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琪琪妈妈朗读音频
音乐:John Debney-Mia's Makeover
Mia Invites Lily to the Ball+A New Mia
我们这一代人,对小伙伴有着美好的回忆。
那些放学后一路捡着石头追逐嬉闹着跑回家、放假天天约着串东家走西家的日子,是我们童年生活里一抹温暖明亮的底色。
随着岁月流逝,当年的小伙伴们各奔前程,各组家庭,甚至飘向了不同的城市和国家,现在还能保持联系的已经寥若晨星。
然而,人到中年的我们,每每回想起当年那有些无厘头的欢乐时光,心头仍然会涌上一丝暖意。因为,我们正是从彼此开始,拥有了第一份家庭以外的社会关系,我们正是在那些一会儿吵得面红耳赤一会儿又忍不住疯成一团的闹腾里,慢慢学会了待人处事、维护友情。童年时期的伙伴,对一个人今后的人格成长和精神丰盛,有着特殊的意义。
遗憾的是,如今的孩子,交朋友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
一方面,城市的水泥森林和快节奏生活拉远了人心的距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同一幢楼住了几年的邻居还互不相识的情况并不少见,更别提小孩之间经常串门玩耍了。而亲戚、朋友、同学家即使有年龄相仿的孩子,也因为生活节奏和性格各异,很难形成固定的伙伴关系。
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交朋友这件事上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小时候,家长基本不管我们和谁玩、怎么玩,只在我们疯得一身泥一身汗跑回家的时候,好气又好笑地说句“哎哟,跟个泥猴似的,你和那谁谁谁玩得这么开心啊!”小朋友之间串门也不用请示,家长打个招呼、拿点好吃的来,就自顾自忙去了,由着一堆小屁孩嗨翻天。而现在,随着孩子在我们眼里越来越“金贵”,养育孩子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焦虑,包括交友,也纳入了家长们的全面管控范围。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那些家长不待见的“坏朋友”,要不要把TA从孩子身边赶走?
我家搬到现在的小区时,女儿才三岁不到。小区居民以有小孩的家庭为主,又有一个很大的中心花园,所以周末、假日常有孩童聚在那儿玩耍。
女儿在小区里交的第一个朋友叫小菲,比她大三岁,常常想出各种新奇玩意,女儿和她玩得十分开心。可是,因为这个女孩成绩一般,性格比较“野”,一刻也闲不下来,还不太注意整洁,是大人眼中的“非主流”女孩,所以家长们不太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她玩。
有一次,小菲和另一个女孩在追逐嬉闹,为了尽快追到同伴,她出其不意地抓了片树叶放到女孩脖颈里,女孩痒不可耐,咯咯大笑着跑开了,不小心摔了一跤。女孩的奶奶和妈妈立即很生气地拉着孩子离开了,边走边大声对女儿说:“野小孩,以后不要再跟她玩了!”玩得正嗨的女孩还没回过神来,委屈地扭着身子被家长拖着走,而小菲则是一脸懵圈地愣在原地,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目睹了全过程的我心想,这又是多大个事嘛,这样的事在小菲和我女儿玩耍的过程中也时有发生,我都是一笑而过的。
后来,我有意识地观察了小菲一段时间,发现她虽然不受家长欢迎,但在小朋友中间人气却很高,一群孩子一起玩,她常常不知不觉就成了那个制定游戏规则的“领导”。她还有个突出的特点——皮实,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都很强。有一次她和我聊起小时候遭遇车祸手臂骨折的事,说得轻描淡写:“当时是有点吓人,不过我好得可快了,两个月就又能打球啦!”说着还扬起曾经受伤的手臂用力甩了几下,似乎要证明给我看。还有一次,她眉飞色舞地向我描述和家人去山区旅游时,她在卫生条件不佳的旅店里拍死二十多只大蚊子的光荣事迹。
嗯,我在脑海里拼凑出了这个孩子立体的形象:有点“野”,有点皮,爱捣鬼,颇有“豪侠之气”。用传统意义上优等生的标准来看,这孩子算得上“坏朋友”,至少是不那么“好”的朋友。
面对孩子的“坏朋友”,家长怎样做比较好呢?
