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给我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个5岁的女孩不愿意跟父母说话,却经常对着一只毛绒玩具熊自言自语。
父母以为孩子得了忧郁症,急得不行,四处求医。
多次心理治疗后,女孩说了一句话:“因为玩具不会开口骂我”。
原来,女孩的妈妈性情急躁,经常无意间说孩子:
「你别添乱了……」
「哭什么哭?」
「你怎么这么笨呢?」
妈妈这些情急之下的口头禅,在孩子心中成了严厉的责骂。为了不惹妈妈着急、生气,她开始疏远妈妈,不跟妈妈说话,也不愿意跟其他人交往。妈妈知道内情后,流着泪对女儿说,这些口头禅妈妈一定改。
《超级演说家》中有句话: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我们明明那么爱孩子,却忽略了那些无意无心说出的口头禅,它们像一把把小刀,在孩子幼小的心上划出深深的伤痕。
你以为很随口的一句话,其实给孩子造成了许多心理压力。比如以下这些:
·控制孩子
“我说不行就不行!”
这些话霸道、专制,不允许孩子有异议和自己的思考。时间长了,要么收获一个同样霸道、专制的孩子,要么收获一个内向、懦弱、社交能力触底的孩子。
严密不透风的亲子之爱,有时就是伤子之剑。父母懒一点,给孩子一点自己做主的机会,又何妨?
·否定孩子
“这都不会”、“不许哭”、“你看看别人”
不停地否定孩子,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孩子是依靠周围人的评价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价值感的。
一个不被允许哭、发脾气、失败的孩子,会严重压抑自己,并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释放内心压力。
小时候经常被否定的孩子,一生都会苦苦追求他人的肯定。
·数落孩子
“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
经常被父母这样数落的孩子,会挫伤自尊心,他们会真的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更不愿意去尝试什么挑战,逆反心理严重。
·威胁孩子
“再不听话就不要了你!” 、“我数到三”
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源于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建立的前提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如果表现得好,父母就笑脸相迎;表现糟糕,就会冷若冰霜。孩子就会产生恐慌:我乖,才能得到爱;我不乖,就会被抛弃。
我们希望孩子满载本领,展翅高飞,很多时候又在无意识中用这些口头禅奚落他、打击他、挫败他,天底下,真是没有比父母更矛盾的了。
心理学上说:坏会比好更有力,更难忘。那些负面的情绪、情感和记忆会比正面的影响更大。
据某项调查,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一些词汇和言语类似: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强、怎么不去死!无意中给孩子内心造成了创伤。最后,他们把这些语言变成了犯罪的武器:枪,斧子,水果刀……
科学家们发现,应激语言伤害会让发育中的大脑发生部分永久性的改变。因语言暴力而造成的伤害,用爱是很难解决的,因为身体有记忆。
那怎么办?避免伤害的唯一办法,就是尽量不让它发生。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父母们先在嘴上别一条拉链,不随心所欲地对孩子说话。日常生活中,换换这些口头禅,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力量。
·适当的鼓励
“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也更能塑造乐观、积极、向上、自信的个性。
·给予尊重
“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越大越不想被掌控,给予尊重,适当放手,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育儿智慧。
·感同身受
“我知道你的感觉,它叫愤怒/难过/失望/不舍,我也经历过。”
多去感知孩子的处境、情绪和情感,给予共情,能让亲子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塑造,目标永远不是完美,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茁壮成长,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给予强大的力量。学会耐心对孩子说话,从小让孩子被爱包围,内心自信充盈,这将成为他一辈子的铠甲。
ps:大家好我是小新妈,科学育儿创新社社长,如果你也是一位焦虑的妈妈可以添加小新妈微信,拉你进入0-6岁分龄育儿社群,一起成为孩子喜欢的父母,也欢迎爸爸加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