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了,我却有些难过

作者:我们仨 10-10阅读:2494次

◆ ◆

文 | 涵涵妈

今天早上,我对涵涵说,赶紧吃完早饭,妈妈要去办公室。


她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你办公室玩。”


我说:“好啊,那你在家里玩吧。”


“可是谁看我呀?我还是个小朋友。”涵涵说。


我笑着回答:“反正我不管。”


我本来是期待着她撒撒娇,闹腾几下,最后还是只能乖乖跟我去的。


可没想到,她很冷静地对我说:“那你能不能借你手机给我用一下?”


我心里隐约猜到了她要做什么。


果然,她拨通了她爷爷的电话,说:“爷爷,我妈妈要去她办公室忙了,你能不能过来陪我呀?”


孙女一召唤,爷爷立马说:“好,你等着,爷爷马上就去了。”


挂了电话,涵涵又打过去了,接通后,她说:“爷爷,我在家吃过早餐了,你不用买早餐了。”


听完她有条不紊地把自己安排妥当后,作为老母亲我是欣喜的,但心底也不无失落,因为我期待的撒娇、哀求什么的都不存在。



走在路上,我给涵涵爸爸打电话说了这事儿,电话那边的“女儿奴”也是抑制不住地兴奋。


我开玩笑问他,你有没有激动的流下老父亲的热泪?他说,那倒不至于。


是啊,在他眼里,女儿还是那个刚出生时只有一点点长的模样吧。前几天,我们一起走路的时候,他主动要求抱涵涵,我嫌弃他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他还自豪地说:“我跟涵涵商量好了,等她上一年级后,我就不抱她了。”


好吧,你们俩高兴就好。



我又何尝不是觉得涵同学还是个孩子呢?


曾经那个妈妈上厕所都要跟着的孩子,那个整天跟在我屁股后面喊“妈妈,妈妈”的孩子,竟然可以很轻松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最初的时候,我们的分离是离开不超过两三个小时,后来是白天可以不在,但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回来陪着孩子,再后来我出差3天,她每天都会哭着打电话喊:“妈——妈,你回——来——,妈——妈,你回——来——”。


可最近一次我出差,也是3天,她只这样哭了一次,还是因为牙疼,引发了想妈妈的委屈。到北京的那个晚上,我打电话给她,她接到说了几句,竟然就急匆匆地挂断了。


从时时刻刻被需要,到她有了自己的空间,我的心里有种不被需要了的失落感。


尽管我知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的亲子关系是很健康的,因为我的孩子有很好的分离能力。


但作为人母,我还是会忍不住失落。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了一部叫做《Threads》的短片。


生命的最初,每位父母都会努力拿到属于自己的那根线,然后顺着这根线,找到属于自己的孩子。


然后我们会本能地建造一个“保护圈”,我们害怕,也不敢让孩子走出这个保护圈,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想要的自由和自主越来越多。


突然有一天,他想要冲出这个保护圈,寻求自己的一方天地。


而我们不断地凝视着手中的这根线,期待一拉孩子就会回到身边。我们始终不肯松开手中的那条线。


最终是孩子义无反顾地收回了母亲和自己的那根连接线,因为她要去寻找属于自己孩子的那根线,母亲也只好失落地收回了自己和孩子的那根连接线。



生命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人生就是如此不断轮回。


就像龙应台女士所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当孩子需要你亲亲抱抱,需要在你怀里哭哭闹闹,撒撒娇的时候,请珍惜这份美好的时光吧。


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与子女的爱会指向分离,

终有一天,我们要习惯对着他们的背影说再见,

终有一天,我们会凝望着他们的背影,

一如我们的父母当年那样,孩子都已拐弯了,却依然固执地不肯收回留恋的目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

专注儿童心理和亲子阅读。爱看书爱研究的妈妈。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分享最实用的育儿方法。育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让更多妈妈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