我觉得,我们首先得界定一下“坏朋友”的概念。
未经社会大染缸着色的孩子,本性都是纯真善良的,应该极少会存在明显的道德品质问题,更常见的是由于成长环境、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家长期待的所谓“坏”。
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后不主动做作业,喜欢呼朋引伴疯玩;有的性格粗犷,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爱搞些恶作剧;有的“物权意识”特强,不爱和人分享;有的爱抬杠、爱辩论,常把别人噎得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如果孩子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就不淡定了,要么直接出手干预,要么苦口婆心讲道理,目的都是为了阻止孩子和这些朋友交往。我家小区里很多家长对小菲的排斥正是反映了这种心态。
可能因为我一向不太喜欢干涉孩子的事吧,我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不一样的做法。凭着不忍心打扰孩子在伙伴关系中获得的快乐这样一种朴素的信念,我支持女儿结交这个有点特别的朋友,不仅在她们玩得尽兴时尽量不去打扰,而且还邀请小菲来家里,让两个孩子有更多的分享交流机会。
渐渐地我发现,女儿不但没有被小菲“带坏”,而且还有了些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她原来是比较文静娇羞的女孩子,还有点“小矫情”、“小洁癖”,看到一只毛毛虫也会害怕地朝我怀里钻。但和小菲在一起的时候,她变得大胆、英气了许多,疯得一身臭汗或者摔倒剐蹭了也不再哼唧半天。在伙伴关系中她变得自信、有主见了,不再只是唯唯诺诺的小跟班,也会经常出出点子、策划些游戏了。她自身美好的特质中增加了一些本来没有的东西,使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而小菲也在我女儿的影响下,渐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我想,这就是伙伴关系最神奇的地方吧。它让孩子有机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体验和自己习以为常的不一样的生活,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并在这种欣赏和接纳中丰富自己的灵魂,走向更加广阔多彩的世界。
关键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必须依靠孩子动用自身的情感和智慧、用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协调去完成的。如果家长基于自身的好恶,简单粗暴地干预、打断这一过程,就容易给孩子未来的人格塑造和人际关系埋下隐患。
其一,是会削弱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一个朋友是好还是不好,孩子亲身体验作出的判断才是最真实的。一个始终受到正面教育、被信任和尊重的孩子,自会形成良好的判断力和理性交友的能力,相反,一个在交友中受到成人强力控制的孩子,长大后才更有可能表现出对人际关系不加选择的饥渴,在交友甚至婚姻上缺少原则和底线。这里面有着奇妙的辩证关系。
其二,是会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产生远期影响。孩子在和不同习性朋友的交往中,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学会调适自己、融入团体,学会相互分享、取长补短,学会制定和遵守规则,学会处理纠纷和矛盾,这些都是他们将来走上社会的必修课。如果家长把他们限定在一个过于单纯的社交环境中,只允许孩子与同类型或家长看得上的朋友交往,孩子成年后就有可能表现出对职场和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严重不适应,难以用包容、理性的心态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其三,是容易给孩子输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基于家长好恶的择友标准,往往掺杂了很多现实的考量,比如成绩好差、家境贫富、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兴趣爱好是否高雅……
如果家长过于强调这些,就打扰了孩子原本纯真无邪的世界, 容易在孩子心中埋下功利主义的择友观,使他形成把人划分等级、把朋友划分“是否有用”的心态,不利于孩子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我感觉,家长在处理孩子伙伴关系问题上比较好的态度,是“真诚接纳、充分赋权、适当引导”。
“真诚接纳”,就是对孩子的交友行为发自内心地赞赏,对他所交的朋友真诚地接纳,不纠结这个朋友是否符合我们心目中的标准。当孩子与朋友在做一些有趣的事,尽量不要生硬地打断他们。要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还可以经常帮孩子组织一些同龄小伙伴的亲子出游。家长的支持,能够极大地增强孩子在伙伴关系中的自信。
“充分赋权”,就是对孩子与伙伴相处的具体方式、细节问题充分放手。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们玩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孩子之间发生了小冲突小矛盾,不要轻易掺和进去,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协调处理。如果实在担心冲突升级,简单地拉开、劝说两句即可,不要轻易对孩子下道德评判,不要唯恐自己孩子吃亏而作出锱铢必较、得理不饶人的“榜样”。
“适当引导”,就是对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原则、方向层面给予引导,而不是具体细节的干预。这种引导不适宜做得太刻意,不要用大道理说教的方式,要“无痕”一些。
我女儿和小菲也会隔三差五蹦出些小冲突小矛盾。有一次,女儿和她玩时嚎啕大哭着跑回来,向我告状:“妈妈,小菲不好!她说了一句xxx,我告诉她这是脏话,不能说,她非不听,还说我是傻瓜,呜呜呜……我不想再和她玩了!”
