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茹发了一条朋友圈:“要开始陪娃写作业的生涯了。”,并连配了三个“恐怖”的表情。
我们的一个共同好友,是一位托管班的老师,专门负责陪娃写作业,回复了一句:“这个简单啊”。
小茹无奈地回答:“你还没生娃,辅导自家娃和辅导别人的娃是两码事。”
这一点,我现在深刻的懂了。
不用别人,就算娃在亲爸面前的表现,都让我怀疑,他不是我生的那个娃。
前些天,我给儿子小树报了一个在线英语课程,30分钟的课,熊孩子想出了十几种办法“作妖”。
一会“我渴了”,一会“妈妈,我得上厕所”,一会趁我不注意,蹭地就蹿出去玩了……
好不容易按到座位上,老师问了问题,他就开始打岔,会说的不会说的乱说一气。
课上到半截,我就觉得自己“血槽”快空了,赶紧搬来“援兵”:“老公,你来陪他上课。”
果然好用。娃的气焰立马低了一半,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
爸爸一句:“跟着读”,娃立马开始飙英语。
课毕,猪队友对我邪魅一笑:“你看,这不挺简单的吗,你都搞不定他。”
气得我牙痒痒,但又似乎确实是那么回事。
有时候我也觉得疑惑,明明是我最用心带出来的娃,为什么在我面前最闹腾,是我哪里出了问题?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
我带小树去淘气堡玩,偶遇了他在幼儿园隔壁班的老师。
小树很喜欢这个老师,但又不太熟悉,就拖着我让我去跟老师搭讪。
我和老师闲聊起来,老师很真诚地对我说:“小树在幼儿园里可乖可乖了。”
我一边笑呵呵地应承着:“嗯嗯,他挺乖的。”一边瞬间升腾起了强烈的不安,脑子里已经思绪如潮了:
“怎么回事?老师连用了两个‘可乖’,他到底是有多乖?他明明挺淘气的啊,是不是在幼儿园里压抑了本性?还是不敢说话不敢动?”“他是不是害怕老师,难道他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吗,他是不是没有和集体融到一块?”
此时,我盼着他能够多“放肆”一点。
这一刻我明白了:孩子淘气闹腾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安全感充足的表现。
后来我理解了,老师说的乖并不是安静,而是小树比较遵守规则。这样我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回头想想孩子平时在家的淘气表现,我也释然了。
孩子在谁的面前最放松,恰恰是与这个人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缘故。
在心理学中,安全型依恋是最理想的依恋类型。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中都将有更好的表现。
而在我们家,最让孩子感到安全的那个人就是我。这样一想,感觉自己被娃用行动褒奖了。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每一个孩子都拿着自己的杯子,希望爸妈蓄满安全感和爱。
这个杯子,需要无数次的被蓄满。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
仔细想想孩子的闹腾,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 故意闹腾求关注
不久前,冉莹颖发布了一条微博,分享了自己与两个儿子互动的一个小片段。
皓皓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出个谜语,但是答案你要多猜一会儿。”
妈妈不解地问:“为什么啊?”
皓皓答:“因为我还没有想到答案。”
原来,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冉莹颖一直忙于工作,没有陪伴孩子们。而皓皓见到妈妈就过来刷“存在感”了。
还是哥哥轩轩提醒:“皓皓,那就让妈妈再多休息一下吧,她很累。”
平时这种情况太多见了,累了半天刚瘫坐在沙发上,孩子就跑过来想方设法的“捣乱”,而且还非妈妈不可。
孩子的潜台词无非就是:“妈妈我很想你,我需要你关注我。”
- 释放自己的压抑
小树小时候,奶奶曾经带他回老家半个月。
回来时,小树一见我就把头扭到了一边,我怎么叫他都不肯理我。
过了一会,我给小树剥了个桔子,小树立马开始发脾气:“这个桔子不好,这个桔子不好。”嚷嚷着就开始大哭起来,大家怎么也哄不好。
小孩子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的压力,来自于不被理解或不被允许。
当到了妈妈面前,他们就不必那么坚强和隐忍,可以肆意地把委屈发泄出来。
- 试探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孩子最渴望得到,也最害怕失去的,是妈妈的爱。
最近刚刚生了二胎的谢楠,在微博里写下了与儿子吴所谓之间的一段故事。
小儿子“棒棒糖”出生后,家里很多亲戚来看望他,大人们的脑袋围着小宝宝的小床绕一圈,纷纷说着:“好小啊”、“好可爱的”、“小鼻子真挺啊”。
接着,护士推着宝宝去洗澡,一群人又呼呼啦啦地跟着去参观。
一直被忽略的吴所谓,一脸懵地坐在沙发上,看着人群来了又散了。第一件事就是回头找妈妈:“妈妈?”
