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了一天,妈妈为什么还要为别人家孩子做晚饭?

作者:央视少儿 11-03阅读:844次

每周三,西西妈妈都会和办公室的同事打好招呼,比正常下班时间提前早走一会儿。

一出单位,西西妈妈就风风火火直奔菜市场,买最好的肉、最新鲜的蔬菜、最贵的调料。有时候,西西妈妈甚至都来不及挑选,直接挑货架上最贵的菜品买走。

到了家,西西妈妈就赶紧钻进厨房,噼里啪啦、里里外外一通忙活。西西妈妈是有名的厨艺高手——很快,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饕餮就摆在了西西家的饭桌上。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西西妈妈心疼西西学习辛苦,给西西每周一次的特别加餐。不过,仔细一看份量,这桌美食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的饭量,足够六七个小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

这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西西妈妈牵头,给西西组织了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参加的孩子都是西西班里的同学。每周三学校没有选修课,这几个同学就会聚在一起,完成作业,有时候还比赛着做一些课外培训题。

西西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西西妈妈发现,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的效率往往会比一个人学习的效率高。几个小孩子互相监督,甚至是比赛着,西西的作业很快就能做完了。平时磨磨蹭蹭一两个小时的作业,往往这天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除了学习之外,西西妈妈也希望西西能够和班上的这些同学多接触、多交流,不仅能够对西西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有所帮助,长大了这些要好的同学也能够成为可以互相帮助的“人脉”。

其实,西西妈妈还有一个“秘密”没有明说——这些放学后和西西一起学习的孩子可不是随便找的,他们都是西西班上的“好学生”。西西妈妈希望西西从小能够和好学生多在一起,他们的一言一行、学习习惯、做事方式都能够给西西提供学习的榜样。

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是为了西西,谁会为了别人家的孩子,又是请假,又是忙里忙外精心准备饭菜呢······

其实,像西西妈妈一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在追逐名师、课外班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将目光放在孩子的“朋友圈“和学习氛围、环境上——孟母三迁、同伴效应正在逐步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

昔孟母,择邻处。”这是《三字经》里面告诉我们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数次搬家。

这说明,古人也早就明白,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现代经济学和心理学上相应地也有“同伴效应”的概念:孩子的伙伴们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无数次的实验也证明了这种影响确实存在。

各位爸爸妈妈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小时候,我们出去玩,爸爸妈妈总会不放心地问:"跟谁出去玩啊?”这时候,如果我们搬出一个学霸的名字,家长们往往无条件放行;相反,如果我们说是和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出去玩,家长多半就是会严厉拒绝。

其实,从最质朴的生活经验里,我们也能领悟到学习的真谛。

现在,很多家长,动辄花高价买学区房,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但是,学校上课的八小时之外呢?往往成为了被忽视和遗弃的角落。

大多数孩子放学后,都是独自闷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者下班的爸妈,忙着应付学校的作业。孩子失去了共同学习的环境,失去了同伴效应的激励,效率大幅度降低,写作业磨磨蹭蹭,原本并不沉重的作业负担“显得”格外沉重。

占据了孩子相当时间的各种补习班,无论是孩子和家长的目的性都十分明确——学知识、学技能,学完即走,很少有孩子会和课外班上的同学产生什么互动,或是成为朋友。

孩子,似乎成了一个人在战斗的勇士······

家长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圈、社交圈,让他和周围的孩子成为朋友、知己和学习上的伙伴们,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更有助于他们身心的成长。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孩子,知识的学习、记忆其实倒应该是在其次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性格的正常发育应该是首要任务。家长整天让孩子一个人埋头于学习,其实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家长在学校外,能让孩子更多地与伙伴共同学习、交流,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反而会更大,也更有效果。

学习、成长很辛苦,别再让孩子一个人去战斗。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