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胆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吗?孩子胆小多是父母的错

作者:沛泽妈读心理 12-10阅读:5835次

我家二宝两岁七个月,最近每晚关灯睡觉后,他都会指着挂在门后衣架上的衣服喊“怪兽,我怕”,然后缩进被窝里,不肯出来,我将衣架上的衣服取下来,他就会从被子里钻出来,安稳地睡着。

细心的宝妈们或许有这样的发现,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天,孩子就开始害怕某一种东西,比如一只很小的虫子,一片烂树叶、黑暗,也可能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比如怪兽、妖怪等。

心理学研究发现,3—4岁是幼儿害羞与胆小心理发展的矛盾期,胆小、害羞是孩子心理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害怕某些事物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随着孩子“社会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以及想象力的发展,孩子可能会对虚构的东西,疼痛、疾病、死亡等事情感到担心害怕。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父母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离开我,有好几次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被妈妈发现了,我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害怕被父母骂一顿,因为“死亡”是人们非常忌讳的词,是不能随便说的,这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其实,胆小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你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细腻、敏感,往往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为恐惧他们做事会比较稳重,不会冒然地去做一件事。比如,宝宝第一次滑滑梯,他因为害怕不会马上爬上去,而是站在一旁观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去尝试。

上了小学后,孩子依然很胆小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感逐渐增强,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勇敢,很多之前恐惧的事情也会慢慢消失。不过,现实中有些孩子还是会表现得非常胆小。

我认识一个8岁女孩,她特别害怕蜘蛛网,看到路上有人牵着一条很小的狗走过,也会吓得脸色煞白,站在那里像个木头人一动不动,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十分不道德的心理学实验。

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华生用9个月大的宝宝艾伯特进行心理实验。实验前,华生让宝宝触摸毛茸茸的小动物和棉絮等一些带毛的东西,艾伯特一点恐惧感都没有。

到艾伯特11个月时,实验正式开始,华生让艾伯特抚摸一只小白鼠,很多宝宝都喜欢毛茸茸的东西,因为它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与舒适感,艾伯特也如此。但有一天在艾伯特正在抚摸小白鼠时,华生突然敲打铁棒制造出巨大的响声,艾伯特被吓得哇哇大哭。

从那以后,每次艾伯特抚摸小白鼠时,华生都会故意制造出巨大的响声,以至于小艾伯特因为过去惊吓而哭到近乎昏迷。后来艾伯特一见到小白鼠就会恐惧地尖叫起来,不仅如此,他还对类似的东西产生了恐惧,比如毛茸茸的玩具、兔子,甚至是长着长胡须的圣诞老人,可怜的小艾伯特只活到6岁就去世了。

这个心理学实验说明很多恐惧都是后天形成的,都是条件反射的结果,条件反射是指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


此外,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婴儿生下来惧怕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与跌倒,其他的恐惧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后天形成的恐惧就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了。

我家老大上幼儿园时,班上有一个男孩特别调皮,不遵守纪律,老师怎么教育都没有用,后来男孩的奶奶就跟老师说,“他不听话,你就跟他说,不听话警察就把他抓走。”结果发现这招特别灵,刚才还活泼乱跳的孩子只要被这么一吓唬,立马老实了,有时还会被吓得大哭。

再来说说害怕蜘蛛网的8岁女孩,这个孩子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因为害怕孩子淘气受到伤害,老人总是吓唬孩子,“别摸蜘蛛网,蜘蛛会爬出来咬断你的手”“再哭,大狗来咬你”,不要觉得孩子小,听不懂这些话,但是他能从家长的表情中读出什么是恐惧。

由此可见,吓唬、控制是导致孩子胆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有些家长还经常在孩子面前或者外人面前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我家孩子就是胆小,天生的。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胆小如鼠了。


孩子胆小怎么办

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特别胆小,孩子胆小往往是缺乏安全感所致,所以,父母从小就要给足孩子安全感,而陪伴与保护是给足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方式。

孩子怕黑,不敢走进黑暗的房间时,父母的一句,“别怕,有我在,我陪着你”,会让孩子信心倍增,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父母的一个拥抱,就能给他带来前进的动力。

在孩子眼中,父母是伟大的,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从父母这里获得帮助与力量,得到父母呵护的孩子才会有胆量与勇气尽情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