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培养孩子的真相,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作者:兰海说成长 11-06阅读:5402次


5岁男孩的15页简历刷爆了朋友圈,大家都被高级的PPT排版,清晰明了的表达,数字化、图片化的呈现方式惊呆了。但是在各种批评指责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和人心。

这份简历描述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吗?

显然不是。


在城市的大街上,如果你采访任何一个家庭,询问父母以下的问题:

1)你的孩子看过多少书?

2)你的孩子去过哪些城市?

3)你的孩子有哪些爱好?

4)你的孩子性格是什么样的?

5)你的孩子学画画唱歌吗?做运动吗?

6)你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7)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什么?

8)你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怎么陪伴孩子?都玩些什么?

我想,把这些被采访者的回答转变成为一份PPT,也应该是有理有据,有数字有图片的简历。

5岁男孩的简历,我看到略高水平的部分就是英语阅读的数量、识字量和数学能力。但是如果正好是孩子喜欢不排斥学习的、擅长的、热爱的,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对着冰冷的简历肆意评价,了解过孩子吗?知道他学习的状态吗?我们接受普通人的选择,为什么不能接受除此之外的、略显不同的孩子呢?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几乎找不到一个不上课外班的孩子。画画、唱歌、运动、机器人、数学思维、阅读都会是孩子们必须有的生活,这是对的?还是错的?

孩子的成长是由三方合作完成,家庭教育为主导,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支持合作。社会教育提供了幼儿园缺乏的,而家庭教育认为重要的内容。只要是符合孩子科学的成长规律,孩子能接受的,家长经济条件能承受的,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可以的选择。

如果是孩子从小的学习在合理的范围中没有错,那么这份简历就对了吗?

并不是。


这份简历真正看着别扭的并不是里面的内容,而是表达方式。

如果说简历是自己的人生、学习经历,那么这个“自己”应该是谁?显然是孩子。但这份简历是成年人的视角、成年人的表达方式来讲述了一个孩子的经历,显然这样的角度不是一个孩子的角度。


很多孩子和我是朋友,他们有的也看了很多书去过很多地方,业余生活也很丰富,但是他们和我聊天说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特点,肯定不是这样表达。

这样简历表达方式的背后是学校的要求?还是父母的想法?


或者说成年人“替代”孩子的表达,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拥有众多本事的小男孩是用自己的一幅画来讲讲自己,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排斥和反感吗?

在这个爆点事件之后,我却想聊聊别的。


这样随意不加隐私的传播是怎么发生的,孩子的名字、父母的背景、家庭的信息都在互联网上被肆无忌惮地扩散。我们每个人都有评价的权利,但是否也应该有保护别人隐私的责任?

对于孩子和家庭的揣测,很多评价都把重点放在父母的职业上,工作好收入高,愿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都该做的事。我看到的却是很多评价中藏着满满的醋意,是一种用轻蔑掩饰的嫉妒。

在感叹这份简历的时候,我们是否认真的看过,仔细地分析梳理过?如果我们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足够了解,我们就知道,就算孩子不上任何课外班,幼儿园里也能学习到很多的内容。

我们不满的到底是孩子学习了这么多?还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自己5岁的人生?我们是对别人的不满,还是对自己的遗憾?估计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不正常的是简历。平心而论,就算简历属实,这样的孩子,也不是异类,只能说是一个学的比较多、生活丰富的孩子。但是,最糟糕的,不是简历,更不是孩子,而是那些围观的人和诸多恶意的评价。


0-6岁是人生很重要的成长阶段,符合科学成长规律的学习是需要,尊重孩子的心理能力、认知水平,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也是需要的。这里面的分寸把握在父母。

各种培训班、学习机会、线上线下的活动,到底什么是孩子需要的,什么又是父母需要的呢?在开放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焦虑在不断填满父母的内心。

站在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来做选择,是我们能做正确决定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