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第一年最核心经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大手牵小手 10-23阅读:3416次

一晃开学已经两个多月,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们在考虑幼小衔接的事,而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家长们也正在各种适应和习惯培养中。

“大手牵小手”的小学家长群里,有位上海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家长贝贝妈,她热心地把孩子一年级时最重要的经验分享了出来——培养内驱力,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TO YOUR CITY

孩子的内驱力

VS

家长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TO YOUR CITY

文/ 贝贝妈

在幼小衔接和小学一年级这两个年段,真的是容易让人焦虑。幼小衔接的时候焦虑择校,进了小学则开始焦虑适应了。

坦率说,即便是考进了上实这样的学校,我也还是焦虑的,这里的孩子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幼升小的那个暑假,我也纠结过要不要提前教完拼音,要不要上什么课外班,甚至要不要提前把教材借来先学学。

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但让自己冷静下来后,我觉得,首先要找到鸡娃的“方向”,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找的老师、报的班、买的书……都可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到最后有劲无处使,皇帝不急太监急。

方向是什么?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每个孩子都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这样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

而就算我的尝试失败了,毕竟才一年级,应该会有足够的时间纠错;但如果这个尝试能成功,给孩子奠定的就是一个学习的基调,这比写几个字、会拼音这些简单的知识要有用得多。

请容我先说点鸡汤,因为到了二年级回头看,正是这一步想明白了,后面才水到渠成。

所以,虽然是简单的理念,但还是很重要。

我相信很多家长在“授以鱼”还是“授以渔”的问题上,都明白后者更重要,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却往往还是纠结于要不要上什么班,是选线上的还是线下的,要跟着哪个老师上等等具体问题。

有时,我们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具体,却离如何“授以渔”越来越远。

事实上,幼小衔接最重要的准备是要让孩子的心理逐渐成熟,有能力融入校园生活、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在我心里,小学阶段初期最重要的事就是:

1. 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2.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前一个是解决“主动学”的问题,后一个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如果激发了孩子的内驱力,孩子自己觉得“要”了,那后面选什么老师、上什么课、作业怎么做、陪读怎么陪……这些具体的事情才会有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

整个小学一年级读完,回头来看,激发孩子内驱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学会放手,让自己做到“不作为”。

其实这种“不作为”对于父母是最难的,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巨大的假设:失去家长的监督,孩子一定会把自己弄得一团糟。

而事实上,孩子都有天然的内驱力,他们希望得到父母、老师的认可,他们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付出时间和精力,趴在地上玩花花草草的时候他们专心得很;他们甚至已经开始有了小小的责任感,哪天能举着班牌带同学列队出门,对他们而言都是很期待的事情……

所以,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能比较坦然地对待孩子的淘气、走神和不自律,这些其实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过程;他们可能暂时管不好自己,但他们并不是不想管好自己。

父母适当的“不作为”,能赋予孩子更多的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自己能做到这些事情,也会意识到,有些事情就应该由他们自己负责。

说完鸡汤,来说点干货,说说我是怎么“不作为”的。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从一年级开学到现在,我都没有给贝贝削过铅笔,没有帮她整理过书包,甚至都没有陪在她身边一直盯着她去完成作业。

从入学第一天就用我的态度让她明白,学习完全是她自己的事情。

但“不作为”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隐性的关注和支持。我会一直关注她,在适当的时候给她一定的提示和暗中的帮助,以确保在“不作为”中激发出的是孩子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而不是孩子对学习的无所谓态度。

比如,前文提过,在开学前我们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拼音,只是通过挂图知道每个字母的基础发音。很多老生家长朋友也提醒过,因为学校进度真的非常快,所以最好能在暑假里面提前学习一下。

但我仔细权衡了下,觉得拼音是一个“规则”学习,对逻辑性比较好的她来说,应该不会很难;而我也不担心一开始她会落后,反而落后会让她体会到“知耻而后勇”,能让她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反复体验这种努力后追赶上的感觉,不要畏难、不怕落后。

于是,在新学期开始的一两个月里,我都没有管过她的家默,而几次测验的结果其实越来越差,直到要触底了。

这时,我问她,你现在学习拼音完全靠自己看来有点问题,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

她拒绝了我一次,可能是想自己努力一下,但结果还是不理想;还没等我主动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她来找我了,让我帮帮她。这时,我再把早已准备好的资料、网课等等资源提供给她,就水到渠成了。

当她在生日那天拿到默写100分的本子时,开心极了,她体验了努力就能学好的过程,我想这对她今后的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实,一年级要做到既能主动做,又能做得好,是很难的。在这个矛盾里,我还是选择先满足前者,允许孩子成绩有起伏,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当然,也不能完全放手,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这就是给孩子一个八车道,在这个范围内,都不过多干涉,但是车子一定是交给她自己,允许她慢慢开,等她技术慢慢成熟,相信她会跑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当然,身边也有朋友说,“你们这属于比较理想的情况,有些孩子可能这么一放手,直接就触底不反弹了,尤其是男生,根本不可能这么听话、这么‘要’的好吗?!”

