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不算话?父母忽略这些,难培养有“契约”精神的孩子!

作者:诺妈家有男宝 12-13阅读:1857次

01

吃过晚饭,小米说:“妈妈,我想看小猪佩奇。”

妈妈拿过ipad,与小米约定:“如果小米能够看完3集,就乖乖关掉ipad,妈妈现在就给你放动画片,好吗?”

小米听话地点头答应,然后坐在沙发上开心地看起了她最爱的动画片——《小猪佩奇》,并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一集、两集、三集!

时间到了,小米却毫无关掉ipad的意思。

“小米,已经3集了哦!”妈妈在一旁善意提醒。

“我还想看嘛!”小米的眼睛紧盯着屏幕,屁股都没有抬起一下。

“孩子想看,再让她多看一集呗!”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的爸爸,突然抬头对妈妈说。

妈妈气恼地白了爸爸一下眼睛,加大分贝:“小米,你答应过的,现在就关掉ipad,我倒数5个数,5、4、3……”

“不嘛,我就要看!”说着说着,小米就“哇”一声哭起来,气得妈妈“啪”一下,合上翻盖,收起了ipad。

就在这个时候,奶奶听到客厅的动静赶过来,忙安慰:“哟,我的宝贝,怎么哭了?”

小米抽抽噎噎,告诉奶奶:“妈妈……妈妈,不让我看佩奇……”

“你自己答应过只看3集的,你……”妈妈的话还没讲完,手里的ipad就被奶奶拿了去。

奶奶一边安顿小米,一边埋怨妈妈:“你看,孩子都哭成这样了,再看一集,就一集!小米看完立马收起来,好不好?”

小米破涕为笑,由奶奶陪着重新看起了小猪佩奇。而爸爸则起身拉走了欲发飙的妈妈,妈妈只能坐在屋里生闷气:明明答应得好好的,临到头却又耍赖?

这不仅是小米妈妈的困惑,很多妈妈也都为此苦恼:为什么我的孩子答应好的事儿却常常不遵守?孩子耍无赖,家长该拿他们怎么办?

02

很显然,孩子不遵守约定,甚至与父母对着干,会让双方都陷入不愉快的氛围里,亲子关系瞬间进入僵局。

凡事有因,在寻找解决对策之前,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原因: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肯遵守约定?

首先,被中途打断,所有孩子都会有抵触情绪。

无论是父母出于善意的提醒,还是毫不留情的制止,当父母的行为妨碍到正专心致志做事情的孩子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孩子而言,玩和看动画片就是头等大事。

孩子的思维很简单,当事情的发展不随他们的心意,发泄情绪就是直接的表达;耍赖,就是最本能的手段。

幼儿心理学指出:六岁以前,孩子还没有形成道德感;9岁以后,道德感才在孩子的人格中渐渐稳定下来。

至于那些听话的孩子,他们的自控力取决于外部的因素,即父母对其行为的赞同与否!

换句话说:在幼儿为了获得父母的赞同、实现情感满足而牺牲自己的快乐之前,家长需要花很多时间对同一类事情进行多次重复。

所以,要让一个孩子用道德感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其次,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破坏者。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场拉锯战,你退一步,我便进一步。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遵守规则,原因还在父母身上。父母既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又成为规则的破坏者。

出门前跟孩子说:“我们今天不买玩具。”但真正当孩子在玩具架前看中了心仪的宝贝,看着孩子巴巴的眼神,于是心软了;又或者是看到孩子又哭又闹又求,拗不过,烦了,也就买了。

一次又一次,孩子如愿以偿,他们在试探并拉伸着父母的底线。要知道,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向来“不择手段”,明明是做错事的人,却可以把自己哭得巨悲惨。

03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做到“说话算话”,每一个孩子其实也都是良好的执行者,前提是:父母要培养好孩子的契约意识,让孩子感受到“说话算话”的效力。

《妈妈是超人》第三季,贾静雯带上咘咘和小女儿Bo妞参加活动,咘咘“说话算话”的自我要求,再次让观众喜欢上这个大眼睛的萌宝。

饭点到了,咘咘还沉迷在动画片中。妈妈走过去,冷静地关掉了电视。

“我要看动画片!”和所有孩子一样,咘咘试图用哭的方式争取看的机会。但妈妈不为所动,对她说:

“把眼泪收起来,说话要怎样?”

