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自从当了妈,除了力气变大了,那脾气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涨啊!不管生孩子前我们多么温柔可人,带了孩子后个个都成了河东狮吼,明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可总是忍不住怎么办呢?
之前我们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希望父母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可在评论中,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也不想发脾气,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为什么我们又总是忍不住的要对孩子发脾气呢?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会有情感也就会有情绪,偶尔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状况,我们心急、焦虑甚至无助,一不小心控制不住自己,这并不是罪。
但可怕的是,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更无法承认自己的错误。今天对孩子发脾气了,我们原谅了自己,也不跟孩子沟通,下次还是这样,长期下去,自己变成了一个只会大吼大叫的妈妈(爸爸),而孩子也变得战战兢兢,不敢跟父母交流。
有一个很著名的绘本叫《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讲述了一只小企鹅和企鹅妈妈的故事。
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这个故事很简短,可看完对我触动很大,故事里的企鹅妈妈和企鹅宝宝,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和孩子。
我们每次吼完孩子,自己是得到释放了,可孩子呢?看着小企鹅“四分五裂”的身子,再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次被吼时委屈的样子,你会作何感想?
小企鹅是幸运的,因为企鹅妈妈最后帮他找回了丢掉的部分,并跟他说“对不起”。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想要听到父母的一声“对不起”,却很难很难……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赤峰一位妈妈,因为女儿玩手机时间过长,与女儿发生冲突,盛怒之下亲手将只有7岁的女儿掐死在家中。
事情令人震惊,一个七岁的孩子,你能说她有多大过错呢?如果说玩手机就是错,那这种习惯又是谁纵容的呢?父母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育的问题吗?
如果这位妈妈没有一味的指责孩子,而是告诉孩子玩手机时间太长的危害,用更理性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你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你总不听话?”
“如果你还这么磨蹭就不要出去玩儿了”
……
我们总喜欢用否定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却不愿意静下心来跟孩子好好交流。如果有一天我们忍住不吼孩子了,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我们培养孩子和人们种庄稼其实是一个道理,假如我们种庄稼没有丰收或不成功时,你肯定不会去责怪庄稼,而是想自己哪里方式不对而出了问题。而孩子好比庄稼,可是,一旦孩子学习或思想出了问题,我们从来不会去想自己有没有教育上的失误,只是一味的指责孩子。
所以说,与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对孩子发火,事后再深深自责,伤孩子又不利己,倒不如将脾气控制住,试着跟孩子好好沟通,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懂事。
说到这里,再给爸爸妈妈们推荐一本绘本——《牵着蜗牛去散步》,当你忍不住又对孩子发脾气时,读读这个故事,也许你能收获很多。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催促,可“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与其唬他、责备他,不如陪着他欣赏一路的风景。
给孩子最好的爱,其实就是耐心,只要你愿意相信你的孩子,孩子也会不断展示他成长中的美好与惊喜!
正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