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对孩子的伤害,三生三世都悔不完

作者:亲子第一课堂 11-28阅读:1769次

作者|糖糖

原创作品,转载请留言。


01


10月份的时候,我给一位正在起诉离婚的妈妈做心理疏导。


她的婚姻状况是夫妻关系不和,婆媳关系也不和。个中原因不去深究,在我看来,客观地说,婚姻无法继续的是是非非、谁对谁错评判起来都毫无意义,矛盾的聚焦点总归是双方的三观不合。


只是,可怜了孩子。


孩子才满三岁的时候就跟妈妈分开了。而这位妈妈,也因为中度抑郁,需要接受心理疏导。



现在孩子快五岁了,据这位妈妈的表述:

“他看着我很默然的没什么反应,就像不认得我了。”


对妈妈冷漠、拒绝和妈妈亲密是因为害怕再次失去


“干脆不开始”——这是遭受过心理创伤的人,普遍拥有的心态。


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在面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心理打击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只会是成年人的数倍、数十倍。


02


我一个亲戚,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大女儿大概一岁到三岁期间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然后由爸爸妈妈带。


五岁多的时候妹妹出生,她又开始回老家上小学,离开父母。妹妹出生后,一直在妈妈身边长大,因为爸爸妈妈在城市打工,只能不定期的回去看她。


八九岁的时候我见过这孩子一次,对妹妹很敌视,经常会趁着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欺负妹妹,父母好说歹说也很难制止。


现在她还是在老家上学,大概五六年级的样子,相对来讲她非常独立,自己安排课外班,自己上学,她妈妈夸她很省心,也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赞她。


我父母也给我提起过这个孩子独立能力特别强,连来到她爸爸妈妈的城市参加夏令营也不在爸爸妈妈家里住,理由是要和同学在一起


但我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所学专业的原因,让我感觉到,她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家,与父母、妹妹的关系很冷淡,也刻意保持着一份距离。


而真正让我担心的是,这样的心理发展,会影响她自己以后对于亲密关系的建立



03


作家龙应台曾说,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孩子十岁以后,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们过期了,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然而,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经济上的,或者感情上的,或者精力上的,没有办法陪着孩子一起成长,那么,这份分离的伤害,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严重呢?


@小霞

我记事起就是和爷奶一起生活,长大一点懂事了,特别想念父母。逢年过节的时侯,爸爸妈妈回来了又要走,回忆里我目送他们离开,会坐回墙角默默的流泪不发出任何声音,直到现在都是这个习惯,哭泣的时候最安静。

直到现在心底还埋怨他们把我交给爷爷奶奶


@周榕

跟父母的关系就是我的一块心病。最遗憾的就是自己的童年,渴望爱,但是爸爸妈妈却不在身边。

还有很多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毕竟只有自己走过的路,才会有那样的感受吧。现在才明白伤我最深的是父母一次次的离开,那种被抛弃的感觉永远无法愈合


@tell 1314

我可以算是留守儿童过来的,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直到10岁了我的世界里才有爸爸妈妈,然后失去的童年,就再也回不来了。

现在结婚生子,孩子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带着身边,哪怕再苦再累,我都愿意付出一切。因为既然选择让ta来到这个世界,就要给ta陪伴,不然我就不会要孩子,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经历我童年时候的悲伤——这是一个从留守儿童过来的爸爸的心里话。



@敏敏

我现在是三宝妈,三个孩子都是在我身边带大的,因为我无法想象孩子不在身边,我有多难过?我也无法去想象孩子会有多难过?虽然我们经济也非常一般,但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是我的底线


@城市贝贝

原本打算要离婚了,儿子一见我又抱又亲,去个洗手间都要跟着我,生怕我不见了,想想可爱的儿子,哭了好久,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他是我唯一想要留下来的理由。


@般若

宝宝刚刚一岁了,很多人劝我把孩子放老家,给婆婆带,可是我真的舍不得,可是经济方面又有点困难。在车站要离开的那一刻,看到宝宝不见了妈妈,慌了神、抿着小嘴委屈又无助的样子,我的心碎了。


@李静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两岁,小宝三个月。因为许多原因,大宝从八个月开始,就断断续续的和我分开。作为育婴师和妈妈,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安全感的缺乏,分离焦虑症特别明显,甚至夸张到不让我上厕所的地步愧疚和自责压得我透不过气。

所以小宝出生后,我毅然决然把他们一起、带在身边,困难重重那又怎样?经济压力大,那就节流的同时努力开源;思想负担重,那就少想一点,多做一点!


