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孩子都是两面派,有时会像天使融化了宝妈的心,有时又像魔鬼,让温婉优雅的宝妈变成火爆狂躁的“母老虎”,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虽然事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但下次还是会悲剧重演。母亲一次次的吼叫中,究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
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一、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中国著名女演员陈乔恩曾经在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中提到,她从小在妈妈的打骂和吼叫声中长大,所以变得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两人即使处于同一空间也需要用电话来沟通,临睡前她会在关卧室门时将鞋子放在门边,以此来得知门是否被妈妈推开过。
妈妈是孩子最信任、最亲密的人,如果你们经常给予一些负面情绪给孩子,可能会让他们不断怀疑或否定自己,内心无数次质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才惹妈妈生气……”使得他们慢慢失去安全感,做事战战兢兢,习惯性看别人脸色,将来的学习、事业、婚姻等都可能受到影响。
二、让孩子变得叛逆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超限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时,往往内心就会极为不耐烦,甚至滋生出逆反的情绪,这样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宝妈在教育孩子时,吼得越大声,孩子越不愿意听。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宝妈的第一次吼叫,或许会让他们屈服于权威,乖乖听话,此时宝妈们喜上眉梢,以为对孩子起到了震慑作用,于是每次无论是遇上大事还是小事都会“重施故技”,对其大吼大叫,结果孩子内心早已习惯了这些刺激,对此已经完全免疫,不仅不会被驯化,还会挑战权威,故意做出叛逆之举,让父母生气。这种表现,尤其是进入初中后的青春期最为明显。
三、让孩子沟通能力变差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子。虽然这句话有些过于绝对,可是现实生活中,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也是相对较高的。根据心理学家多年研究发现,孩子7岁以前的性格形成与其原生家庭密切相关,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性格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母亲,对其影响最大。
如果母亲脾气暴躁,凡事都喜欢大吼大叫,不会好好沟通,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这种性格,将来的沟通能力同样很差,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曾经说过“父母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就越认真,教育的效果就会越好。”希望各位宝妈们在漫长的育儿道路上,做到春风化雨,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耐心,也许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