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豆腐心”,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9-27阅读:5887次

作者:木木(富书签约作者)

前两天,跟朋友出去吃饭,其中一位妈妈领着她五岁的儿子。

这个小朋友从落座后,就没有一秒钟安静过,不断在椅子上爬上跳下,把餐具敲得叮叮当当,将茶水菜汤泼满餐桌。

一个不留神,这小子一溜烟跑到餐厅外的大马路上,他妈妈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把他抓回来。

孩子状况不断,他妈妈便不停地念叨:“不要跳椅子”“不要敲盘子”“不要到处乱跑”

但是,丝毫没有任何用处。

这位妈妈便同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

饭吃了一半,孩子看见邻桌有一个香蕉船,赶忙跑来跟妈妈要:“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不行,你咳嗽,不能吃凉的。”妈妈回答地很坚决。

“不嘛,我就要吃冰淇淋,妈妈,我求求你,给我吃冰淇淋,好不好?”

刚刚还皮得像一只猴子的小男孩,此刻乖顺地不得了。

“妈妈,我求求你,好不好。”

“好吧,好吧,就这一次啊。”

朋友架不住这撒娇,很快就败下阵来。

看着欢快地舔着冰淇淋的孩子,真为朋友捏一把汗。

“我知道你儿子为什么难管了。”

“为啥?”“因为你是一位‘豆腐心’的妈妈呀。”

“豆腐心”妈妈,是指那些缺乏原则的妈妈,她们的心太“软”了,受不了孩子的撒娇或撒泼,于是常常一边给孩子立规矩,一边又帮孩子拆着规矩

孩子们心眼最为明亮,妈妈不能坚持原则,孩子当然会认为妈妈提出的“不”是可以不被认真对待的。

这种毫无原则的爱,阻碍了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也阻碍了他对外界世界的正常认知。

《爸爸回来了》里面有一集,奥莉沉浸于手机游戏,爸爸温柔但坚定地多次劝告“说好的只能玩一次,这样不好”后,仍然不甘心交出手机。

奥莉还生气地将手机丢到地上扔来扔去,无视爸爸的多番阻止。

最后被爸爸抱到墙角进行了半分钟的“面壁反思”,以示惩罚。

在奥莉认识到错误后,爸爸又对她拥抱表示谅解。

没有训斥责骂,情绪平和而严肃,却又充满温情;

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无理要求,不会因为自己的哭闹就会有任何的改变;

也同样让孩子感受到“这件事虽然你做得不对,但我仍然爱着你,不会因为你犯错就弃你而去”的安全感。

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位父亲,因自己10岁的儿子在校车上欺负同学,决定用特殊方式惩罚一下孩子:他让孩子连续一周跑1英里去上学,下雨也不停歇,每天还在Facebook直播打卡。

从这件事情后,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果真好了很多,不再惹是生非,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网友集体称赞,用这种方式让儿子理解规则,父亲的三观很正。

我们总是在说要给予孩子自由和尊重,有时候却恰恰忘了给予孩子底线教育。

什么是底线?底线既是边界也是准则,小到做错了事需要去道歉,制定的规则需要去执行;大到遵守社会规则,坚守道德和道义的约定。

在孩子幼年时,就会被告知善恶对错,这便是最需要的底线教育。

阿莫学长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熊孩子:

在火锅店里吃火锅,一个小孩子自己吃好后,趁着大人不注意,东钻西钻,上蹿下跳,大声吵闹。

他瞄上了旁边桌女孩的手机,于是钻进两个女孩所坐的桌子,从桌布下伸出头来讨要手机玩。

人家姑娘当然没有给他。

这个小孩于是很不开心,跑回她妈那里,指着女孩说:“她们不给我玩手机。”

这个孩子的妈妈一脸宠溺:“那你跟姐姐好好说说,让姐姐借你玩一会儿。”

于是小孩又跑回来要手机,女孩依然没有给。

这时,恼羞成怒的孩子,站在一旁向两个女孩的锅里吐口水,两个女孩吓坏了,找来小孩的父母。

结果父母只淡淡地留了一句话:“小孩子嘛,让一让不就好了。”

酒店经理看不下去,主动给两个女孩换了一个锅。

过了一会儿,一个姑娘去上厕所,就在这个空档,这个孩子坐到了对面,掀起滚烫的汤锅,朝着女孩的脸上劈头盖脸地倒下去。

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凭空遭到这场无妄之灾,因为遇到没有规则感的一家人,付出了毁容的惨重代价。

而更让人心惊汗颜的是,这个孩子自始至终,都一直笑嘻嘻的,似乎他在做的,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玩笑。

当我们再来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去说这个小孩子不明是非,可是他的父母难道不是造成他不能明辨是非的罪魁祸首吗?

毋容置疑,我们每一对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条件,但是不代表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

你从小不与孩子建立规则,这个社会终会让他明白。

父母给予孩子以自由和平等的教育,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自由不能等同于无限制、无规则、无底线,更不是是纵容和无作为。

奥巴马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定了九条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后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

9、不准追星。

在这9条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对女儿教育的良苦用心,通过对生活场景中具体可操作的事项,让孩子明晰自己所要遵循的规则。

从孩子心理发展的任务来看:

3-6岁,是孩子建立规则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从家里走向学校,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

他们逐步地开始知道,什么行为可以去做,什么行为不可以去做。

但是,我们的孩子,在被建立规则的同时,一面也在不停地试图破坏规则。

他们会用自己的撒娇或者撒泼来一点点试探规则的界限在哪里?尝试是否可以通过让家长难堪的行为来获得规则的破裂。

而当他们一旦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了规则,他们便会找到攻城的方法,一次次攻城略地。

他们每一次面对规则时的撒娇或撒泼,其实都是对父母底线和边界的试探。

所以,一旦告诉孩子“不行”时,就一定要坚持。并且,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和情景下,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都应该是一致的:这件事肯定不行,你哭和闹也没有用

坚定地告诉他,然后安静的走开,不要回头。

美国学校给父母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

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的无理要求只是在试探你。

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时候,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对错。

别让我觉得犯了错误就像犯了罪,它会消弱我对人生的希望。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只有父母不妥协,孩子才能学会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在纷乱的尘世中行走,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

不盲从,不趋势,不骄纵,正直而独立,翩翩而君子。

​作者简介:木木,富书签约作者,职场妈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终身实践者,用最理性的思考,写最走心的文章,疗愈最冲突的内心。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