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经意的一句话,竟把孩子推向了深渊!看后一惊,我也经常说

作者:拜托了妈妈 11-06阅读:4178次


这两天,我一个朋友正在为一件事烦心:


她和老公最近经常出差或加班,孩子交给婆婆照顾的时间比较多。婆婆带孩子哪都好,唯独经常会用“你再哭,你爸妈就不要你了,就不来接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孩子,想让孩子听话。


最近就发现孩子的情绪很不好,每天叽叽歪歪,动不动就哭,还特别黏着我,生怕我一转眼就不见了似的。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些老人经常会为了让孩子听话

无意间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

小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


轻则孩子心里充满恐惧

挑拨亲子关系,孩子变成两面派


重则造成孩子的错误认知

将来吃大亏、闯大祸

甚至因此将自己置之险地恐丧命

↓↓↓


“你爸妈不要你了”

孩子不懂是玩笑

充满恐惧和伤心


记得之前看到一个新闻:只因邻居大妈一句“你妈不要你了”,6岁姐姐竟将满月弟弟从十楼扔下去,当场摔死!

一对夫妻,女儿6岁,后来又要了老二。因为刚生了老二,妈妈有时候照顾不过来,就把6岁女儿偶尔托邻居大妈照看一会儿。邻居大妈总爱逗这小女孩:“你爸爸妈妈给你生弟弟了,不爱你了”“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还是来我们家当女儿吧”……

小姑娘每天都活在“因为弟弟出生,所以爸爸妈妈不爱我的恐惧之中”,直到弟弟办满月酒那天,她彻底爆发了。趁大家不注意,竟然将熟睡的弟弟从10楼扔下去,造成弟弟当场死亡!


虽然这只是个出现在二胎家庭的极端个例,但无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二胎家庭,这种“你爸妈不爱你了”“你爸妈不要你了”逗小孩的话都是大忌。

小孩子心智不成熟、没有太多的分辨能力,尤其是亲近的人或老人说出这样的话,孩子不知道这是在逗着玩,就可能信以为真。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这样说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恐惧“被抛弃”“不被爱”,时时刻刻都害怕失去爸爸妈妈的爱。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致命的!

所以,不管是楼下大妈,还是天天都照顾孩子的婆婆妈妈,再亲近的关系,都不能允许他们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一旦听到,必须阻止。或马上跟孩子澄清:“这不是真的,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以巩固孩子的安全感,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



“你们和孩子计较什么”

纵容错误行为

把孩子宠上天,将来会吃大亏


这是我在电梯里看到的真实一幕:


电梯里有一对小夫妻,妻子已经怀孕六七个月的样子。半途中又进来一对祖孙,孩子5.6岁的样子。

一进电梯,小男孩就盯着孕妇的肚子看,还忍不住上来摸了摸。“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不喜欢被摸哦”,孕妇笑着说。孩子不但不住手,反而一巴掌朝孕妇的肚皮拍去。孕妇的老公终于忍不住发火训斥了孩子。

谁知,一直在旁边站着的老人赶紧护住孩子说:“他还是个孩子,你们和孩子计较什么”。

不知道这句话你是不是也很耳熟?

带孩子和老人一起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孩子满地打滚非要买玩具,家长不同意,老人一句:“你们和孩子计较什么”

孩子在飞机上、餐厅中、电影院里,经常会遇到熊孩子不守规矩、大喊大叫、上蹿下跳,踢别人椅背……大人不但没有歉意,反而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孩子就这样”

我就想问一句了:

小孩不懂事,难道大人/老人也不懂事吗?!

深圳划车事件:4 名不到 10 岁的孩子拿着石块刮车,比谁刮得多。于是短短的 5 分钟内,54 辆私家车被玩坏,维修费用超过 15 万元;

江阴抛砖头事件:两个孩子因为无聊从 24 楼往下抛砖头,砸死了一位准新娘;

长沙女童坠楼事件:3个孩子一起进电梯,其中一个 5 岁的小男孩按亮 18 层后,将 2 岁小女孩关进电梯,惊慌失措的小女孩翻过围栏坠入天井,不幸身亡。

难道真要等到哪天

因为大人的包庇和纵容

致使孩子酿成大祸的时候才悔之晚矣吗?!

小说吃亏,大说闯祸的这些孩子,背后多半有个管教不力的家长。但最后为错误买单的,还是孩子自己!

