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联结,让孩子的心离你更近?(1)| 分享

作者:博苑儿童之家 10-30阅读:2137次

编辑:小苏

了解孩子的内心,有秘笈吗?

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想了解孩子的内心,”秘笈”是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

1

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钥匙”。

一、归属感: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家长们尽量让孩子感受可以选择,把句子里的”不要”变成”可以”。举例来说,天色已晚,但孩子玩滑梯不想走,父母怎么说会更有效果呢?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1.“时间很晚了,不要再玩滑梯了。 ”(孩子可能还是一拖再拖……)

2.“10分钟以后我们要离开了,你是接着在这玩滑梯,还是去那边玩跷跷板?”

第2种表达听起来不但可以接着玩,而且可以玩两种,但又设定了清晰的界限。(对于小小孩,还不清楚10分钟有多长,建议用定时器会更明确。)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有可以选择决定的感觉。

三、胜任感:孩子觉得他能做到。

例如”我会画水粉””我能滑轮滑””我能和伙伴合作搭乐高大楼”等。

我曾在一个幼儿园里看到一个2岁半的小女孩认真专注地剪指甲,我当时很吃惊。怎么指导的呢:老师先让孩子剪手样的纸板(下图),在”指甲”的位置用铅笔涂黑,再让孩子们把脏的那小部分自己剪去,她剪得非常认真和专注。到后来练得熟练了,细微动作控制好了,再尝试让她自己来剪指甲。

2

了解孩子的三种心理需要,对家长有什么帮助呢?

这样家长就像有了一幅“教养地图”。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

换句话来说,如果满足孩子相应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改善了。

比如自暴自弃的孩子,往往是缺少胜任感。这时要做的是鼓励他小步渐进;

兄弟姐妹相争,往往是为了争夺父母的爱,要着眼于如何满足孩子的归属感。

有些具体情境要综合考虑,可能会同时涉及孩子的这三种心理需要。

3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幼儿园的这个老师说,”理查德,立刻给我停下,昨天我告诉你们男孩子不要从椅上跳下来。”我们看到,他从椅子上跳下来还挺开心,结果老师训他一下就不开心了。

”我早就跟你说过,告诉过你……”

这种句型真的很常见,但即便是成年人的我,也很讨厌听见别人这么跟我说。

这种管教方法在中国教育里可谓司空见惯,甚至到小学初中,很多老师还是用这种方法。这个老师试图维持整个课堂的纪律,但是对这个孩子的感受、想法没有接纳。这种情况下呢,孩子有可能会因为害怕惩罚,暂时停下了动作。

但图中孩子下撇的嘴角透露出心里的不满。口服心不服,在惩罚的威胁下,孩子即便暂时遵守纪律也是外在动机。

更有教育智慧的做法,下图中的老师对孩子说:

”理查德你很想跳是吗?”(大家注意,这首先是跟着他的关注点,跟着他这时候的想法,你是不是很想跳啊?至少他深度理解和接纳孩子此时的意图和想法。)

”规定是不可以从椅子上跳下来的。”(同时也设定了限制。孩子的感受、情绪、想法都是可以接纳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孩子的行为。)

老师还蹲下身来(用非言语的动作,体现了尊重和平等),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过会儿到操场上让我看看你能跳多高,跳多远。”这句话很重要。说明老师认为你从椅子上跳下来,本身没有不对,只是在课堂上是不适合的。但是如果在课后的时间到操场上,老师很乐意看着你能跳多高,跳多远。

这是一种欣赏的态度,这种欣赏包含着对孩子的接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归属感)、对孩子自主性的认可(你可以跳,自主感),还包含对孩子跳跃能力的肯定(胜任感)。

这样的回应方式,兼顾了孩子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