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期节,带孩子们回农村的娘家小住,顺便让孩子们看看玉米是怎样收割的,长长见识。一天中午,家人都在午休,我家老大和侄女两个人在院子里玩,院子里有一些棒子皮,趁大人不注意,两个孩子从抽屉里找了两个打火机,一人一把,偷偷地将几片棒子皮抱到了角落里,将其点燃。
为了防止火势着大了,两人还事先准备了一盆水,点燃之后,又迅速用水浇灭。老爸睡醒,从房间里走出来,正好看到了这一幕,批评了两个孩子。得知情况后,我非常生气,狠狠地教训了孩子,这不是我家老大第一次偷摸地玩火,之前也有过一次,悄悄地在院子里点燃物品。
为什么越禁止孩子去做的事情,他越要去做
我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过我儿子,不准玩火,玩火有多危险,可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作用。我问儿子为什么我强调那么多遍,不能玩火,你却总是偷偷地玩呢?儿子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是好奇嘛,你看我不是把火扑灭了吗?”
见儿子这个样子,我知道之前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同样的感受,我们越是强调不能做的事情,孩子越会去做,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我们的禁止行为激发了孩子的叛逆。我们在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时,通常会说到“不”这个字,孩子对这个字很敏感,很抗拒,加上我们经常重复这个字,就会激发他的叛逆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做的事情,我越要试试。
如果孩子处在叛逆期,就更加叛逆。我儿子七岁半,正处在叛逆期,对我的禁止行为会更加反感,自然不会把我的话当回事了。
二是禁止孩子去做一件事,实际上在诱惑着他去尝试。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孩子总是把某个字写错,你可能强调过很多次,不要这样写,这样写是错的,可到考试的时候,你竟然发现孩子还是把这个字写错了。这是不是让你特别崩溃?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画了一个粉色的老虎,孩子们感到很新奇,然后老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并且禁止他们脑子里再想这只粉色的老虎,老师让孩子们睁开眼睛后,问孩子们心里想的是什么,结果他们都想的是那只粉色的老虎。
这个实验就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刚才的疑问,我们的孩子往往不会关注你所说的“不”,而是“不”后面连接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禁止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好奇,促使他更想去尝试。
孩子玩火,怎么教育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教育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只要将危险的物品,如插座、电源开关、打火机,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即可,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把物品藏起来的做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一、改变教育的方式,少说“不”字
之前,我们在前面讲了,你越是阻止孩子去做一件事,越会激发他的好奇心,叛逆心理,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少用“不”这个字眼,比如,把“你不准玩火”改成“玩火很危险”,孩子往往更能接受一些。
二、适当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强,你越是跟他讲不要玩火,孩子越想去探索,不如允许他在大人的陪伴下,适当玩火,比如放烟火,用打火机点燃废纸等,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就不会背着你做一些令你害怕的事情了。
三、教孩子自我保护常识
安全意识应该贯穿于生活之中,我们在使用电器时,要给孩子讲解,如何使用是安全的;在做饭时,告诉孩子如果油锅着火,是不能用水扑灭的,要用锅盖盖上;在楼道看到灭火器,要给孩子讲解如何使用灭火器;一旦发生火灾,要猫着腰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及如何快速、准确报警。
四、警惕那些易被忽视但伤害孩子的物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都会给孩子准备很多玩具,或者拿家中的一些物品给孩子玩,但你可知道有些物品也能带来火灾隐患的。
1.氢气球
在人群密集的学校门口、广场等地方,经常看到卖氢气球的小商小贩,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买。正规的氢气球要用氦气填充,但是小贩为了图便宜,都会使用氢气,氢气易燃易爆,在遇到明火或者与其他物品摩擦产生静电时,都会发生燃烧爆炸,很容易伤到孩子。
2.花露水
夏天为了防蚊虫叮咬,很多宝妈都会给宝宝涂花露水。江西曾发生过一起案例,宝妈给小女儿身上涂了些花露水,大儿子拿打火机玩,打火后,就听到妹妹撕心裂肺的哭声,女孩被严重烧伤。
花露水中70%是酒精,遇到明火很容易被点燃,所以,给孩子涂花露水后,一定要让孩子远离火源。
3.干燥剂
很多零食里面都有干燥剂,这看上去似乎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其实不然。央视曾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干燥剂拆开,将其倒入瓶中,并加入水玩耍,结果瞬间爆炸,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他的眼睛因碱性液体侵蚀,造成一只眼失明。所以,平时要教育孩子,远离干燥剂,不能把它当成玩具玩耍。
每年的10月13日,是国际减灾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其实,很多安全知识,可能我们做父母的都不甚了解,所以,我们平时也要多留意一下有关安全的知识,并将其告诉孩子,让孩子远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