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钱志亮工作室(qzlgzs)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深受触动:
《你说的,我都会当真》
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话口无遮拦,总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但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父母又是他最亲近、最信赖的人,父母说什么,他都会当真。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好好说话,是做父母永远都需要学习的一件事。
有些话,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1
不随便和孩子开玩笑,捉弄孩子
在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的年龄段,他们很难分清玩笑是非。
可是仍然有一些家长,利用孩子单纯天真的天性,逗孩子、捉弄孩子,还觉得有趣,乐此不疲。
大人的不以为意,孩子们却会信以为真,脆弱心灵受到的震动和恐惧,是大人难以体会到的。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些逗孩子的话,却很容易就会摧毁一个孩子的安全感。
一位网友,小时候被告诉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瞬间开始不安、不自信,在家总是小心翼翼,学着看大人眼色,生怕惹父母不开心而被赶出家门。
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说:
“被大人们欺骗、愚弄和吓唬,孩子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这让他感到不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敢相信别人,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可能造成障碍。”
孩子再小,大人也要学会尊重孩子,当孩子问你一些问题时,不要觉得好玩而去逗他、欺骗他,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被其他人逗,出现哭闹、不情愿的情绪,请立马制止,严肃而坚定地告诉他:“对不起,请不要这样逗我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要让一句句玩笑话,伤了他的心。
2
不给孩子乱贴标签
很多家长说话太绝对、片面,常常因为孩子的一些表现就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冷冰冰的标签,是一种对孩子的刻板印象,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孩子内心会强化对自己的负面认知,不良行为反而会愈演愈烈。
比如说孩子笨、蠢,孩子在做事时往往就会表现得笨手笨脚,因为他会在心里暗示自己“我就是又笨又蠢的,肯定做不好的”,结果就真的做不好。
家长应该记住,孩子做错事或者表现出什么情绪,对事不对人,针对事情进行评价,不上升到孩子人格方面。
孩子害怕了,问清原因,接纳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勇敢面对和战胜恐惧;
孩子考试失败了,和孩子一起找出不足,一点一滴地进步。
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永远不要把孩子框定在你随意贴上的标签内。
3
不否定、打击孩子
中国的父母,常常奉行打击式教育,总是喜欢否定孩子:
来自最亲近人的评价,是最扎孩子心的,也最容易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的否定、打击,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他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敏感自卑,优柔寡断、惧怕挑战、一生难以有所成就。
教育孩子时,父母要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有些伤人的话,没把握好分寸,不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情绪管理,让自己冷静下来再讨论孩子的问题,有些话就是因为在气头上才口不择言。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
赞美、肯定、信任、接纳,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调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父母不妨多一点鼓励和肯定,孩子会更自信、健康地成长。
4
不随便许诺孩子,却不兑现
生活中,很多家长为了达到目的,经常喜欢随口哄哄孩子做出承诺,来让孩子听话,但最后却不兑现。
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的随口一提,孩子却会当真,开开心心等待,最后却换来巨大的失望。
不守承诺的父母,伤了孩子心。
日剧《四重奏》中,有一句台词说:“比悲伤更让人难受的是空欢喜。”
知乎上一个网友,小时候父母承诺他去游乐园,他激动万分,临近几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做了好久好久的准备,结果因为一些事情父母不兑现承诺,还批评打骂他。
他从此对游乐园充满厌恶,再也没去过。
“那种感觉,这辈子都无法抹去,每次看到游乐园,只会让我想起那个脆弱、愚蠢、又可怜的自己······”
亲子间信任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但随口一句“空头支票”,却可能毁掉孩子对你的信任。
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会降低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话语的分量,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作为父母,你说什么孩子都相信你,请你也一定不要轻易辜负孩子的信任。不随便承诺孩子,一旦许诺,必定兑现!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原文标题:《父母随口说的话,孩子却都会当真!》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