此时的谢楠,始终坐在沙发上,陪伴着吴所谓:“我在,像粘在沙发上一样的在。”
当孩子担心失去妈妈的爱时,他们会更加刻意地做出些“动作”,来证明自己依然是被爱的。
我们常常发现,在二宝出生的特殊时刻,或者孩子被恐吓:“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时,孩子会更加的“闹腾”。
这正是他们在不断的试探自己是否依然被爱。
作家冰心曾经在文章里写过自己年幼时的一段往事。
有一次,她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妈妈放下手中的针线,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正是这一句话,给了冰心最强大的安全感。
“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纵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坚强无尽的爱包围我。她爱我的一切。”
也是妈妈的这一句话,给了冰心无尽的勇气和爱的力量:
“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怀里……”一切便是安宁。“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
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成为了冰心一生最大的底气和力量的来源。
孩子对待妈妈态度的不同,正是因为,妈妈在他的心中意义非凡。
妈妈全然的接纳、稳定的情绪和爱,是孩子行走世界时可以停下来汲取能量,然后再出发的安全岛。
孩子面对妈妈的每一次“闹腾”,都是我们加固“亲子联结”的一个机会。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
- 跨过眼前问题,直接解决心理需求。
当我们理解了孩子“闹腾”背后的真实需求,就可以跨过眼前问题,直接满足孩子求关注的需求。
对于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亲亲他,抱抱他,告诉他:“妈妈爱你,妈妈现在有点累,需要休息一下,妈妈看着你玩好吗?”
如果孩子还想腻一会,就抱着他待一会,之后孩子大多就可以自己去玩了。
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我们可以教导孩子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习惯于以淘气的方式来求关注。
同时,不回避对孩子表达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 稳定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释放情绪。
当孩子把妈妈当成情绪的发泄口时,我们要能够接住孩子的情绪。
给他一个暖暖的怀抱,允许他释放自己的情绪。当负面情绪被表达发泄出来,就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我们只需要抱着他,甚至不需要劝慰他,可以告诉他:“妈妈和你在一起,妈妈很爱你。”然后,一直等着孩子自己平静下来。
- 永远不要以爱为要挟,让孩子妥协。
伤害孩子的安全感只需要一瞬间,但要补足这一份创伤却需要很久的时间和很大的心力。
让孩子明白,无论他行为如何,妈妈的爱永远都在,孩子便不会故意逆反,来试探妈妈的爱。
曾经有一次,我对小树说:“宝贝,我爱你,淘气也爱你,捣蛋也爱你。”
小树的表情明显的震惊了一下,然后认真地问我:“为什么?”我答:“因为你是我的宝贝啊。”
小家伙明显非常高兴,亲了我一下,就跑开了。
“我不爱你了”是要挟孩子最有力的武器,而“无论如何我永远爱你”却能够给予孩子行走世间最强大的勇气。
在面对妈妈时,孩子表现出来“淘气”,正是他们“充电”的过程。
而专属妈妈的“闹腾”,也是健康的亲子关系的象征,是孩子内心深处对妈妈的依赖和肯定。
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细算下来其实只有短短的几年。
在这段稍纵即逝的亲密与美好时光里,愿我们像孩子爱我们一样的去爱他。
亲宝宝APP:一家人的亲子空间,千万家庭的选择。怀孕、育儿必备,轻松记录宝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