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打人、咬人、哭闹、脾气爆?来来来,“攻心计”请收好~

作者:涵妈育儿 09-09阅读:5358次

之前上映的电影《超人总动员2》里,超人先生和弹力女王最小的宝宝小杰,是个超能力非凡的小超人。但是年龄太小,控制不住自己的超能力,一言不合就秒变“小恶魔”。


小杰没有拿到曲奇,一口咬在了超人爸爸的胳膊上,隔着屏幕我都感到生生地疼。

超人爸爸把小杰放在做超人服的阿姨家,只一夜功夫,小杰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配合、不调皮捣蛋的小天使宝宝。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建立“爱的联系”,是管教孩子的第一步


超人爸爸带孩子时疲于应付,遇到小杰有小问题小情绪,就拿一块他爱吃的曲奇“解决”问题。

“利诱”,满足一切要求,只要不哭不闹、不发脾气就好?这样只会让家长的底线一再被迫降低,你看看那些被讨伐的“熊孩子”,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有错,要“严厉点,给他点颜色看看”。

严厉,不等于“暴力”。

以暴制暴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尚武”的种子,滋生孩子心中的“小恶魔”。“小恶魔”偷偷在孩子的脑子里说:等有一天,我长得更强壮了,谁也阻止不了我,哼!


还记得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吗?

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把人们的厚衣服脱下来。北风以为自己威力无比,吹啊吹,人们都紧紧裹着衣服,连屋子都不敢出。南风出马了,轻柔地吹,人们出门了,厚衣服脱下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在心理学上,叫“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

影片里专门给超人做衣服的阿姨,因为要给小杰量“才”裁衣,必须了解小杰的每一项超能力。

她看到这个小家伙的第一感觉,不是头疼,而是喜欢,真心的接纳。

《正面管教》里面说:

你让孩子(0-3岁)感觉越好,他就会配合得越好。


你在管教孩子之前,必须先建立情感联系,否则教育是无效的。

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脆弱柔软的,无比敏感的,你喜欢他接纳他理解他,孩子自然给你情感的回馈,愿意接受你的教导,真心与你配合。


2蹲下来,才能真正理解你的孩子


宝宝乱发脾气,都是在向大人求关爱。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了要求没得到满足,不知道如何向大人求助。最后让愤怒控制了小脑袋,又不会正确表达,于是就打人,咬人,乱发脾气。

在大人看来:

不就是几块积木嘛?塌了重盖就好。


不就是一个玩具嘛?旁边还有好多。


少吃一个棒棒糖,有什么大不了?


可是,宝宝的世界很小,一个玩具、一个糖果对他们来说就很重要。


要学会从宝宝的角度看待世界。越理解你的宝宝,就越可能让宝宝很好地配合,不随意乱发脾气。

宝宝最不讲理的时候,也是他最需要理解和爱的时候。

如果宝宝咬人、打人胡闹不止,蹲下身,让自己与孩子目光齐平,不要喝斥打骂,温和而坚定地说:

宝宝看到大高楼倒了,很生气。可以跟妈妈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你也想要这个玩具?我们一起去找她一起玩。

但是咬了人家,人家会很疼啊!宝宝也不喜欢被咬疼,对不对?


爸爸妈妈还要手把手地教给宝宝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学者发现,爸爸妈妈如果能在平日鼓励孩子,通过协商解决冲突,孩子之间的武力行为就会减少很多。

因为小孩子在道德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会根据养育者的期望,调整自己的行为。


3有积极的榜样,孩子才会效仿


和小宝宝打交道,不要希望一次就能改变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一定要有耐心。

与其把功夫用在阻止宝宝生气发怒,不如多在平时的陪伴上花时间。

心理学家发现,宝宝在一岁之前,就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这个模式,获得新的技能。

妈妈爸爸平时的言行,还有电视动画片里的故事,身边小朋友的做法,都是宝宝学习的对象。

爸爸看见小狗弄翻了花盆,于是拿着棒子打小狗。刚刚会走的宝宝,也能学着爸爸的样子,做出很厉害的表情,“吼吼”地发出声音吓唬小狗。

爸妈的言行,宝宝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模仿出来。


宝宝到处跑磕到桌角上,大哭。奶奶赶紧打桌角,说:“桌子坏,磕疼我娃了,打桌子。”于是宝宝的小脑袋里,就存下这样的印象:对我不好的,我都可以打他!

爸爸妈妈应该在言行里给宝宝做好榜样,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不注意在孩子眼前的表现。

爸爸妈妈情绪平和,待人和蔼有礼貌,孩子才有学习的“积极参照”。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童年的每一分钟都在学习,从身边的世界中学,从爸爸妈妈的言行中学。

4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收获高情商宝宝


情绪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是成年人才有的能力。

小宝宝从几个月就有了对别人情绪的感知能力,从幼年开始就可以帮助宝宝学习情绪的正确表达。宝爸宝妈可以这样做:

1. 借助讲故事、读童书的机会,多与孩子谈论表达情绪的合理方法。


比如,向孩子提问:

故事里的小主人公感到特别委屈,如果是你,你怎么告诉爸爸妈妈呢?如果他不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怎么会明白呢?

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

特别生气的时候,大发脾气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这些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不止有一个正确答案,让宝宝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在教宝宝有了小情绪,要说出来,别人才能理解,才能有好办法解决。

家长的积极引导,慢慢让“不乱发脾气”的观念,在宝宝心里生根发芽。

2. 经常从他人的角度,给宝宝作“情感解释”,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同理心。


教育专家表示,“共情”能力强的宝宝,性格更加平和,不容易发脾气。

“猫咪妈妈从外面回来,找不到小猫宝宝,急得喵喵地叫。如果你在公园里不拉着妈妈的手,妈妈找不到你,也会非常担心,非常着急。”

“今天在舅舅家,你踩到了表弟的小汽车,妈妈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但是弟弟非常喜欢这个小汽车,他会很伤心的,对不对?”

教育孩子的时候,呵斥与命令,往往适得其反;引导孩子对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别人的感受,是情绪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心地柔软的孩子,共情能力更强,情商也更高。

著名教育理念“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说:

简单地说,“管教”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教”。正面管教是充满关爱的教孩子方式,它包括信任和情感联接、教给孩子技能,并创造一个能让你的孩子培养能力的环境……


希望每一位宝爸宝妈,都能成为优秀的陪伴者、引导者,教养出性格优秀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