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背后的原因竟让你心疼……

作者:超级育儿师 11-08阅读:849次

作者:匠匠老师

成长案例分析:

嘉嘉,4岁。妈妈发现,嘉嘉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面,都有一生气就动手打人的表现。有天,嘉嘉在家里和爸爸玩球,爸爸开个玩笑,他就要动手了;还有一次,妈妈带他到外面去和小朋友踢球,踢着踢着,嘉嘉就和小朋友动起手来。

妈妈觉得很疑惑:为什么看上去乖巧懂事的孩子,一生气就忍不住打人呢?这样长大后是否会有暴力倾向呢?

为什么孩子爱“打人”

01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

4岁的嘉嘉,语言发展能力虽然处在高峰状态,但是他特别需要学习,如何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的前额叶(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远远没有发育成熟,还不能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行事难免容易冲动。

再加上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嘴上说不清楚就会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大发脾气,孩子打人,大多数情况都不是有暴力倾向,家长们不用特别担心。

02家长没示范正确地表达情绪的方法

平时在家里,家长没有给孩子示范情绪表达的方法与内容。不仅没有教孩子如何表达情绪,也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

嘉嘉的妈妈只关注孩子打人了,但并关注孩子为什么喜欢用肢体表达情绪,而且在没有问清事情缘由的情况下,上来就指责孩子打人不对,做了特别绝对的判断,这也是不对的。

03“打人”不一定是欺负人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打人”不一定是欺负人.他们最初就是通过嘴巴和手,来探索外部的世界。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看到喜欢的人时,也会用“打”的方式去接触,但这并不是孩子间的肢体冲突。

当然,父母都怕孩子下手没轻重,所以,可以趁机教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并且帮助孩子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必须要让孩子知道,“打人”不是一个好的动作,如果孩子理解不了,可以在陪孩子玩的时候拉住他的小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给他做示范,让孩子进行理解和模仿。

孩子打人了,家长该怎么做

一旦发现孩子正在打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立刻坚决地制止。态度要坚定,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带他离开“打人现场”。这样能帮他的情绪降温。然后,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事件,帮助他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而打架,你可以这样跟他回顾:“你刚才非常生气。你想玩那个小汽车,他却不给你。”这样说,孩子感觉被认同,就会开始平静下来。

接着,你可以启发孩子想办法:“你想玩小汽车,其实还可以想其他办法。跟他商量一下,用其他玩具跟他交换。要不然,轮流玩也行。或者,你还有什么办法?”

当孩子开动脑筋开始想办法,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

孩子冷静下来后,别忘了提醒他跟对方道歉。道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友好。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和孩子相互理解,不仅包括要孩子理解为什么需要道歉;你也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

如何预防孩子“打人”

如果孩子爱打人,首先家长要反思,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没有鼓励暴力的因素

比如,短片中的嘉嘉,有次动手的时候,妈妈还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说:“生气的时候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打人”来获得关注。

另一种极端的方式是,一看到孩子打人,家长就觉得特别气愤,把孩子揍一顿,用惩罚的方法让孩子“长记性”。这样本身就是给孩子做错误示范,让孩子以为可以用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

孩子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比我高大、有力气,他们可以教训我, 我也可以教训比我矮、比我小的人。”

另外,有的父母,孩子打人了也骂他,孩子被打了也骂他,这样会给孩子建立一个模糊的是非观,他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说,不是孩子“喜欢打人”,是孩子“只会打人”。不管是害怕还是愤怒,他只知道这一种表达情绪的办法。对于这种孩子来说,科学正确的教养方式,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戒掉”打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