@estelle喜羊羊

有人说,“当我抱你的时候就没法搬砖,当我搬砖的时候就没办法抱你”。

很多时候有些事没办法两全,为了生活,很多父母都被迫与孩子分离。此刻我两岁的儿子就熟睡在我的臂弯里,我又一次轻吻他的小脸,亲自带大俩个孩子,辛苦不必说但幸福感也无可替代,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中国空军

我是个父亲,但一直工作在异国他乡,很少关注孩子,甚至连一个微信也没有发过,更别说视频聊天了,从这个角度说,我更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我也想孩子,有时候想的都流过泪,可还是没有去给孩子有效的沟通,没有给孩子一个微不足道的关心。或许,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一年到头也没有给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一个简单的鼓励,而更多的是思念。我自己也很难过。也不知道要怎么样才好?


有人会说,我们也要赚钱养家啊,现在衣食住行什么都得花钱,孩子读书也得花钱,不去赚钱,生活都成问题了又拿什么来教养孩子?


可我们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啊?如果为了赚钱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即使你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回来又有何意义呢?有多少孩子正是因为这些儿时的经历导致其长大后性格上的存在缺陷,甚至误入歧途的呢?


如果说赚钱养家和陪伴孩子成了不可两全的难题,无论怎样,这样的困难都应该由我们做父母的去克服,而不是让孩子们去承受。


有人会说,和孩子分开的时候,他哭闹几天,慢慢就好了。


可是,真的好了吗?



有人格障碍者,其共同的原因都是在幼年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其共同的心理体验是弱小、无力感和恐惧感,童年里缺失的安全感孩子会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还阻碍他以后所遇到的新感情的发展


幼年时候的陪伴会给予孩子一生的滋养,孩子童年的快乐奠定了一生的幸福感,有安全和幸福滋养的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会更积极,更乐观。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由父母亲力亲为自己带是最好,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满满的幸福感。


有人还说,都已经这样子了,有办法补救吗?


有,那就是你对孩子没有预设的、发自内心的爱和陪伴。


这个过程会很艰、时间会长,但没有其它任何捷径可循


而以上,也给正在准备分离或者已经分离的父母一个提醒吧。


04


有一幅画曾经触动了不少人的心。


一个没有妈妈的伊拉克女孩,在孤儿院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凭着自己的想象,用粉笔画了妈妈的模样。


她为了不弄脏妈妈的衣服,小心翼翼地脱下鞋子,乖乖把鞋子放在画的外面,在“妈妈的胸口”卷曲着自己虚弱的身体,睡着了。


......



在战争中失去妈妈的小女孩,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期待在梦中,重返妈妈的身旁。


这是一副让人看了心痛的照片,但难道不是让我们也看到了:孩子的心都是简简单单的,有妈妈的地方,那里就是家。


回到现实中来思考,我们身在和平年代,我们拥有孩子,我们给予孩子许多“我们自认为爱孩子的方式”,包括各种物质上的保障。


但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要什么吗?而我们又懂得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乃至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怎样的吗?


陪伴,才是现实中亲子之间的脐带!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整个世界都是不安的。



每到晚上给糖糖哄睡,在他快要睡着的时候,还习惯用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抓着我。


我就问他:“妈妈在这里,你还抓着干嘛呢?”


孩子迷迷糊糊地喃喃自语:“我不要松开妈妈的手,等一下睁开眼睛,你就又上班去了。”


每次他都这样抓,我都这样问,半梦半醒之间他又这么回答......是啊,抓着妈妈的手,孩子就安心了


而哪一个妈妈,不是捧起孩子的小手,闻一闻他/她手心里的汗味,便心满意足。对吗?


如果你也有“克服重重困难,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的故事,欢迎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如果有遗憾,同样欢迎分享。

—END—

作者:糖糖,亲子第一课堂签约作者,文章首发于亲子第一课堂。虽说“ 母爱天成 ”,但是育儿可能比你想象的复杂和具体。私人育儿师糖糖,专注家庭教育12年,资深儿童心理咨询师,每天和您分享实用育儿知识,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做家长育儿路上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