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忌讳用错了方法。方法错了,就容易把孩子引入歧途,越费工夫,错得越离谱。
这四种教育方式,不仅苦了家长,更苦了孩子!
01
超前教育
越来越多的家长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信条,于是一个个开始竞争起了“超前教育”。
听说邻居家孩子报了钢琴课,趁着孩子没上小学,赶紧报个小提琴班;看到班里小孩上奥数班,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逼着也要学奥数;朋友家小孩5岁开始学英语,那我们家宝宝4岁就得开始学……
越来越激烈的抢跑思想下,家长生怕自家孩子落后别人家孩子半步,于是不停地攀比,盲目地追赶,可最后又换来了什么呢?
上周接皮皮回家的时候,恰好碰见邻居训斥自家小孩:
“花这么多钱让你提前学,真是白学了你!”
我十分惊讶,因为那孩子一向是大家羡慕的对象,还没上小学,父母便早早为他报了各种学习班,于是上小学的时候便比其他孩子突出许多。
后来仔细了解才知道,孩子开始当然有优越感,可慢慢地,别的孩子学习兴趣正浓的时候,他却产生了厌学心理。差距一点点缩小,优势慢慢消失,学习一落千丈,而他也对父母的逼迫产生抗拒心理,吵着再也不想去学校了。
如今,超前教育的泛滥、起跑线上的抢跑,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跌入“焦虑”的黑洞,以为晚一步学习,少一项技能,孩子的人生就会落后一大截。
而事实上,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些在起跑线上拼了命的人,往往中途就被累死,反而是适时分配体力的人,成为了最终的冠军。
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如此,超前的教育从来不是成长的催化剂,最好的养料,是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给他最适当的锻炼。
焦虑着抢跑的父母,幸运的不过赢在短暂一刻,不幸的却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02
吼骂式教育
我们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了许多伤害孩子的事情,比如:吼骂。
朋友肖肖便是从小被爸妈吼大的孩子。爸妈脾气急,凡事都靠吼,小时候不小心摔碎碗被吼、成绩考差了被吼,就连没听到爸妈的呼叫都会被大吼一顿。
她从小便学会了小心翼翼,因为生怕一点做不好,就换来父母一顿吼骂。
吼骂完父母总对她说:“你以为我舍得骂你吗?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可是她却在父母一次次的吼骂中变得胆小、自卑,害怕犯错。父母的吼骂之下,她感受到的只有语言的暴力和心灵的伤害。
如今她也有了孩子,却发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她总会忍不住吼孩子。
每每提起吼骂,许多父母懊悔不已,因为吼骂多半是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也有父母不以为意:“我们当年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吼两句又能怎样?”
这样的父母恰恰说中了背后的恶果——吼骂成了一种轮回。
吼骂其实是最没用的教育方法,父母费力气去吼骂,孩子在恐惧中屈服,却根本没明白父母想教育的道理,最终徒劳无功,只会陷入下一个吼骂的循环。
03
打击式教育
一种教育方法认为:打击才是对孩子最快的激励。这也是许多家长都在实行的“打击式教育”。
一位知乎网友曾分享他的经历,他与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却接受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同样是考98分,朋友获得一份大餐的鼓励,他却只得到父母的打击:“这么简单的错误都犯,没出息。”
一同去参加比赛,朋友的父母鼓励说尽力就好,他的父母却在一旁打击:“我看你还是别去浪费时间了,就你这样肯定不行的。”
同样的事情,朋友得到的是正面的鼓励,而自己得到的却总是负面的打击。对比朋友的阳光自信,他发现自己总是很自卑,对事情抱着悲观的想法,甚至走在街上都会在意别人的眼光。
打击式的教育看似是一种激励的方式,实则是架在孩子身上的一把刀子,逼着他前进的时候,伤害也深深印在他的身上。
在打击式教育下,孩子自信受挫,对父母心生怨恨。父母丢了孩子的心,孩子丢了对未来的信心,最终苦了孩子,也苦了父母。
04
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无疑是一碗教育孩子的毒鸡汤:
小孩的天性就是玩,所以就该让孩子释放天性,享受童年的快乐,所以别给孩子压力,别逼孩子学东西……
这一碗碗鸡汤说得很美好,可是小时候享受着所谓快乐教育的孩子,长大却在吃着社会的苦!
表姐家的孩子,就吃够了这碗毒鸡汤的苦。小时候快快乐乐,啥也不学,如今到了高中,发现身边朋友一个个身怀绝技,自己却什么特长也没有。
最要命的是,习惯了以往轻松的教育,现在的她根本适应不了高中的节奏。班里许多同学早早便预习好了功课,她却只顾着玩乐。看到她与同龄人的差距,父母更是一边懊悔一边着急。
每个孩子都有权享受每个年龄阶段的快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要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努力。所谓快乐教育,不过是让孩子在玩乐中止步不前。
我们不主张太多的超前教育,却也不赞同完全的快乐教育。因为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刻的轻松,只会成为未来的重负。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仅影响孩子童年,其烙印更将伴随孩子一生。好的方式会成为孩子的人生信条,坏的方式却会留下一辈子的伤痕。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独特的种子,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长或打击挫败,来换取他们更快的成长,而是用最适合的阳光和温度,陪伴他们一点点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