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常说: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
言传,即语言教育。
好的语言教育,可以成就孩子;同样,不恰当的语言教育,则可以毁灭孩子,甚至毁掉整个家。
如近日在朋友圈引起热议的新闻——90后女孩放火烧死亲生母亲。
据悉,2017年12月20日,沈阳90后女孩李某接到了一通电话,母亲催促她快点回家。
此时的李某心里满是怨念,这种怨念在恋爱对象再一次在电话中遭到母亲的反对和否定后达到了顶峰。
挂了电话后,她走进一家日杂百货店,买了三瓶信纳水和一个打火机。
回家后,她平静地将饮料瓶里的信纳水倒入铝盆。
此时,她还未下定决心,于是端着盆问母亲:有没有花需要浇水?
母亲完全忽略了她的讲话,而是喋喋不休地说弟弟成绩有多好的事情。
听到这里,李某当即下定决心,于是将信纳水往母亲头上浇了下去,并用打火机点燃了她的头发。
伴随着母亲的尖叫,李某打开房门往楼下跑,母亲则满身是火地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呼喊着“救命”。
不久,母亲因特重度烧伤导致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最终因感染性休克死亡,殁年49岁。
而李某则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
很多人问:为什么这个90后女孩如此冷酷,竟无视骨肉亲情残杀亲母?
这个答案在审判中得到了回复,李某哭诉道:
从小到大,我妈一次都没认可过我,她随意打击我,却不知道我内心到底有多痛苦!
是的,因为母亲一直以来不恰当的语言暴力教育,这个正当年龄的女孩性情扭曲到亲手弑母,残忍剥夺了母亲的性命,也搭上了自己珍贵的一生!
02
或许有人会说:不就否定、打击吗?这个女孩也太脆弱了。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压根就没意识到负面的语言教育对孩童性情发展的摧毁性到底有多大!
1939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温德尔·约翰逊曾做过一个泯灭人性的人体科学实验。
他在市中心的退伍军人孤儿院里挑选了22名孤儿,其中有10个孩子有口吃。
他将孩子分成4小组,其中,IA组和IB组均为口吃的孩子,但IB组被标记为正常;IIA组和IIB组的孩子均为正常的孩子,但IIA组被标记为口吃。
IA组和IIA组的孩子进行打击教育,IB组和IIB组的孩子进行鼓励教育。
这个实验的本意是希望通过鼓励教育和打击教育的方式对照来寻求治疗口吃缺陷的方法。
然而,方法最终没找到,却把其中IIA组6个正常的孩子通过打击教育彻底摧毁。
在实验中,这些孩子不断地被警告、责骂和打压:
“你们的语言有严重的问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纠正!”
“你们如果不会好好说话,干脆就不要说话!”
日复一日,这6个正常的孩子在这种语言暴力下,纷纷变得格外自卑和焦虑,他们到后来,甚至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出现各种暴躁的举动。
其中,一个12岁的孩子因忍受不了这种折磨,在2年后彻底逃离这里。
这些孩子们本就孤苦伶仃,而这个实验更是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虽然实验人员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想尽办法去弥补、鼓励、纠正这些孩子们的认知,然而根深蒂固的伤害,让一切于事无补。
也正因为这个人体实验违背伦理,所以愤怒的同行们纷纷谴责其为“恶魔实验”。
然而,尽管残酷,这个实验却阴差阳错地揭露了语言在儿童教育中的可怕破坏力——想要快速摧毁一个孩子,只要不断否定他、责骂他,摧毁他的自尊,把他贬低到卑微的地位上就可以了。
03
或许说到这里,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语言会对孩子的影响如此巨大?
其实,心理学家Howard Saul Becker曾为此解释过,这是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信任家长和老师,把他们的话当真理,所以这种情况下负面语言的破坏力才会如此巨大。
当然,积极的一面是,好的语言也能产生同样巨大的引导力。
这在心理学上的另一个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以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为由去一个学校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并以赞许的口吻将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上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随后的日子里,校长和老师因为心理作用,一直对这些孩子的表现进行表扬、肯定和鼓励。
一年后,奇迹出现了,这些本来成绩平平,个性也不突出的孩子,个个变得成绩优异、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且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可见,语言既可以是毁灭孩子的利剑,也可以是指引孩子寻求最闪亮的灯塔。
而现实中,通过用积极的语言改变孩子一生的案例,古往今来也比比皆是。
邓亚萍,当她喜欢乒乓球而所有人都因为她矮小而嘲讽她时,她父亲一句“你很优秀,真的”,让她一直充满力量并最终成为了乒乓球国手。
卡耐基,当他被评为社区最坏男孩,甚至自己的父亲都嫌弃他时,他继母一句“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让他有了立志向上的动力,成年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光明大道。
综上,有智慧的教育者,一定都是善用语言教育的高手。
04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鼓励、表扬、肯定孩子的语言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当积极的语言过多或被盲目使用时,就容易导致孩子对“自我”出现偏差,更容易致使他活在“蜜罐”中,失去抵抗挫败的能力。
因此,在提倡肯定教育、鼓励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务必遵守以下这些原则:
1.夸奖、肯定孩子时,明确指出孩子进步的地方;
不要笼统地说“你真棒”“你好厉害”,可以具体化地表达“你这次回答的题比上次多,进步很大哦!”“谢谢你主动做家务,看到你懂得分担,妈妈很开心”
2.夸奖、鼓励孩子时,尽量说后天特质,不说先天特质;
孩子考高分了,很多人喜欢夸“聪明”;孩子穿衣打扮有范,很多人喜欢说“漂亮”。这很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成绩优秀是靠智商而不是努力得来的;外在得体是先天优势而不是后天审美的培养。所以,像“聪明”“漂亮”这种先天特质,尽量少说,改为“考这么好,说明你这段时间的学习方法是对的,继续加油哦!”“你的打扮很干净,让人很舒服。”
3.对同一件事的夸奖、肯定,无需太过频繁;
《论语·先进》中说,过犹不及。当一个事件被夸奖太过频繁时,就会稀释掉它积极的成分。因此,忌频繁夸奖。
4.孩子本身充满兴趣的事物不需盲目鼓励;
当孩子本身感兴趣的事情,被重复强调鼓励时,他就很难去面对在这个事情上的失败,所以不盲目鼓励,甚至可以不鼓励,简单表示下支持就可以了。
5.父母、老师要坦然接纳孩子的不足;
不存在完美的孩子。然而,父母或老师面对孩子的不完美时,往往会焦虑和紧张,甚至嫌弃,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压力,甚至言语攻击。
因此,教育者应当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坦然接纳孩子的不足。这点是实施所有积极教育、肯定教育、鼓励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05
最后,家长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最好命吗?
198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心理学教授Mithch Prinstein曾为此用10年的时间对205名孩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那些从小被父母肯定、接纳和喜欢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吸引贵人的帮助,未来生活也会过得更好。
因此,爱孩子,请学会遇到急事慢慢说;伤害孩子的事不要说;教育孩子的事开导着说。
让他知道,你是肯定他的,接纳他的,喜欢他的。
总之,孩子的心灵,是一片洁净的圣土,希望我们这些教育者,无论父母或是老师,都能善用语言的力量,在那里播下真、善、爱的种子,细心呵护,耐心栽培,好好说话,让孩子带着这份光明和温暖,充满力量的去迎接未来。
共勉!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
微信公众号: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只为让您在路上少走弯路,做个最懂孩子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