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大后人缘差,很可能是因为这几件事,在3岁前没注意

作者:爆炸母婴课堂 10-15阅读:5231次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保护”,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少带他出去见世面,生怕在外发生什么意外。而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我国恰恰相反,经常看到小孩子在室外自由的活动,甚至在商场或者聚会也能看到小婴儿的身影。

西方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孩子三岁前的“社会化”,对他将来再社会中的社交都至关重要。那么,我国的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呢?

1、坚持带宝宝外出:

孩子满月后,妈妈也就出了月子,这个时候妈妈和宝宝的身体都是适合外出的。那么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找固定的时间带宝宝出门散步。当宝宝接触了和家里不一样的人和物,就为他提供了多一份的社会感受。

不过带宝宝出门也要多注意天气,天气转凉一定要保护好宝宝的四肢和头部,免得着凉。夏天紫外线强,切忌在让宝宝的眼睛受到阳光直射。

2、和父母建立信任:

对六个月之前的宝宝来说,和父母建立信任是最重要的,这样一来,孩子可以全方位的建立安全感。这个时候的宝宝,见到熟悉的人会开心微笑,见到陌生的人会哭闹或者紧张,这就是宝宝最初的社会化需求。

因此建议宝妈宝爸尽量多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当宝宝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就快速出现在宝宝视线内,这样一来他就会和父母、周围环境建立信任,为将来的社会关系打下基础。

3、对周围产生好感:

坚持带孩子外出是一回事,让孩子爱上周围环境便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宝宝6-12个月的时候,正处在认生期,这个时期的宝宝见到陌生的人,会用哭闹来反抗。这说明孩子在反复确认自己的安全的、周围是友好的,因此就需要家长的极力配合。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不强迫孩子和不亲近的人接触,接受孩子的意愿。其次除了爸爸妈妈,也应该让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多进行陪伴,让孩子的认人从身边的人下手。

4、减少分离带来的焦虑: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当孩子一看不见自己的父母,就大哭大闹的场景,甚至连爸爸妈妈上个卫生间也要粘着。其实爸爸妈妈不是真的离开孩子,只是在孩子的认知里面,“看不见”就等于“离开”。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难关,才会让孩子将来带着爱和自信和他人交往。

各位家长,你的宝宝小的时候是否也分外粘人呢?其实以后的人际交往,都和小时候建立的安全感有关。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不妨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