我先让她释放了一会儿情绪,仔细想了想,用平静的语气对她说:“嗯,那句话确实不文明、不好听,宝贝不会说,对吧!”她用力点点头。我接着说:“妈妈觉得,看到宝贝和其他小朋友都不说,小菲以后也会不说的,对吧?”她似乎想通了,又点点头,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说:“奥,我也觉得是这样的吧!”第二天,当小菲来叫她玩的时候,她已完全忘了这事,又欢蹦乱跳地跑去了。
我这几句看似没什么深意的话,向女儿传递了三个信息:第一,你不说脏话是好的,坚持做你认为正确的;第二,妈妈没有因为小菲说了脏话就觉得她是个坏孩子,这不影响你和她做好朋友;第三,你可以用积极的言行去影响你的朋友。
每当女儿向我诉说小朋友的缺点或者在交往中遇到的不愉快,我基本都是如法炮制,渐渐地,女儿告状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现在,即将升入幼儿园大班的她善良、开朗、自信,和不同性格的伙伴都能和谐相处。不敢说这样就能保证她今后有多大出息,但至少在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这一块,这个开端让我比较欣慰。
竭力阻止孩子与“坏朋友”交往的家长,究其根源还是没有充分信任孩子天性中真善美的一面,是不够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表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像放电影般,闪现出一幅幅很久以前我和小伙伴们的往事碎片。
由于父母的开明和信任,基本上算个乖乖女的我,在成长过程中倒是交过五花八门、鬼灵精怪、在成人眼里缺点毛病多多的各类朋友。
刚进幼儿园时,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排队滑滑梯时总是被男孩子加塞。有个长得比较壮实的女孩替我“出头”,和那些男孩打了一架,用今天的话说,我觉得她帅呆了,之后就和她成了很好的玩伴。至于她的“脏乱差”、到我家来玩时把玩具图书扒拉得满地狼藉,我还真是完全没当回事。
小学时,放学途中曾经在同桌的撺掇下顺走了沿街人家窗台上的一笼蝈蝈;曾经被后座的男生在文具盒里放过毛毛虫,吓得我在课堂上尖叫失声,回过神来又觉得挺好玩,竟又对前排同学如法炮制,以致一连串五六个同学被老师喊家长来学校。
初中时,我最要好的两个同学,恰恰都是班里成绩处于下游的,但我就是觉得她们身上有一种魔力把我紧紧地吸住。她们一个来自单亲家庭,忙于生计的母亲管她不多,她像野地里的小树一样随性而顽强地生长着,性格泼辣大胆,又常有清奇思路,上课回答问题时常常和老师开怼;一个则沉醉于读小说,我在她的影响下也曾在课堂上偷看琼瑶小说,而她渐渐地不满足于看,竟开始自己动笔创作小说了,在传统教育体制下这不叫“不务正业”又叫什么?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处理这些问题所表现出的智慧。他们对我的不当行为会严肃批评,甚至亲自带我向受到影响的人道歉,但是,他们从没有说过“某某同学是个坏孩子,你不准和她做朋友”之类的话,也没有到老师那里去告同学的状。
完成学业走上社会以后,这些少时伙伴陆续在一些偶然的机缘下重逢,惊喜地发现,当年有着各种缺点毛病的我们,基本都成长为了文明体面、自律上进的成年人,事业和家庭各有各的精彩。茶余饭后聊起曾经做过的种种糗事,都笑说,要感谢当初那份纯如水晶、“不离不弃”的友谊。如果因为觉得朋友有些“坏”就划清界限,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将是怎样的苍白贫瘠啊。
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有万千种可能,小时候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孩子,并不代表他今后就是个品行不端、前途黯淡的人。交过“不怎么好”的朋友,也并不意味着就会被“带坏”。只要从小在充分的爱、自由与尊重的环境中成长,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丰富、“三观”的稳固,我们自会发展出一套人际关系的精密调节机制。
对于品行高洁又彼此志趣相投的人,我们结为终身不渝的知己;对于思想观念和性格差异大、缺少共同语言的人,我们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对于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人,我们“选择性看见”,欣赏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对于道德品行或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缺陷、又很难被感化纠正的人,我们尽量远离,保护自己……这是经由我们自己在人际关系的大海里“大浪淘沙”、动用实践中形成的判断和经验而确立的行为模式,也是每一个心智健全、社会化程度充分的人的本能。一个善良、宽容、有变通力的孩子,是不可能被带坏的,也是不可能经营不好人际关系的。
没有忘记童年,我们就会做家长。
回到我们的题目上,孩子的“坏朋友”,要不要赶走TA?相信家长们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尹建莉父母学堂“戒吼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4期,共有四万多人次家长参加了戒吼活动。活动结束后的调查问卷显示,活动有效率高达96%以上。活动中有高级辅导员为家长们答疑解惑,通过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家长们在育儿中的困惑与难题。参加“28天戒吼活动”,不发脾气也能养育出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活动报名
作者介绍
七彩仙人球,“尹建莉父母学堂”签约作者,六岁女宝的妈妈,企业行政管理,一个年届不惑但始终不丢失好奇心的中年少女,一个既想要事业开挂又想要家庭美满的贪心妈妈,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挑灯码字,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愿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对婚姻、家庭、育儿的感悟。
主播介绍
琪琪妈妈,家有三岁女娃,自媒体人。专注科学育儿,主张乐观和正面教育。提倡亲子共读,乐于分享育儿经验和故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qqmmyegs,让我们一起听故事,听儿歌,一起快乐育儿吧。
尹建莉
中国图书市场畅销奇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呈现了最完美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连续9年全国家教图书第一,影响1000万中国家庭。出版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从“小”读到“大”》。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yinjianlifumuxue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