“要算话。”咘咘回答之后,就乖乖走回饭桌开始吃饭。

说话要算话,是贾静雯着意要培养孩子的契约意识,她甚至联合丈夫修杰楷,来了一场苦情计。

早上的时候,咘咘主动说要把一盘水果吃光光,结果却没有做到。为了让女儿有“说话算话”的意识,爸爸被罚变成了一个“小人偶”,他通过无线隔空呼唤咘咘:“只要咘咘说话算话,吃掉水果,爸爸就会变回来哦!”

为了拯救爸爸,咘咘努力吃掉橙子,实现了“说话算话”的要求。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培养一个能够遵守契约的孩子,需要父母花心思与精力。

具体怎么做呢?三个建议给父母。

1、 树立时间观,培养契约意识

没有时间观,往往导致孩子没有契约意识,这是亲子矛盾频发的主要原因。

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培养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观,首先要给孩子时间,分清时间顺序,把控时间距离。

比如让孩子玩十分钟玩具。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分清楚时间顺序,是要在吃好饭、洗好手,才能开始玩玩具。这是对孩子把握时间顺序的强化。

其次,家长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与孩子约定好十分钟的时限,闹钟一响,孩子就主动收掉玩具。由此让孩子渐渐明白,原来十分钟是这样的时间距离。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约定的时间内,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任意打断、催促,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内,成为真正的时间管理者。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孩子既管理了时间,也学会了约定。

2、 达成互惠双赢的约定

很多家长喜欢直接告诫孩子:“从今天开始,每天只能看一小时动画片;明天开始,睡觉前必须看书;你不能再吃糖了……”

诸如此类的约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孩子往往不予配合。为什么呢?

因为一份真正的约定,是必然能让亲子双方都成为受惠方,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作为家长单方面意愿的约定,并非孩子发自内心认可,执行力自然会减弱。

约定不是限制,教育也不是为了控制。拿看动画片这件事,家长可以这样与孩子达成约定:

“你觉得一天看多少动画片够了呢?”(尊重孩子)

“妈妈也觉得看动画片很有意思,但是三个小时的时间有些长,会对宝贝的眼睛不好。你看我们再约定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时间,好不好?”(理解孩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我们把看动画片时间分开来,你看好不好?比如,每天吃好中饭,我们先看一集,看完之后,宝贝主动把电视关掉;等到吃好晚饭,我们再看一集。这样就能够让眼睛得到休息,你觉得呢?”(寻找一个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接受的折中办法)

其实孩子是最好的守约者,如果这条约定,是孩子自己认可的,即便偶尔有些疏忽,只要稍加提醒,孩子就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3、必要时候要有强势管教

孩子有时候是天使,有时候也会成为魔鬼。对于孩子无理取闹的要求,以及无理取闹不听劝改正的行为,父母也要有强势的管教态度。

比如带孩子出门逛商场,考虑到刚刚买了新玩具,家长出门前与孩子约定不买玩具。但是到了商店,孩子看中一款玩具,却哭闹着一定要买,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坚定地执行与孩子出门前的“约定”——坚决不买。但父母的态度要注意,不要歇斯底里地怒吼,只要冷静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不买就可以了。

当孩子明白了哭闹无果之后,也渐渐会清楚父母的底线在哪里,清楚一件事的边界在哪里。立规矩,要从“这一次”开始执行。

04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轻松,孩子教育得也很成功;有的父母花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比受挫。

其实,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往往决定了孩子受教效果的不同。

在发展心理学中,专家通过对父母两个维度的考察,一是父母的接纳与反应性,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支持、鼓励、赞赏的程度;二是父母的要求与控制性,即父母对孩子的管束、监控程度,总结出了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冷漠型。

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有要求,有回应;

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有高要求,却对孩子的回应很迟缓;

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几乎有求必应;

冷漠型的家长:对孩子不要求,也不做回应。

其中,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效果最好。在一份对八九岁孩子的跟踪研究表明,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两方面,相较于其他几种教养方式,权威型家长的孩子保持高水平。

如何成为一个权威型的家长,其实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保持开放、尊重、民主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凡事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坚定而又温柔地去执行,并用各种方式,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谁都不是与生俱来就会做父母,也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无比优秀。孩子就是那盆幼芽,父母就是培植他的园丁,给水分、给养料,必要时候也要除除虫、修修枝。最美的一幕莫过于,看着幼芽茁壮成长,园丁发自内心微笑……

(诺妈 / 80后白羊小妈。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读书、写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静写心中文。)