在这方面,我还真是挺认同戚薇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戚薇曾在一档节目中,聊起她与女儿lucky的日常:

lucky看上了戚薇的一条漂亮裙子,因为非常喜欢就不让妈妈穿走。但戚薇坚持这条裙子是自己的,一定要穿走。

她与lucky会用大人的方式沟通。因为她觉得对待孩子绝不能惯着,不能说你年纪小就有道理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是不对的!


在对待女儿的无理要求下,戚薇没有一味妥协,而是想办法沟通教育,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戚薇的育儿观: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小孩,就可以为所欲为。

她不希望等到外面,由别人来告诉孩子这个道理。当别人帮你教育孩子时,就不会像你那般口慈心善、和蔼可亲了。

如果在孩子每次犯错的时候都以“他还是个孩子,别跟孩子计较”为借口为他开脱,孩子就会误以为“我做什么都是可以的,都是不会被惩罚的”,因为孩子从来都没有真正体会过“什么是错”“错了是要付出代价的”……

孩子小的时候,不管是老人的溺爱,还是父母的护短,一定不能说出“你们和孩子计较什么”这种话,这是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包庇和纵容,现在把孩子宠上天,将来吃大亏、闯大祸、栽大跟头的还是孩子。



“再不听话,让警察抓你”


产生心理阴影

警察就是这样被曲解的


还记得前阵子那个新闻吗:

3月27日,六安市特警三大队的民警接到路人报警电话,发现一个边跑边哭的走失儿童……警察赶到后,上前询问孩子的情况:“叫什么名字呀?在哪里上幼儿园呀?”谁料,没看到警察还好,一看到警察叔叔,孩子哭得更凶了……

吓得警察赶紧解释:“小朋友我们是警察叔叔!我们是好人”,但不管警察叔叔怎么解释,怎么哄孩子(又送礼物、又带孩子坐警车)都无济于事,孩子就是哭的个不停。


估计整个哄孩子的过程,警察叔叔的潜台词是酱婶儿的:我们做错了啥?我真是好人呀?!


而孩子在这惊恐的半个小时,心里可能一直在默默祈祷:警察叔叔别抓我~警察叔叔好阔怕~


本该是让我们感到最安全、最可信的人——警察,为什么能让孩子如此害怕?背后肯定有个经常拿警察吓唬孩子的家长,让孩子对警察落下了心理阴影。

老人带娃,因为体力有限,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懂得也少,总觉得“必须让孩子有个怕的人”才好管孩子。常常会听见老人这样说:“再不听话,就让警察把你抓走”、“在哭,让警察叔叔把你关起来”……


新闻中这孩子很幸运,被好心人发现,还有这么多暖心的警察叔叔陪着,直到爸爸妈妈来把他接走。但我真的不敢想象,那些害怕警察,看见穿制服的人就躲着走的孩子,如果真的遇到危险,还能向谁求助!

之前还有个新闻:

一个孩子被人绑架了,小孩曾有一次趁犯罪分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跑了出来,在小孩逃跑的过程中其实有两次求救的机会,一次是看到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另一次是看到停在路边的警车。

但是由于家长经常用警察叔叔抓小孩的来吓唬孩子,让孩子形成了“警察叔叔=坏人”的想法,而不敢向路边的警察求助,后又被犯罪分子抓走!

这些遇到危险不敢向警察求助的孩子

之所以把警察看得比坏人还恐怖

都是被家里人错误的教育方式吓的!


所以,别再用警察来吓唬孩子了,尤其是要跟爱这样管孩子的老人说清楚利害关系。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警察是好人、警察不可怕,遇到危险,一定要第一时间向警察求助!

除了警察,医生、护士、老师、妖怪、大灰狼等也是老人常用来吓唬孩子的角色,隐藏的危害可能是你短时间内看不到的,但影响却很深远:

拿医生、护士吓唬孩子——孩子难受、生病都不敢告诉你,更不愿去医院;

拿老师吓唬孩子——小心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厌学了;

拿妖怪、老虎、大灰狼…来吓唬孩子——孩子可能会怕黑、胆怯,甚至抑郁……




“都怪椅子,把你绊倒了”

孩子变得没担当

什么都是别人的错


前两天我去朋友家做客,我俩聊得正起劲,原本在旁边自己玩的宝宝突然大哭起来。转头一看,宝宝一边使劲用小手拍打椅子,一边哭喊:“打你、打你”。

朋友把孩子哄好后回来无奈的说:“哎,真没办法,平时奶奶带他的时候,宝宝摔倒后哭,都是用‘打桌子、打椅子、打地面’来哄宝宝,一来二去,孩子也学会了,自己摔倒就打桌椅出气。”

