受挫。家长的一味付出,并不会教给孩子同样无私的付出,而导致孩子只知道索取。
所以,父母以为全身心的爱,既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成年后的幸福,也没有办法获得孩子的心疼和爱护。我一直强调孩子应该做到五有:对自己有想法,对世界有认识,对人生有态度,对社会有贡献,对家庭有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才能更好的爱自己,爱家人。父母当然要爱孩子,不过请勿溺爱。
获取更多育儿干货,请关注”兰海说成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