其实,我们的开始也是曲折的,孩子自己理的书包肯定不如大人理的;孩子自己用卷笔刀削的铅笔肯定是要反复削好几次,而且还各种坑坑洼洼;孩子自己做作业,肯定会有偷懒、坐不住、走神等等,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进行引导和习惯的培养;这方面的具体方法,有机会我单独写一篇文章分享。

但有一点很重要——要让孩子有一种“这些都是由我自己完成”、“我能这么做,爸爸妈妈非常自豪”的感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成长,也感受到自己担当的责任意识。

不过,还是要重申一句——“不作为”是指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担当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暗中观察孩子各种表现。毕竟,六七岁的他们对很多事情的理解还不完整,所以,有时候又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家长。

比如,在初入小学的时候,除了要让孩子有自我担当的能力,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梦想,说出自己的梦想

不但要知道学习很重要,更要知道为何而学,有梦想才能托起未来。

而孩子有时对自己的愿望或者梦想有些懵懂,或者缺乏实现的勇气,这时父母就需要做一个“有作为”的家长,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梦想,并让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比如,贝贝有一次晚上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妈妈,美术老师选好课代表了,但不是我。”

我一听,第一反应先是安慰她,落选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但贝贝很沮丧地告诉我,“老师说想当课代表的同学可以去她办公室自荐,但是因为我不敢去,所以没机会当课代表。”

经过和她的沟通,我发觉她需要的其实不是“没当上”的安慰,而是“特别后悔没有鼓足勇气去做这件事情”。

明确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孩子确实不想去,那家长就不要强求,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

但如果孩子心里很想去,但仅仅是因为没有勇气不敢去,那就应该鼓励她,甚至有时候要“逼”一下,把孩子的潜能逼出来。

我权衡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得鼓励她再试着努力一次,哪怕被拒绝了也没关系,至少努力过。

于是我和她聊了很久,鼓励她,但第二天她还是没敢去;我也纠结了下,觉得孩子如果不想去,就不要强求;但我和她晚上谈了一下,发现她其实还是很想当这个课代表,而且画画一直是她的爱好,她就是觉得没勇气去自荐,所以我又做了一晚思想工作,希望她能为了自己的梦想克服害羞、鼓足勇气。

但到了周五放学,她依然没敢去。

那天接她放学的时候,贝贝的情绪更低沉了。我问了她的心情以后,建议她说:妈妈带你到校门口,你自己去老师的办公室,你如果不说的话,可能就真的没机会了,可能你以后在学校十年,都会后悔这件事情。

其实我想过,要不要说“你可以选择去,也可以选择不去”这样的话,但最终忍住了。关键时刻,还是要逼一下。

贝贝踟躇良久,终于鼓起勇气找到了美术老师的办公室,一推门就哭了,然后哭着和老师说出自己也希望能成为美术课代表的愿望。

哭完之后,出来,扑到我怀里笑了,笑得很开心很开心。

不管能不能选上,那一刻我都很欣慰,因为正是这样“逼”一下,让孩子觉得她自己能做到,努力过了,不后悔。

要说一句,老师也特别贴心,为了不让孩子失望,硬是编了一个“课代表副手”的工作给她,既没有让孩子失望,也没有让率先自荐的同学觉得有什么不公平。

这点其实很重要,家校配合,老师和家长一起,尊重每个孩子每一个细小的梦想,这样他们梦想的种子才能发芽啊。

养育孩子没有标准答案,我也还在摸索,这些做法是不是对,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坦率说,我也不知道。

但我只是希望把我体会到的重要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幼小衔接里,没有什么比孩子心理上的建设更重要,只要让孩子有学习的内驱力,允许犯错、允许等待,给予支持、给予信心,任何落后都能慢慢赶上,甚至是一种后发优势;而文化知识一时的超前真的不那么重要。

有一次我回家晚,贝贝向我投诉:“妈妈,外公居然要按照备忘录检查我每一样作业有没有完成才肯签字。太搞笑了,做作业是我自己的事情,如果我没有完成,第二天被批评的是我啊,为什么外公还要检查呢?”

那天我特别开心,因为觉得她已经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情,一年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

目前,贝贝的成绩也算不上优等生。但是她挺享受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家庭作业也没有让她觉得学习很痛苦,我们在一起享受着她成长的喜悦,这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育儿的这条路,没有100%行之有效的方法,别人的经验也不能完全复制,总要根据自家的情况,亦步亦趋,摸着石头过河。

也很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留言分享有什么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好方法。我们一起加油!

— THE END —

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