这真的很可怕!这样做相当于告诉孩子:“你摔倒了是因为桌子、椅子的原因,所以要打骂它们”。本来孩子没碰疼,家长越是安慰哭闹得越厉害,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会首先怪罪周围的人或者环境,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错,怨天尤人,变得很没担当。

小宝宝难免会有摔倒的时候,家长需要过去先检查一下宝宝是否受伤,如果没有受伤,孩子也没哭,而是自己站起来该干嘛干嘛,家长就不用再管了。


如果孩子哭了,可以轻轻拥抱孩子说:“我知道你摔倒了有点疼,你想哭就哭一会吧”。通常,孩子可能会哭一会儿,不过很快,就会被别的事情吸引,忘掉自己刚刚摔疼的事了。

对此,西方家长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看到孩子摔倒,会走过去,蹲在孩子身边,说“Are you ok?(你还好吗?)”

如果孩子回答“Ok,I’m fine.(是的,还行。)”表明这个孩子能很快从摔倒后紧张的情绪中回到理性的思考上来,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如果孩子没有这样回答,还沉浸在紧张的情绪中,父母又会说:“Do you need help?(需要我的帮助吗?)”根据孩子的需求给予他帮助,并提醒他以后要小心些。

让孩子感受到摔倒、磕碰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造成的,以后就会小心了,而不是把遇到的挫折总归咎于他人,这样孩子才能不断的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成长!




“别告诉你妈”


不仅挑拨亲子关系

还让孩子变成两面派


许多老人带孩子都是“隔代亲”,对于孩子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顺,甚至毫无原则,尤其是奶奶带孩子的时候,本来就面和心不合的婆媳关系,在孩子身上再次上演开拉锯战。

“别告诉你妈,今天吃薯片了”

“别告诉你妈,今天玩手机了”

总之,平时爸爸妈妈给孩子立下的规矩,一旦被老人打破,总是要嘱咐一句:“别告诉你妈!”在疼爱自己孙子、孙女时,却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和依恋。

这句话的危害在于:


孩子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弱,老人总是这样说,孩子会觉得“奶奶对我好,妈妈对我不好/奶奶爱我,妈妈不爱我”,“妈妈太严厉,总是管着我,还是和奶奶在一起好,想怎样都行”……

如果说这是挑拨母子关系的一句话,一点也不为过。老人这样带孩子,孩子会慢慢和妈妈疏远,甚至看见妈妈就害怕。长大一些后就会变得“两面派”,更多的“错”事不愿和父母说,或学会说谎。



怎么沟通

老人更容易接受


说了这么多在育儿中“老人常说的”“错误的”“危害大的”“不该说的”,听到了要及时阻止的话。不少妈妈可能也对此苦不堪言:“我也知道不好呀”“我也想阻止啊”“老人才不会听呢”……


确实会有这样的状况

但不能因此就一味迁就、忍让

而是努力尝试找到更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一次不行就两次

劝阻、制止是必须的

↓↓↓

☞ 别在生气、愤怒的时候,和老人说

我们都知道,一旦情绪出来,就不可能好好说话。所以要尽量避免在有情绪的时候,和跟老人沟通,老人也会有情绪,这种沟通的效果一定不好。

可以先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一下,再跟老人说:“妈,我觉得这样子可能不太好,咱们换一种方式说会更好”。具体换怎样的方式,也要跟老人仔细讲讲。

☞ 句子的主语从“你”变成“我”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过的话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我们说话时候,开口便往往会以“你”字为主语。这样的语气太过命令性,很容易激怒对方。

一个句子用“你”做主语的时候,老人听到的就是批评和自己的各种不是;


一个句子用“我”做主语的时候,老人才有可能听到你的客观建议和内心想法。

比如,我们不说:“你别老跟孩子说‘让警察抓走’”

而是,我们说:“妈,我觉得总跟孩子说‘让警察抓走’这样的话不好,因为……”“我觉得……,这样说更有效,您可以试试”

这样的沟通,既劝阻了老人错误的说法,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及告诉老人为什么这么说不好,同时又建议性的给出合适的说法供老人选择,也表达了尊重之情。

☞ 别光顾自己进步,也要带着老人一起学

很多时候,老人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错话、用错方法,并不是故意的,更不会是希望孩子不好,而是他们不知道这样说错在哪,怎么说更合适。所以才会犯错误。

妈妈们在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看书、听课、微信文章等获得最新、最好的育儿方式时,也别忘了拽着自家老人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