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倚乔
在现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大人觉得孩子很多事是可以做到的,做不到是因为孩子的态度问题;要么就是家长的问题,是因为父母教育方式不对。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想和家长们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很多事情孩子做不到,不一定是孩子态度的问题,也不一定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而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情绪管控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对应的程度。
身体发育水平没达到
有些家长总问:为什么我的孩子都大班了,画画写字总是坐不直,一会就趴下来,要不就是东倒西歪的姿势,好像只有那样才舒服。
有家长问:我家宝宝快4岁了,跑起来总是会撞到这个,碰到那个,感觉这孩子长大就会大大咧咧。
其实孩子3岁左右,身体就很自由了,包括吃饭,玩玩具,移动物体等,都没有问题,但即便是这样,虽然孩子的大肌肉动作已发展比较好,但精细肌肉的发展还在继续,还有大肌肉和精细肌肉的协调性还在继续发展,孩子对他身体的控制也在发展。
所以你让他坐直他只能坚持一小会,他跑起来对自己身体的平衡及控制还不是很好,就会撞到这个碰到那个,看起来很莽撞,但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控制力等发育还没有到达一定程度,所以无法完成大人所期待的事情。(包括家长让孩子长时间做作业)
如果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给孩子做足够的身体训练,比如:
❶ 每天保证1小时的户外身体运动,跑、跳、攀爬等训练动作难易度相结合;
❷ 当孩子身体不小心发生碰撞、摔倒等状况,避免去责备孩子;
❸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予他尝试的机会:比如,1岁半练习自己吃饭,2岁自己整理玩具箱,3岁帮妈妈做家务提菜,擦桌子,4岁洗自己的袜子小内裤,5岁一起择菜,包饺子等等。这些都可以训练孩子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情绪控制达不到
6岁之前的孩子,情绪就是他内心思想的核心,在3岁之前,他所有的想法和心理活动,都是直接靠情绪去表达的。他们没有办法很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妈妈说:我家宝宝别人拿他的玩具他不乐意,会哭很久都停不下来;还有的妈妈说:我家的小魔王不能带到商场里去,只要看到玩具就要买,你不买就会躺在地上又哭又闹,真的很没面子。
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很直接,他们无法像大人一样理性地调节和控制情绪,只是让情绪自然地流出来。如果我们在孩子的情绪背后看到了他的需求,那我们就能够释然和理解了。
情绪总是会有一个酝酿-高峰-接纳-平复这样的过程,允许我们的孩子体验这样一个过程,他才能建立起“情绪的承受力”,才能够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这些帮助:
❶ 拥抱,拥抱,再拥抱。
❷ 不评判,不批评,不指责。
❸ 替他表达情绪“我知道你很伤心”。
认知水平达不到
有的家长问:为什么我和孩子说好了不玩手机,和她玩说过手机会耽误学习,她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呢?是的,孩子无法认知玩手机和她的前途的关系,想玩就控制不了。
包括,我们和孩子说:“你要学会和小朋友分享,你愿意分享,别人才会和你分享,知道吗?”她会哭着说“不要,不要”,是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分享?他该如何克服自己的不愿意?他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
另外,还有位妈妈告诉我:每次带孩子出去赴宴会都会很担心,已经5岁了,看到流出碗的汤汁,他竟然用舌头去舔,好像没吃过东西一样,我和爸爸都觉得很丢人!妈妈回来和孩子讲:你知道吗?这样真的很没礼貌,很丢人知道吗?孩子也懵懵懂懂,他是完全理解不了大人的面子问题的,他还没有这个认知。我们只有让孩子体验更多,他才会慢慢累积。
当我们的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的时,我们需要去分析:他做不到是因为身体,情绪和认知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呢,还是其他原因?不要孩子一做不到,我们就马上上纲上线:你态度有问题,你不思进取……
从现在起,当我们孩子做不到的时候,我们需要相信他们,并帮助孩子克服他们遇到的困难,一点点地去训练,相信等孩子准备好了,他一定会做得越更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