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聪明真的不是件好事!一个研究告诉你真相

作者:年糕妈妈 11-14阅读:4234次

周末在家看《奇葩说》,最近一期的辩题是“TA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当时第一感觉是:这不是什么好话吧,感觉说我很努力就是说我笨呗?

但听完正方辩手庞颖的一番话,我突然发现自己“倒戈”了——

1

被 “聪明”夸赞误导的一代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再到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多的夸奖是什么?

—— “真聪明啊!”“你真棒!”

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还真有很多人可以现身说法:

@豆瓣网友 圆太太

@豆瓣网友 小H

鄙视努力、希望自己是轻轻松松就比别人厉害的人,是我们很多人都希望有的“锦鲤体质”。

而和陷在“聪明”牛角尖里的人,在遭遇困难时候只会迷茫相比,深知努力和踏实可贵的那些人,却在默默积累和发力。

在大学里,这种差异呈现得那叫一个赤裸裸。

经过长久压抑后,很多人不想那么“死读书”了——反正我考上大学了、我很聪明。

结果就因为这样,之前的努力白白浪费了。

而那些更注重努力的孩子,则牺牲周末时间,给自己选了双学位,或去学习技能或者一门语言,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后来毕业的时候,不论是深造还是就业,努力的孩子总是“幸运”很多;而那些“躺在聪明上的”孩子,却失去了人生最好的开头。


2

让孩子成为聪明人重要,

还是成为努力的人重要?

其实我们夸孩子聪明,往往只是想鼓励孩子,希望他能自信。

但小时候老被家长和其他人夸聪明的小孩,到了某一个自己的“瓶颈”阶段,可能是第一次感受到周遭竞争开始强烈起来、自己不再那么出挑的时候,往往更容易陷入茫然境地或者自我否定。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来对比“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比如让两组孩子分别完成难度逐步升级的拼图游戏,一组孩子完成后,会被表扬:“有天分、很聪明”;而对另一组孩子则会给予:“刚才很努力,表现很出色”的鼓励。

随着难度一步步加大,差距出现了——被表扬的那组,不愿意接受挑战,也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沮丧;被鼓励的那组孩子则更自信、更敢于接受挑战。

当挑战完成后,两组孩子再次做了最简单的测试。结果“表扬组”的孩子分数退步了20%,而“鼓励组”进步了30%。

这其实就是文章开头,辩手庞颖说到的“固定心态”、“成长心态”——这个概念就是由德韦克首次提出的,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

“成长型思维”则在说: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学习,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如果让你来选择,你更愿意孩子是哪一种?

3

不仅仅是鼓励,还应该是引导和以身作则

如何激发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的课题。

我们以前就主张过:通过说出具体的事情,来肯定宝宝为此做的努力!

即使真的想赞叹孩子,也请给出一个具体的事由:

“你今天自己扣好了衣服扣子,真棒!”

“我刚才看见你很认真的画了一条小鱼,我觉得很棒!”

“你为这个目标,已经坚持了好几周了,厉害哦。”

今天,我们还想说一件更重要的事:通过我们自己的引导,让孩子做那个能够自我成长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发布过一个关于“坚毅教育”的TED演讲。

她认为对孩子来说,IQ不是决定人生输赢的要素,毅力才是。在她的著作《Grit》(坚毅)中,她也讲到自己和孩子一起践行毅力的事:

在她们家里,每个家庭成员都要选择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有挑战性的。

像她一边研习很难的心理学,一边要学习瑜伽;丈夫既要工作也要跑步;女儿们则是在上学之余,还要选择一项“技能”:弹琴、跳舞……

关于这些目标,家庭成员的约定是:这些挑战无论有多难,一定要坚持到某个时限、或者是目标完成再退出。

当父母和孩子一样有各自的目标,他们用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去坚持、去挑战,大概比什么教育都要有力。

回到我们普通的家庭,这种“设定目标”的教育方式同样可行,我们完全可以从小目标开始:三天学会一首英文儿歌、一个星期完成200个拍球练习、一个月看完一本儿童动物百科全书……

定一个“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陪着他一起完成,最重要的是种下坚持和自律的种子,而当孩子确实得到进步的时候,成就感可以激励他慢慢学会自我管理。

孩子是需要培养的,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就要懂得让自己去引导,告诉他成功到底是为什么。

比起“聪明”这样的先天设定,努力、心态、毅力,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事。

(本文配图部分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